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挂印封金(1/2)
“出兵!”
龟兹王胡甬木一拍榻座,站起身来对文武群臣说道。
紧要关头,需应机立断。迟疑不决的话,很可能带来灾祸。
“逢机立断,国主英明。此胜之后,定可赢得汉骠骑的好感。”
龟兹王及大部分文武官员向龟兹王拜道。
“五千骑兵由它乾大将率领,另外将吾汗血宝马托付给车师前国的使者。另传递吾信件,交给刀王,龟兹一直是大汉的属国,不曾有过二心。龟兹可以为大汉冲锋陷阵,也可以为大汉赴汤蹈火。”
胡甬木向下方嘱托道。
“诺。”文武群臣应道。
龟兹国面对关羽的诏令,做出了明确表态。并且愿意献上汗血宝马。
诏令在这几日时间,传遍西域三十六国。
不少国家被关羽慑服,认为大汉又要入主西域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自以为是者。将关羽传来的檄文置若罔闻。他们不认为关羽能战胜鲜卑的铮铮铁骑。
比如精绝王、于阗王。他们以国无骑兵为由拒绝出兵。
还有塔里木河上游的疏勒、于阗、莎车等十几个西域国家,皆以路途遥远拒绝。
楼兰国以及,南山北的小宛、且末等国,皆不予理会关羽下传的檄文。
西域三十六国是指西汉初期,有三十六国分布在西域地区。
随着时代的迁移,三十六国,或分裂的更多,或多国被兼并。
如公元前五年西域分裂为五十余国,直到东汉初期,西域还有五十余国家。
按照原历史的走向,在汉三国之乱时,西域各国会不断的发生大国兼并,到魏晋时形成了楼兰、车师等几个大国并起的局面。
甚至到南北朝时,声名不显的高昌国崛起,相继击败几个西域大国,一统西域,建立了一个横跨西域大部的强国。
但亦有人提到西域,就称西域三十六国。
所以西域三十六国,并不是指西域有三十六个国家。
又过了五日。车师,交河城。
来自龟兹、危须、蒲类、姑墨、尉头、婼羌等近二十个国家汇集在交河城。
这些国家,除了龟兹,其余皆小国。
龟兹以库车绿洲为中心,资源丰富。所以拥有五千骑兵。
姑墨国自从在新朝时吞并了温宿国后,实力大涨,也有一千骑兵。姑墨本来不打算出兵,见一向老谋深算的龟兹王都出动全部骑兵了,他也出兵试试运气。
还有婼羌国,他是一个行国,一个纯粹的游牧民族,随畜逐水草,不能小觑。来交河之骑也有一千人。
关羽调动车师,集合两千骑。
其余小国,共集合四千骑兵。
一共一万三千控弦之士,比关羽预想要多出许多。
最主要的是龟兹国来了。
这一日下午,关羽得到车师国游骑的禀告,西部鲜卑调动频繁,无数部落集中一地,似有大战。
关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热泪盈眶。一定是汉军守住了朔方,援兵赶来,向西部鲜卑发动反攻。
顿时,关羽心中已有决定。明日出征。或许还有西域国度会赶来。但关羽等不及了。
他通知车师王剧鸿,通知西域各国。准备好兵马辎重,明日出发。
当天晚上,剧鸿请关羽入车师王宫。
“这一杯,吾祝将军旗开得胜。”剧鸿将盏对着关羽,向关羽敬道。
“鲜卑已经被吾军攻打,这一战,吾定取日律推演首级,一雪前耻。”关羽推杯换盏,一饮而尽,重重的说道。
“吾知将军已胜,就是不知将军,此战后,归来否?”剧鸿愁苦的说道。
“全凭大将军安排,也许,不回来。”关羽摇头说道。
许多人都以为大汉要入主西域。但关羽认为,主公不会这么快入主西域。
因为凉州不通,河西走廊不通,丝路不通。对于大战之后的雁门、河套来说,控制西域,等同累赘。若西域有战乱,还得动用精力过去。
就如光武帝建武年间,北匈奴趁着王莽被杀时,西域都护李崇与中原失去联系时,匈奴入主西域。
匈奴敛税重刻,西域诸国不堪负担,以于阗、莎车为代表有十八国联名上书洛阳,请求恢复都护。刘秀以“匈奴未定”“国家初平”没有允诺。
刘秀从起兵到称帝仅用三年年,从称帝到平定天下,仅用十二年。但他统一之后“厌武事”,“不言军旅”。因为刘秀明白,他收拾后的河山已经是千疮百孔,必须要休养生息。他放弃了继续征伐,勤于政事,因此有了“建武盛世”。
反之,只要在西域留下影响,以后入西域,乃一念之间。因为战胜了鲜卑,就控制了草原。西域诸国,没有选择。
“将军,若是留下,吾与将军共分车师。车师国虽小,但也可荣华富贵。若将军还想有雄……”剧鸿相邀道。
“国主不必再言,多日来,吾与你兄弟相称,彼此交心,汝该懂吾。”关羽伸手,将剧鸿的话打断。
剧鸿话语一噎,看着关羽,只见关羽起身,缓缓说道:“关羽虽一介武夫,亦颇知忠义二字。正所谓择木之禽,得栖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关羽本一亡命之徒,遇见大将军,乃邀天之幸。若非大将军,关羽或许正流浪四方,哪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大将军之恩泽,三生三世没齿难忘。关羽平生之愿,就是跟随大将军平定南北,戎马东西。关羽之命,即是大将军之命。关羽之躯,即为大将军之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