第一零二章 生财有道(求推荐票求收藏)(1/2)
(感谢白云过隙01的打赏,感谢各位书友的打赏和推荐票)
众人来到县衙后堂,落座看茶。
程明浩问谢宝清道:“谢大人,这次建奴惨败,不知逃向何处。你们有什么打算?”
谢宝清不答,看了看王越。
王越道:“这次清军败的这么惨,一定不会甘心失败,什么时候卷土重来也未可知啊。所以我打算在此长期驻扎一营兵力,以防清军再次来犯!”
他早就考虑好了,阿济格跑了正好有借口在这地方驻兵。咱是团练啊,没有朝廷军队那么多限制。
程明浩大喜过望,这样的强军驻在此地,他可以高枕无忧了。
“真是太好了,还是王大人考虑的周全啊。这建奴跑到山里,总是个祸患啊。有宛平县团练一营兵在此,密云无忧矣!”程明浩恭维道。
“可是我宛平县团练驻在此地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想请程大人能为他们申报个密云团练批文,这样就方便了。”王越笑着道。
程明浩更喜,眼睛都亮了问:“那就是说,这一营的团练以后就算密云的了?”
王越做深思熟虑状道:“是啊,此地距离古北口,居庸关都不远,为防建奴计,所以我有此打算。”
那没说的了,必须一定要让他们留下,程明浩热情的道:“密云团练的公文我能很快办下来,那一营兵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提。”
“那就多谢程大人了,现在城外还有怀柔那边,一共约有九万被掳百姓。所以留在这里的那个营除了防建奴之外,还有安置这些百姓的任务。这些百姓的家肯定都被毁了,所以我们不能不管!”王越忧国忧民地道。
王越一说完,程明浩就发了愁了,让他拼命守城还行,要管这些百姓,他是真无能为力,因为没钱没粮啊!
见他无语不言,王越笑着道:“这些百姓我管了,钱粮我出,程大人请放心!”
程明浩不可思议的问:“你管?你哪里有那么多钱粮管他们?这些百姓都快赶上我们密云一半的人口了!”
谢宝清哈哈笑道:“程大人你就放心吧,思华说管,就一定能管的了!”
王越多有钱,他是早有感触。
王越做发愁状道:“钱和粮我出,没问题!可是我需要地啊,没有地,这些百姓住哪里呢?以后的生计也是问题。”
“哦?要多少地?王大人请说。”程明浩也知道,光有钱粮也解决不了问题。
王越道:“我想在距离县城东二十四里处买十万亩土地安置三万百姓,剩下的六万百姓可以迁到宛平安置。”
他已经想好了,这三万百姓应该有两万多劳力,先种一些高产作物屯田。然后开发铁矿和修路到石景山的公路,再把他们逐步吸收进来作为工人。铁路现在还没考虑建,铁这玩意儿在明朝还是一种比较值钱的东西,所以护路的压力比较大。
密云城东十二公里处,正是密云铁矿的位置。
起点城周围和石景山工业区的土地,已经通过张子筠和张淮从京师那些皇亲贵戚那里买了不少了,而且还在加大购买力度。
所以六万百姓除了初期的屯田,之后还可以逐步吸收为修路和工业工人。
程明浩为难得道:“我们密云的地,基本都是军屯田,要买这些地要和这些军堡商议啊。”
说完之后,他吩咐人去叫蒋贵先,这些军田基本都归蒋贵先管。
别看程明浩是县令,蒋贵先归他指挥调遣。他这个县令是有任期的,到了任期就得走,而且他也没有管理军田的权限。
蒋贵先就不同了,他是军户,是世世代代在此屯田的军官。那些田名义上是朝廷的,是军堡的,是军户的。实际上经过明朝这二百多年下来,这些田就和这些军官的田没两样了。军官成了地主,军户沦为雇农。
而且到了明朝末年,军田都可以买卖了。只要你有钱,没有什么东西是这些军官不敢卖的。
蒋贵先来了之后一听王越要买田,立刻来了精神。为啥这么积极?一是因为干旱年年歉收,二是军户逃亡严重,造成很多地都抛荒了。闲置了那么多地,还能换银子,能不积极吗?
虽然有不少地不属于他管辖,没关系啊!好些人着急卖呢,自己做个中人也有抽成。
最后向王越推销了二十万亩土地,价格是旱地二两,水地三两,今年干旱水地也没多少。
具体这二十万亩是否能全部成交,那要看实际操作了。不过蒋贵先拍胸脯保证基本没问题,这里面就有他所管辖的七万亩,可以立刻成交。
最为关键的是,王越还把原来种地的那些军户也管了。土地所有权归他之后,军户们的生活生计问题他来解决,只会比以前更好。
这样的买卖当然做得,那些军官连后顾之忧都没有了。
几十万两白银的非法土地买卖,就在谢宝清和程明浩两位大明官员眼皮子底下敲定,二人就当没看见。
为啥?现在是明末,这样的非法买卖屡见不鲜,不足为奇。何况王越是为程明浩解决了百姓和防虏两大难题,还是他自己掏钱,何乐而不为?
再说了,这些卫所的最上一级部门就是中军都督府。张大都督的二小姐都在现场做了见证人,而且始终笑语嫣然,这以后连手尾都不会有。
这些地真是卖的舒心,卖的放心!
张子筠当然笑语嫣然了,这么多可怜的百姓被安置,好事啊,还不用朝廷花钱。至于说王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