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大小中正难中正(1/2)
不得不说的是,朝堂上的百官,大多数都是终于汉室的,他们发自内心的想要中兴大汉,廓清寰宇,一统天下。但是,他们的政见不同。
赵谦淳于嘉等人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于人心丧乱,故而他们认为治乱世当用仁义来感染天下百姓,姬溪的做法,无疑是与他们相悖的,于是,在他们看来,姬溪和董卓是一丘之貉,他的残暴不仁,更多的是为了一己之私欲,更多的是为了独断朝纲,他们绝不会相信姬溪会和他们一样,对大汉忠心耿耿,所以,他们义无反顾的站在了姬溪的对立面。
而姬溪呢,他相信站在他对面的人对大汉忠心耿耿,但是他鄙视那些人的异想天开甚至是纯真无邪,他发自内心的认为,乱世当用重典,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面对这个世道,必须重拳出击,而什么样的拳头才是最有力的呢,当然是凝聚了全身力量的拳头,所以,独掌军权甚至是乾坤独断在姬溪看来都是必须的手段。
道不同不相为谋,两方人谁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准则,于是,矛盾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他们必然的站在了对立面,不死不休。
在这对立的过程中,姬溪做出了太多的让步,赵谦淳于嘉等人也或多或少的感觉到了来自姬溪的善念,但是,他们却认为姬溪这是想用这善念来拉拢他们,作为忠臣,他们不允许自己的心中出现片刻的摇摆,于是,他们对姬溪的退让丝毫不加理会,他们义无反顾的向姬溪发起了冲击和挑战。
刘备的入关,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数月的相处,他们在刘备的身上看到了所有向看到的东西,于是,他们将全部的希望放到了刘备的身上,他们和何后密谋,假传血诏于刘备,并在刘备出使的这件事情上出了不少的力,于是,刘备出了关,带着他们的希望走了。
姬溪回来后,他们甚至已经做好了被姬溪报复的准备,他们甚至已经准备了数个替罪羔羊,然而,姬溪的再一次让步,让他们所有的准备付诸东流。
姬溪的再次让步,再次让他们心生疑惑,可是,他们的心念仍旧坚不可摧,他们让姬溪发动了第二步攻势,他们以上天震怒为由,请太后垂帘听政。
在这一阵中,两方不想上下,太后如愿以偿的听政,而姬溪也坐了太傅。然而,这一拨攻势还没有完结,他们还有后手。
双方晚宴的第二天,赵谦淳于嘉等人的后手出现了。
淳于嘉上表,针对官员的选拔,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度,名曰“九品中正制”。
现时选拔官员的方式,无非是察举和征辟两种,察举是由个掌管向朝廷推荐良才,征辟的意思便是破格提拔一些又特殊才能的人才入仕,这两种方式,无疑是不完善的,这不仅会令朝廷损失大量的人才,而且会促使朝中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
而九品中正制,却能有效的缓解甚至是抑制这些弊端,朝廷会选出德高望重者成为大小中正,而后由着些中正平定天下人才,为他们划定品阶,而后朝廷官员,具皆从这些入品的人才中选拔。
说白了,九品中正制就是察举制的改良和完善,如果操作的好的话,如果朝廷选出来的大小中正当真中正的话,那么对朝廷的发展无疑是有绝大用处的。
如此对朝廷有益的事情,姬溪似乎还真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可是,姬溪却不得不拒绝,因为这九品中正制相当于把征辟制给废除掉了,这看似也没有什么问题,可万一朝廷选出来的中正并不中正,那么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以后入仕的所有官员必然和举荐他们的中正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以后大多数入仕的官员都会站在姬溪的对立面,要知道,若是比德高望重,是个姬溪绑在一起也不是赵谦淳于嘉等人的对手。
姬溪敏锐的认识到,这是何后听政的后续,更是赵谦淳于嘉等人的杀手锏,于是,姬溪立刻打定主意,决不能让这套体制运行成功。
可,看着殿上大多数官员都表示赞同,甚至蔡邕都领衔表示支持时,姬溪便知道,这件事情并不那么容易。
姬溪和吕春对视一眼,吕春面沉似水,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九品中正制对己方的危害,可急切之间,并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
而后,何后向小皇帝表达了对九品中正制的支持,小皇帝似乎也有些意动,可他并没有急切的开口,祭天祈雨一事,让他察觉到了朝中两派的暗中争斗,他的心里是向着姬溪的,但也知道不可流露于表面。
刘协看着姬溪的脸色,敏锐的发觉到姬溪的排斥,可又怎么帮助姬溪呢,他也很无奈,姬溪都找不到反驳的办法,他小小年纪又如何能办到呢?
关键时刻,身后的芙儿悄声说了一句话,刘协的眼睛一亮,便扬声道:“此事兹事体大,朕需要深思,暂且退朝吧,明日再议。”
姬溪眼睛一亮,顿时松了口气,却不料有一个不怕死的竟然高叫道:“陛下,九品中正制对我大汉有百益而无一害,陛下何必犹豫,要知道,遇事不决,乃君主之大忌啊。”
闻言,姬溪吕春都被气笑了,暗讨此人到底是怎么站到这朝堂上来的,竟然敢当面顶撞甚至是指责天子,这完全是活腻了。
赵谦淳于嘉等人听到这话也是大惊失色,怒瞪此人一眼,却并不认为会发生什么大事。
却不料,他们年幼的天子第一次在朝堂上展现了手腕,他没有经过任何人的提醒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