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三十一章 粮食问题(2/3)
这边,靠近惠州府那边则是连绵百余里的大农场,连原本南海卫的十多万亩屯田都并入其中。南海卫农场南面以东江为界,北面直连惠州府的山地,足有二十多里宽,一百多里长。
这个时候,南海卫也不是原来的五个千户所,屯卫才千余人,而是六个千户所,屯卫六千余人,六个千户所均匀的分布在东江沿岸和北面山地边沿,每个千户所都修建了小城池,每个百户所都修建了堡垒,将整个农场的边界都监控在内。
没办法,这里面干活的可都是海盗和匪盗,虽然后面张斌为了让他们安心在这里劳动改造,将他们的家人全部迁移过来了,但这些人毕竟逍遥惯了,如果不好好看着,想让他们老实干活,简直是做梦。
午时将近,张斌和蔡善继一行人终于赶到南海卫离广州最近的一个千户所,这里也是指挥使驻地,南海卫指挥使谢正阳早已带着一帮屯卫在南海左所的城池门口列队相候了。
张斌远远看到谢正阳,立马抬手让所有人减速,在离城门还有数十步他便令所有人翻身下马,随即将缰绳往后一扔,领着蔡善继和谢正刚快步往谢正阳那边走去。
谢正阳疾步迎上来,大笑道:“双全、蔡大人,正刚,你们可算是到了,再不来,菜都要凉了。”
张斌上去把着谢正阳的胳膊亲切道:“六叔这么客气干嘛,在家等这就行了,还摆出这么大的阵仗跑到外面来迎接,也不嫌麻烦。”
谢正阳摇头笑道:“那可不行,你现在可是总督大人了,不再是穿着开裆裤,跟在你小六婶后面到处跑的小娃娃了,我可不能怠慢了。”
张斌闻言,顿时尴尬无比,知道我是总督大人了,你还说我穿开裆裤的事!
谢正刚见状,连忙假假意思板着脸,上前轻斥道:“大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提大人小时候的事干嘛?”
这都什么啊,张斌连忙挥手道:“不说了,不说了,走,先去吃饭。”
谢正阳这会儿终于反应过来了,他尴尬的摸了摸脑袋,随即便领着大家往里走去。
这会儿南海卫已经丰收过一季了,第二季也在收获了,那叫一个富足啊,总共才三个客人,谢正阳给整了老大一桌,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时令鲜蔬一应俱全。
张斌对谢正阳的奢侈倒不是很在意,因为谢正阳本身就有钱,他东盛堂的小股东都当了十多年了,而且,这会儿还管着两百多万亩地的收益,奢侈一点是正常的,只要不贪腐就行。
众人一坐下来,他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六叔,最近这边还算太平吧?”
谢正刚闻言,威严道:“这些个匪盗、海盗,一开始还不老老实实种田,还闹事,还想跑,逮了几百人,当众砍了之后他们总算是老实了,这几个月都没人逃跑闹事了。”
张斌点了点头,这些琐事他就是问问情况而已,并不会具体去管,敬了一圈酒之后他又问道:“今年这两季收成怎么样?”
谢正刚详细汇报道:“第一季那会儿刚开始搞,收成并不是很好,总共还不到三百万石,还了跟东盛堂借的粮食,又上缴了税赋和辽饷之后,剩下的当口粮刚刚够,这一季就好了,差不多能收个四百万石左右,除去大约一百万石口粮,还能剩下三百万石左右。”
三百万石,除去赈灾的和军粮,还能剩下一百多万石,已经相当不错了,张斌满意的点头道:“六叔辛苦了,来,我敬你一杯。”
两人碰了一杯之后,谢正阳立马问道:“对了,双全,这粮食收上来之后放哪儿啊,三百万石,得多大个粮仓啊,我好像没见广州府这边有这么大的粮仓,可能是因为这边太热、太湿,不适合存粮吧。”
张斌闻言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没考虑过,粮食光生产出来还不行,还得保存好,如果到处乱放,估计放不到一年就坏了,那生产再多又有什么用!
他想了想,立马问蔡善继道:“伯达,广东可有大点的粮仓?”
蔡善继闻言,尴尬的摇头道:“大人,广东这边天气太热,湿气又重,粮食容易发芽,发霉,所以很少建大粮仓,粮仓一般都建在北方干冷之地。”
张斌更尴尬,他还想着自己能利用这几年时间积攒上千万石粮食呢,结果,连存放粮食的地方都没考虑好,这会儿一想起来,上千万石,那得是多少啊,简直无法想象,可能,得专门建座城池来存储粮食。
这个存粮之所建哪里呢?
广东肯定是不行的,北方更不可能,唯有建到福建去,这个时候,他倒是想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建宁府,建宁府以北都是崇山峻岭,这会儿更是干冷干冷的,没有河流的地方,根本就没法种庄稼,却正好用来存储粮食。
这事情说起来有点丢人,自己竟然连存粮之所都没有准备,就一个劲的想着生产粮食,尴尬,真的很尴尬,为了避开尴尬,他干脆引开话题,胡聊起来。
众人吃完饭,张斌就提议去看看粮食,谢正阳立马带着他们往南海左所的存粮之所走去。
南海左卫的存粮之所倒跟一般县衙的仓库差不多,就是一个院子,四面都是库房,粮食就是一袋一袋的码放在库房里面,这其实不能算是存粮之所,只能算是转运之所。
因为这里面的粮食大多会运走,剩下的也是口粮,一年之内就会吃掉。
这个时候,南海卫已经开始收粮了,库房里面的粮食都快堆满了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