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1/2)
日夜兼程往东疾行六日之后,旗帜招展的车队终于越过圃田泽西岸的魏长城,大梁已遥遥在望。骑在马上的卫卒二五百主章邯重重松了口气,他不但看到了大梁,还看到了前来迎驾的秦军将领。为联合魏韩,大王决议亲赴大梁,这是极为凶险的举动,大王决定出时,朝中大臣将军们人人谏言相劝,以为此举不妥。
“臣杨端和拜见大王。”杨端和距离车驾还很远便免胄乘,趋步上来行礼。
“大王言,免礼。”四轮马车前辕站着赵高,他负责帮大王传话。
“臣请大王勿要入城。”杨端和起身之后再道。“大梁侯人有报,近日魏王与荆人来往甚密,臣恐魏人对大王不利。”
“大谬!”不要赵高传话,赵政的声音直接传出车外。“寡人不入大梁,魏王岂能安心?”
“请大王恕罪。”杨端和闻言面色一变。“臣亦是为大王安危计,魏王……”
“大王,魏王出城郊迎也。”寺人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得知秦王亲赴大梁,时间是在楚国那边语焉不明之后,如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魏王魏增兴奋的一夜未睡,天不亮就出城等候。秦王亲赴大梁,其意是以自己为质,既然为质,自然就没有灭亡魏国的意思。抱着这样的心思,魏增等赵政的车驾赶到身前,立即以臣子之礼谒见。
“魏王何至于此?”赵政在魏增行礼之后才如此一说。
“大王在此,臣不敢称王。”魏增大声相告,立于他身边的魏国臣子一点也不脸红,唯有信陵君魏间忧满脸愤恨,觉得大王此举实在是有辱尊严。
“秦魏乃兄弟之邦。”赵政语态和蔼,“荆人不尊魏王,寡人方助魏伐荆。”
“臣谢过大王。”魏增连忙帮腔,这楚人确实是不尊魏国。“请大王随臣第入城。”
“大王……”魏王相邀入城,杨端和觉得入城太过凶险,故揖礼再劝。
“寡人闻荆王曾守陈城半年有余。”赵政用目光把杨端和下面的话堵回去了,说起了陈郢之战。“荆王未龀善能如此,将军以为寡人不如荆王?”
“若大王入城,臣亦请率军入城。”杨端和再道。
“荒谬。”魏增脸色微变时,赵政斥了一句。“秦魏乃兄弟之邦,你率大军入城意欲何为?若荆人舟师来袭,如何设备?”
“臣……”杨端和一怔。他此时还不知稷邑十五万秦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但对楚国舟师确实忌讳。五万魏军在鸿沟以西,五万秦军在鸿沟以东,鸿沟上架设了宽大的浮桥,为了就是防备楚国舟师一日数百里的奇袭。
“寡人心意已决。”赵政返身上车,准备入城。魏增见此心里大喜,他也登上车去,请走御手后亲为赵政驾车,一行人就这么在杨端和眼前入城。
赵政入城的时候,卒翼战舟在魏境的鸿沟上滑行。鸿沟水面上虽无魏国舟楫,但岸上的烽火一看到楚国舟师,便一个接一个点燃。很快大梁城外的烽火台也点燃了,军吏不得不急忙入燕朝相告:“楚师正来袭。”
军报打乱了正在举行的宴会,赵政放下手中的酒爵,道:“荆人的舟师?”
“然。”魏增挥退了伶人和乐师。“臣闻项燕驻兵二十余万于项城……”
“魏王误也。”赵政眼里闪过一丝苦涩,“项燕二十余万人此时正在稷邑。”
“稷邑?”魏增讶然,“稷邑据大梁千余里,如此说来,入魏境之荆人并非项燕之军?”
稷邑战败的消息是半路上传来的,得之此讯赵政根本无法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赵善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尽墨,唯李信麾下的三万卫卒尚存。荆王更不用说了,他再一次化险为夷,让李信扑了一个空。
现在的楚国在也不是以前那个东迁鄙地,奄奄一息的楚国了,现在的楚国已经化身为长平之战前的赵国,甚至,比那时的赵国更加桀骜。赵国听闻先君昭襄王要和氏璧,不得不派人将和氏璧从邯郸送来;赵王听闻先君昭襄王欲与赵会盟,不得不赶至秦境的渑池会盟。
楚国不然,楚怀王之后楚人便仇秦至深,这个未龀之王即位后更是恨秦入骨。秦军一败再败,若此战再不能将楚国赶到淮水以南,必成秦国大患。
魏增相问,赵政没有答话,只自酌自饮。魏增尴尬道:“有大王在此,荆人必败也。臣请为大王贺。”
燕朝里的乐声再次响起,鸿沟之上,眼见太阳西斜,战舟爵室内的熊荆在长姜、寺人的帮助下开始着甲,两军阵战他是不用参加的,但登岸是必须的。
“大王,悍王子?”长姜不太明白熊荆对弟弟的安排,熊荆着甲的时候,熊悍在一旁呆看。
“悍弟可愿与王兄一起去杀秦人?”熊荆看着他笑问。
听王兄相问,熊悍紧捏着衣袖,低着头不答话。走的时候他见了李妃,李妃对他说了不少话,虽然不是很懂那些话的意思,可他本能的感觉到了战场的危险。
“给他披一件锁子甲。”熊荆活动了一下肩膀,佩上剑,他能感觉到钜甲的分量,很沉很沉。
“唯。”为熊荆编撰的锁子甲有两件,长姜很快就翻了出来,给熊悍披上。
“王兄,”对于熊悍而言,锁子甲是极为沉重的东西,他忽然想哭。
“不许哭。”熊荆一句话就把他的眼泪逼了回去,“你若不哭,便准你每日见到母妃。”
父亲薨落,熊悍最亲的人就是母妃,可惜很多时候要隔日才能见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