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朕为始皇帝(2/3)
历史上一样,由秦王亲自提出皇帝的概念。通过历史上的记载,和这会秦王的表情,子婴清楚赵政定然已经对自己的尊号有了打算,如今不过是想借群臣之嘴进献出来罢了。
这一屋子人理解能力倒是不弱,可是所有人想的尊号和赵政的理想目标都有一定的差距。
要知道这个群臣进献的和自己下令的可是两码事,臣下敬献的说明臣子们已经认可了功绩可以相配,自己下令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见赵政的脸色有些难看,子婴明白自己若是不说话,秦王恐怕就要自己公布了,不管是从维护秦王的威名,还是增加自己在秦王心中的地位,这会都应该站出来。
“王上以微薄之身,行不世之举,如此功盖三皇,名垂五帝,子婴以为取三皇之‘皇’字,并五帝之‘帝’字,合为皇帝,以为尊称当为合适。”
子婴一说完,没等李斯等人回过神来,便听高坐在上的秦王言道:“长安君所提‘皇帝’之议,众卿可有看法。”
秦王这一说话,态度表露无遗,我们上尊号时一点反应都没有,而长安君的这个提议一说,便立马让大家商议,这不摆明了意思便是这个提议我很满意嘛。
这些人在朝堂上混了这么久,这点眼色还是有的。
“臣以为‘皇帝’之号极为妥当,应选之。”
“王上如此大功,称之为‘皇帝’实至名归”
……
一时间各种附和之语,铺天盖地的袭来,纷纷表示“皇帝”这两个字和英明神武的秦王是在是太贴切了,简直是为了您而存在的。
“如此便选用皇帝之号,传之后世。”
“臣等参见皇帝!”
“众卿免礼。”赵政缓缓地伸开双手继续说道:“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商议完了尊号,赵政又追封自己早已死去的父亲为太上皇。
始皇帝崇信五德之说,从卦象上看周朝为火德,秦国取代周朝就必须采用能治得住火的水德为正,规定不论是衣服还是旄旌节旗都以黑色为上。更是下令把河水直接改名为德水。
定下了这些大事,按理说这次朝会就应该圆满结束了,然而这一会丞相王绾再一次站出来,抛出了一个极富争议的命题。
“诸侯初破,齐楚燕等地极为遥远,若有变恐一时难以传达帝都,臣以为不若封诸子为王,代皇帝牧边守土。”
众所周知,秦王自亲政以来,除了恢复了子婴的长安君之位,并没有立下任何一位封君,哪怕国之柱石一般的王翦和始皇帝的诸多亲生儿子也没有封君之位。
王绾的意思便是建议封立始皇帝的诸位儿子到燕、齐、楚等距离关中较为遥远的国度去称王,代为镇守四边。
然而这个话题一出来,朝堂上确是没有几个人敢站出来说话,毕竟这个话题太敏感,已经牵扯到了帝王的家事。
你说支持吧,始皇这么多年都没立一个封君,态度很明显,然而不支持吧等于一下子把所有的公子和丞相王绾都得罪了。
而且丞相王绾这一提议也有自己的用意,那便是逼迫秦王在此时立储。
毕竟国无储不宁,将子弟封王的话就必然会分出主次,至少自己的继承人必须留在咸阳,不能去边陲称王。
而如今公子将闾自杀,天下初定扶苏过于仁善难以掌控全局,最有希望成为继承人的便是他的徒弟公子光了。
只要在这朝堂上把公子光的继承人身份定下,那便是成功了一半。
然而此时一阵不合时宜的声音却在王绾的身后响起: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时日一久后人疏远,相攻击有如仇寇,诸侯之间更是相互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如此足以。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说话的是廷尉李斯,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反对设立诸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李斯说完,虽说反对的是丞相王绾的意见,然而朝中众臣却纷纷看向了子婴所立的方向。
毕竟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不封诸侯,然而子婴确算是如今天下唯一一个仍然拥有封地的“诸侯”。
就连丞相王绾也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李斯。
你招惹谁不好,偏偏去招惹长安君,别人不知道他王绾哪不知道子婴的巨大能量,和在秦王心中的地位,若是李斯仅仅反对现在封王那还好说,直接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那不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如今仅有的封君子婴。
若是子婴明确反对,至少军方的一众大佬都会随着子婴的意见。
没等秦王开口询问,王绾便开口询问道:“不知长安君殿下以为何如?”
这一会王绾直接把问题抛给了子婴,这一会不止一众朝臣,就连李斯同赵政都把视线聚焦到了子婴的身上。
提议实行郡县制的李斯,这一会心中是懊恼无比,虽然郡县制在他看来利在千秋,然而此时实在不是个好时机。
平日里子婴从来不参加朝会,方才王绾一提,他便蹦出来反驳了,说完话才意识到当今唯一的“诸侯”子婴就在朝堂上站着,这不当着面找人家麻烦吗。
若是平日里子婴不在时提出这一论断,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