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五十三章(1/3)
李芝龄考上了沽市大学的金融系, 因此,江河清跟三个儿子自然是要跟她一起去沽市的, 至于江父江母老俩, 自来都是跟着大儿子住的, 也就不用江河清这个老小再操心。/38/38745/
因着李芝龄和温向平考上了同一个大学, 江家和苏家便约定好了一同前去沽市。
只是罗家和被催的提前给温向平找好了房子, 江河清这家却没了落脚地,总不能自家舒舒服服的在家里睡着,却让同行人睡旅馆。
于是去找了江河清夫妇,问是否要托人帮他们也找一间房子。
江河清一听,爽朗一笑,
“嗨,不要紧, 也别麻烦人家给我们操持了,人跟我们又不认识,再说了,大不了我们先在旅馆住几天, 再找房子也行, 反正提前十天左右过去呢。”
李芝龄也笑着道,
“是啊,何况学校还有可以临时租借的家属房, 也能住一阵儿, 足够我们找房子了, 不用麻烦了。”
温向平却是不知道还有家属房这回事儿, 不过知不知道也无所谓了,罗家和已经帮他找好了房子。
虽然江河清家说是要自己找房子,但温向平还是把罗家和信中提到的其他几户房子的信息给了他们,
“提前了解一下也是好的,到时候去了那儿人生地不熟,心里有个底也不怕被人宰。”
江河清自然谢着接了。
罗家和这次替自家奔劳,温向平当然得有所表示,便把手头《蜀山》的存稿一股脑全给跟着寄了过去,足够把“陆川柏入世渡劫,不敌心魔错放邪剑”的整个情节接着上次的开头看完了。
除此之外,温向平本还想再寄点晋省特产过去以示谢意,但天气炎热,路途遥远,吃食一类放不住,苏玉秀劝了劝,温向平便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苏玉秀掰着指头盘算了半天,
“到时候咱带点荞麦面过去,我给罗大哥和嫂子做咱这边儿的灌肠吃,再带点面和小米做炸果子、蒸米给他们尝尝。可听说沽市吃米不吃面,面还得多带点儿才行…”
这儿的灌肠不是一般说的猪肉腊肠,而是用荞麦面加水和的硬些,再加盐搅成糊状,放到浅盘中蒸熟凉置,吃时再用勺子或小刀划成菱形的块。
夏天能浇一勺自家熬的稠稠的咸卤,豆皮和菇类在口中顺滑而有嚼劲,再点些醋酸和辣椒下去,吃起来十分爽口,苏玉秀每次做,温向平都能空口吃下一大盆去。
而等到寒风朔朔的冬天,苏玉秀就会拿了油葱姜蒜和干辣椒下锅爆,然后把划成块的灌肠丢进去爆炒几下,微焦发酥的表皮和香辣的味道更是让温向平父子仨大快朵颐。
苏玉秀念着念着又要去收拾行李,却被温向平哭笑不得的拦住,
“咱就四只手,能提的了那么多东西么,何况还有两个大包裹。”
“那、那咋整――”
苏玉秀不放弃,拧眉道,
“人家帮了咱这么大的忙,费上这么大的功夫,咱总得有些表示才好。”
温向平也没说就不让表示,只说到,
“反正米啊面啊的不怕放,咱走的前两天把衣服啥的和这些去城里寄到沽市,只装上火车上用的东西,轻装简行。等咱们到了那儿,行李也差不多到了,多方便。”
苏玉秀想了想也是,
“那我去把火车上要用的单独包一个包裹出来…既然这样,那就能多带点东西过去了…”
说着,又掀起帘子进两个孩子睡的那个家翻行李去了。
留下温向平在原地无奈的笑。
沽市,许家。
许昀从写字台一摞书最下头抽出来一个文件夹,里头别无其他,只有薄薄数张画纸,上面尽是他照着《蜀山》里的人物画的插画。
许昀虽然年纪小,但画笔中隐隐可见人物神韵,这是他苦练多年的结果。
自从罗瑜新把《蜀山》分享给了许昀,许昀就开始着手配插画,本来痴迷情节想要复录下来,到底因为这是罗瑜新悄悄抄出来的而作罢,如今画一画人物形象和不同场景,许昀反倒更得趣味,因此近来一直都忙着这事儿。
到现在,许昀已经从陆川柏画到万琼枝,凡是出场了的人物都给画了个遍,罗瑜新也对他的插画啧啧称奇,大为赞赏。
因着罗瑜新也是在学画画的,便也会提出一些意见,比如把陆川柏的眼睛要画的比时下流行的更长一点,好显得更冷情一些――这是从《大惠山》的封面学来的。自从《大惠山》出名以后,满大街就都是模仿着卫华的画像来的,只可惜大多学了形而不得其神,常常是把卫华的眼睛安到圆圆脸上,或者干脆就是卫华的模样。
罗瑜新和许昀两个却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仔细的琢磨了卫华的五官和脸型,虽说还不得精髓,但也初具雏形,两个少年如此修修改改,也有了不少成品,打眼看去,幅幅人物仙气盎然,或眼神淡漠如高山雪莲,或嘴唇微抿显示内心复杂,或眉梢高挑以示爽利泼辣,总之,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谁是谁,特征分明,拿出去也能得众人称赞一声好的,只是到底《蜀山》还没有被罗家和公开,也就算半个禁书,许罗两个少年也就自己拿着欣赏罢了。
因着《蜀山》的稿子在罗瑜新手里,画稿便放在了许昀这儿。
许昀看书一向一目十行,待看《蜀山》的时候却舍不得读太快,一章总要细细读个三四遍才算。罗瑜新看的是温作家新寄来的章节,许昀却才看到陆川柏被解开封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