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入主柏林(1/2)
11月3日凌晨,库尔特施莱谢尔在他的指挥中心被俘,艾伯特“政府”第19集团军残余部队集体向国民军投降。这一振聋发聩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柏林。当内阁大臣将电文一字不漏地念给他听时,艾伯特似乎早有预料,神情淡定,久久不语。阁员想听他说点什么,但艾伯特只是轻轻地摆了摆手,示意卫兵和各位阁员们出去。
冬天的柏林非常寒冷,刮了几天的风,终于看到了皑皑白雪,艾伯特喜欢雪景,但这些日子总是提不起兴趣,虽然他早就料到会有今天,但阁员们刚刚读那封电文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自感悲怜。他的政府已经已经凑不出足够的军队与国民军抗衡了,别说抗衡,就连捣乱的能力都已丧失。
他推开那扇关闭了多日的窗子,长长地叹一口气,开始认真欣赏室外的雪景。
房顶上那层白雪,象厚厚的棉絮;地面那层白雪,象纯洁的美玉;树枝上那层白雪,象神话故事中的银花;这样的画面,很美,很纯净,也很迷人,但也好象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他想不起来,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阁员们又来了,问他明天的会议还如期进行不,他想了想,说还是开,他想有个交待,或是听听大家的想法。于是,阁员们就悄悄地关上门走了。这时,艾伯特才发现,雪地上其实缺少的是人,是一群群天真活泼、你追我赶的孩子,如果雪地上有了人,那就真的象童话意境了。多好看的雪,他自言自语。
第二天上午的国会照常进行,但内阁成员的发言却并不积极,艾伯特心想,这些人今天应该会大谈特谈,高谈阔论,或谈政纲如何颓废,或指责总统如何无能等等,但是,这样的情象没有发生。蛇死不死尾,虎死不倒威,作为一任总统,艾伯特显得特别轻松自然,他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最后一次广开言路,他猜想,而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能会有人对他说真话。
会议仍然进行得有条不紊,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次倒阁会,但该走的程序一个都没有落下,唯有一个最为敏感的话题别人不好提,只能让艾伯特本人先开口。总统是当不下去了,总得有个姿态吧。最后,艾伯特还是自己提出来了,他说想听听国会是什么态度。
前来开会的大都是这一届的内阁成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都是艾伯特曾经十分信任的左膀右臂或是当时的社会各届名流。这些人现在个个都讳莫如深,有的隔岸观火,有的深表同情,有的暗自窃喜,有的等待观望,但最终的表态却惊人的一致。最后艾伯特只得接受现实,同意表决结果,辞去总统一职。
上届总统的卸任按常理说是要有继任者的,这项议程因为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只能是先下而后补选继任者。国会成员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希望有人站起来进行总统提名,这时,有人大胆地站起来拥戴埃里克?埃德里安,并简单地阐述了提名的理由。
可是,就一个参选名额肯定是不符合竞选要求的,那么,还得有一到两个人参选,供国民们投票,于是,便出现了两位自告奋勇的内阁成员同时参选。
艾德里安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个情况,非常高兴,立即电传各地坚定的支持者迅速造势,并以电文的形式向全国的民众发表竞选纲领,并承诺在任期内,交给人民一个繁荣、稳定、团结、和睦、公平、富强的德国。各地的支持者在演讲中神采飞扬,激情澎湃,尽一切努力为艾德里安的竞选营造积极氛围,整个过程热烈欢快,所有民众莫不热血沸腾。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支持埃里克?艾德里安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举着横幅,喊着口号,一致愿意为这位年轻的未来总统投上神圣而宝贵的一票。
与此同时,波茨坦的接收工作已经完成,各集团军全面休整,施莱谢尔的降兵大都编入各个部队,一时间,国民军更是声威大振,斗志昂扬。
按照艾德里安事先提出的“四个务必”,波茨坦在战火中基本保存完好,尤其是那些登记在册的古迹和著名建筑更是毫发未损。老百姓回到了他们自己的家,新的生活让他们又有了盼头,尤其是国民军主动地帮他们重建家园,更是让他们对新的政府充满了期待。
一大早,国民军就在帮助波茨坦的市民们清扫大街,那些损毁严重的墙体和门窗也都获得了恢复,整个波茨坦重现了生机。
全国各地的名流很快就在柏林汇齐,可见全国上下久乱思稳之心有多么地迫切。
由社会各届组成的临时内阁对计票进行了监督,埃里克?艾德里安众望所归,毫无悬念地高票当选。这个结果由临时内阁迅速向全国通电宣布,并由当选总统埃里克?艾德里安择日发表就职演说。
远在汉诺威的艾德里安同时收到了当选的电文,但他表现得气定神闲、荣而不骄。其实这一切都仿佛在他的计划之中,他之所以气定神闲,完全不是因为大事尘埃落定,而是这个命运多舛的社会大乱以后必得大治,他必须面对所有的困难,带着德国走出困境,实现在他大选之前发出的政治纲领。
当所有的人,包括希尔娜和希尔娜的亲人们都在向他表示祝贺时,艾德里安不由得在心里悄悄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果然是至理名言!”当然,艾德里安手里握着的兵权,和已经迫近柏林的国民军大部队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但绝大多数还是因为他的治国纲领以及他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