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禁逃令(1/2)
新建成的城墙高三丈八尺,带垛口的护墙高六尺,城墙厚四丈五尺,上阔约两丈,能并行两辆马车。
城四周挖有壕沟,宽十二丈,深三丈六尺。城四门都筑有“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
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攻势。整个城墙建筑系统,主次分明,布局合理,彼此呼应,构成一道十分周密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历经两百多年的风吹雨打人损马踏,至万历朝时,大城城墙已有多处坍塌,渐至衰败。又警报驰传,“有倭入朝鲜,其势焰张甚,其乘风振楫,瞬息可抵登莱”,地方驰报朝廷,再次申请重新修缮城池。
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朝廷终于批准地方奏请,从京城选派素有经济之才的龙文明出任莱州知府,负责大城修缮。
龙文明到任后,会同副使盛稔等,调动地方力量,发动富户、工匠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历时三年,莱州新城终于告竣。此次修缮,城区规模比以前扩大了一倍。
四面城墙皆用青砖包砌,城门建有城楼和箭楼。城门有四座,分别为东城“澄清门”,西城“武定门”,南城“景扬门”,北城“定海门”。城垣的四隅都建有角楼,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增强整体防御能力。
角楼为二层砖木结构歇山式楼阁,楼平面呈方形,正立面辟拱券门,内有砖阶可通往二层,二层四面开圆形了望窗。
四处角楼分别是西北角的“霞叠楼”,东北角的“栖月楼”,西南角的“瑞霭楼”,东南角的“凝秀楼”。
城下城壕用砖石砌了驳岸,濠内积水而成池成河,成了敌人攻城难以逾越的一道防线。
横跨在护城濠上的是木板吊桥,桥面向外的一端结有绳索,通过滑轮、绞盘可随时将桥面吊起,以断敌人来路。
嘉靖年间,致仕回归故里的前首辅大学士毛纪,与时任知府胡仲谋为四门题字:
东门,日出蓬迎。
南门,云峰拱秀。
北门,蓉岛翰林。
西门,山环福禄。
先前,南城里做什么生意的都有,是旅店、货栈、茶楼、酒馆、大药房、银匠铺、粉坊、棺材铺、当铺、赌局、烟馆、绸缎庄、杂货店等丛集之地。
斗鸡的、斗蟋蟀的、卖醪酒的、卖麻花的、弹棉花的、耍猴的、圆梦看相的、镶牙补眼的、卖狗皮膏药的……摊子多得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而现在,因叛军攻城消息在坊间盛传,府城顿失了往日的繁华。
朱万年下了城墙,来到了南门大街两侧,只见乌压压的百姓猥琐的继承了一团,气氛异常紧张和压抑,一种大战前的窒息感,深深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背心,都在时刻准备着伺机出逃。
就在这个档口,城楼北不过一百来步的黄土路上,腾起了一片滚滚黄尘。
只见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逶迤而来,走在最前面的是以为坐胯高头大马,五十挂边的士绅,携着全家老幼男妇三十余口,簇拥着一顶四人抬轿子和后面紧跟着的一顶女轿,渐见逼近南门楼下。
这支队伍刚至南门,就被守城军士喝住,为首之人示下下人拿出令牌,就是从巡抚余大成那讨来的出城令牌,下人也说明了自家老爷的身份,要求守城军士放他们出城。
这时,聚集在道两旁的士民百姓已拥堵成乌压压的一片,看到这一幕,听到那个小厮的话语,知道这伙人很可能要比他们先逃出去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于是,在这些也想着逃出城的人群中,嘲骂声、诅咒声,嚷成一片“滚远点!黄县的怕死鬼!”
“不能放他们走!皇亲国戚也没多长个脑袋……”
“放他们走,就得放我们走!要不放我们走,那谁都不能走!”
“……”
见到这幅情景,朱万年如何不知,这人就是自己要拦截的范复粹,于是走上前去,说道“范御史,本官早已下大了‘禁逃令’,还望范御史一同遵守,不要让本官为难。”
没想到范复粹非但不听,反而出示令箭执意出城“朱知府,老夫乃是黄县人,不归属你莱州府管,而且现在也是身无官职,平民百姓一个,自是不用参与守城,而且老夫手上有余部院亲自书写的出城令箭,还希望朱大人按照余大人的命令,让这些兵丁放开道理,我等也好出城。”
朱万年不肯轻易放弃,只得继续劝解道“范御史,我等朝廷的官员士绅,党作为百姓的表率,若是带头离开莱州,对着莱州城的防守不利啊,还望范御史三思,协助我等一并坚守城池。”
没想到,这个范复粹不为所动,依旧施施然的说道“朱知府,老夫之前的确是朝廷的官员,但是现在因为先考亡故,已然去职回乡,丁忧在家,又不是这莱州属籍,你虽贵为一府封疆,但也无权命令于我吧。
何况,老夫现在无职无权,身边也无一兵一卒,就算留下来,怕也是不能帮到朱知府分毫!还请朱知府念在你我曾同朝为官的份上,让这些兵丁打开城门吧!”
朱万年想到的并不是范复粹留下来帮助守城,现在守城的人手已经是足够了,再多一些并没有什么意义,他想要的结果是,维护‘禁逃令’的权威性,无论谁都不能够违反这一条。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