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倒霉的舒城(1/2)
天策军日常训练都有五公里越野,加上伙食好,那身体素质真不是流寇可比的。
因此他们快追上一股又一股的流寇,将其冲散打乱。
有那无知的流寇头领还组织起几次小股的抵抗,因为流寇整容太庞大了,他们看不到前面的情况。结果一顿乱枪扫过,抵抗便告失败,四散而逃。
天策军一路向南战斗行军,但凡挡在前进道路上的流寇队伍都遭到无情的碾压,两翼处于射程之内的流寇都会有无数的子弹关照。
众流寇亡命逃跑,仍然死伤相藉。天策军路过舒城,紧随溃逃的流寇冲入城内,城内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流寇亡魂大冒,也来不及收拾抢夺来的财物,连忙夺路而逃。
舒城也是倒了大霉,刚送走了抢钱抢女人的左良玉,又来了更狠的流寇,流寇还没祸害几天,官兵又杀回来了。真是战火连天,几乎没有安生日子。
天策军将流寇留下的金银、粮食、牛羊等物打包带走,穿城而过。
根据王越的命令,王红武留下两个治安军团抓捕逃往的流寇,之后带着主力继续南下。
这次剿匪,人口也是战利品,所以抓捕流民也是这次剿匪的主要工作之一。
沿江而上的天策军海军舰队于七月二日凌晨,到达了安庆城东的长风沙港。
随军而来的工兵营开始搭建临时码头,以方便补给舰停靠。
长风沙港位于安庆城东约三公里处,长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几乎直角的弯,水流变缓,所以非常适合作为港口。
自唐朝以来,这里就是船舶停靠之地,所以岸上逐渐兴起了市镇,明朝这里还设有巡检司。因为流寇过境,这个长风镇已经破败颓废。
海军舰队的到来,惊走了附近停靠的大大小小的船只。
王越派了一个排,三辆装甲车护送吴直前去城下联系巡抚史可法。
安庆自古就有“万里长江此咽喉,吴楚封疆第一州“的称号,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它是南京西面的第一门户,丢失了安庆,南京就失去了屏障,江南不保。
朱元璋和陈友谅决定天下归属的安庆之战,就生在这里。太平天国最惨烈的安庆保卫战,也生在这里,安庆保卫战的失败是太平天国由攻转守的转折点。
到了近现代,由于军事科技的展,安庆的重要性才逐渐降低,甚至失去了省会的地位。
吴直去了安庆很快就回来了。
“王大人,史可法史大人昨天率兵救援太湖去了。”
王越皱了皱眉头问道:“史大人带了多少兵力前去的?他不是一直坚守安庆的吗,怎么突然出城迎敌去了?”
吴直叹气道:“是王家桢王总理再三催促,必须尽快击退流寇,解太湖之围。史大人是带着五千官兵和两千乡勇前去的。”
王越立刻将冯源山叫来,吩咐道:“马上把侦查排放出去,向太湖方向侦查,有情况立刻汇报。”
“是!”冯源山道。
初来乍到,对安庆这边的情况还不够了解,所以要事先侦查。
安庆周边的明军就有凤泗总兵官牟文绶、临淮总兵刘良佐、甘肃总兵马爌、南直隶勇卫营副总兵黄得功、云南副将龙在田、徐州副总兵马火广及南京京营等部。流寇也分大大小小十几股。
此时的太湖丰家店,张献忠率领混天星惠登相、闯塌天刘国能、过天星张天琳等流寇已经与官兵在此鏖战数日,双方互有胜负,一时间僵持不下。
几天前,黄得功部下参将张一龙在昝家冈大败流寇并生擒其头目摇天动等人。甘肃总兵马爌的副将孙应元在乌纱山又败流寇,斩五千余级。太监刘斌带着南京京营兵和流寇交战了一整天后,又一口气儿追杀七十余里(这太监还搞了点正事,猛人一个),斩五百四十二级。
可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凤泗总兵官牟文绶,在宿松被流寇围攻,守备张全斌、千总王定远、把总俞文夔等三千余明军战死。
游击王猷,力能扛鼎,杀贼众多,被围后为流寇生擒,众贼们分食其肉而死。
马爌、刘良佐、黄得功及京营与流寇这几日激战,也折损甚众,游击以下战死的军官达二十多人,战死明军四千余人。
经过几日混战,双方主力终于在太湖丰家店相遇,明军是各镇统属的军兵,兵力五万余人,装备精良,火器众多。
流寇是以张献忠为的众流寇三十八万人,张献忠老营有两万战兵,其他流寇有战兵一万到三千不等。
“老爹,这样僵持下去不行。我等的优势是流动作战,不宜与官兵在此长期对峙,否则官兵援军源源不断而来,对我不利。”义子李定国进言道。
在此已经打了几天了,张献忠当然知道别看自己人多势众,其实人多也是劣势。数量庞大的饥兵不但影响行军度,而且不能打败仗,否则就是一溃千里之势。
所以他才和官兵在此耗上了,因为一旦退却,就会影响军心士气。如果官兵死缠着不放,一不小心就会崩盘。
“那怎么办?现在我们轻易走不得!”张献忠摇头道。
李定国道:“孩儿有一计,或可解局!”
“哦?”张献忠一喜问道:“是何妙计?”
李定国胸有成竹地道:“官军比我军强的地方,不外乎训练日久,阵型更加严正,武备充足。其最大的依仗,就是火铳火炮,如果没有火铳火炮,我军早已将其击败了。”
流寇相对于官兵更加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