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节 里士满面包暴动(2/2)
女的同情,纷纷捐助大量粮食。这可不是什么好心,那次战争中不饿死人?德国跟俄国打仗的时候,也没见俾斯麦同情国俄国城市里的饥民。
一切都是政治手段。只要美国联防在道义压力下,放开了红十字会的捐助通道,让国际救援物资进入里士满,那么其他南方城市呢,查尔斯顿是不是也不封锁了,诺福克是不是也不封锁了,新奥尔良是不是也不封锁了。
如果无偿援助的非军事物资可以进入南方,那么是不是作为商品的非军事物资也可以进入南方,就算继续封锁商品,那些商品也可以披着一层援助的皮改头换面的进入南方,操作起来不要太简单,找到一个大公司,让他们送大量物资给红十字会,制定红十字会只能用于对美国民众的援助,红十字会不会拒绝,回头这个欧洲公司就能从某个账户中得到一笔巨大的佣金,这笔生意就披着援助的名义做成了。所以只要美国顶不住压力,那么封锁就会失去作用。
一旦解除了对南方的封锁,哪怕只是非军事物资的封锁,南方的处境也会大大改善。因为军人也是人,他们也要消耗非军事物资,欧洲提供给平民的生活物资多了,南方提供给自己民众的就少了,就可以将更多资源提供给军人,最不济,他们也可以腾出大量运输力量,用来运输军火,而不是供应平民的粮食了。
如果美国拒绝,则会让美国联邦背上道德负担,俾斯麦已经将南方无辜民众的苦难推到了北方軍队纪律和北方封锁上,大喊战争不应该让无辜民众承担痛苦的高调,仿佛他是一个圣徒一般,却不去追究战争的责任。但民众就容易受这种高调的蛊惑,他们觉得就是这样,是啊,他们民众怎么能承担战争的痛苦呢,战争当然应该远离他们,殊不知战争正是他们这样的民众发动起来的。天真的人总是愿意为胜利呐喊,而不愿意承担战争的痛苦。他们这种天真,一次一次被政客利用,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战争。
现在整个欧洲充满了这种天真,这些年他们没少遭受战争的痛苦,那些痛苦突然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绪,他们开始大肆抨击美国联邦,要求自己的政府积极介入,越是左派的知识分子,就越是为这种声音张目。
反战的工会组织,妇女团体,宗教力量,都在呼吁美国人进行和谈,恢复和平。
林肯此时做出了一个最错误,也是别无选择的决定,继续执行封锁,红十字会的物资也拒绝入境,因为林肯是一个十分老道的政治家,他看的清楚,只要开了一条缝隙,欧洲的物资援助就会源源不断的进入南方。
这让美国联邦的名誉更加低劣,但别无选择,此时欧洲人因为林肯废奴宣言那最后一丝道义支持,也消散了。
至此俾斯麦的舆论准备已经完成,此时即便欧洲组建联军干涉美国内战,其实都已经条件具备,但欧洲国家又有哪一个愿意为了美国南方流血,俾斯麦都不愿意。
所以俾斯麦只是顺势让欧洲国家达成了一致,开始对美国北方进行反封锁,断绝跟美国北方的经济联系,英法停止向美国出口军火,各国禁止美国北方债券在欧洲发行。
之后就是继续等待,俾斯麦认为,一定会有人耐不住寂寞跳出来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