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 《宫廷乱》上映(1/2)
彭怿辰早就想到,《十二勇士》的票房不会太好。
但等拿到电影前两日的票房统计数据时,还是有些心灰意冷。
首日获得28万的票房就不用多说了,这还是因为电影上映前媒体一直炒作《十二勇士》和《宫廷乱》之间所谓的“对决”,才获得的票房成绩。
这就是当前华夏电影市场的现实情况,国家为了对抗好莱坞和高丽国的影视剧入侵。
近年来大力扶持商业电影发展,国产影片的票房成绩每年都翻一番。
但与之相应的是,文艺电影越来越小众化,没有院线资源、没有观众关注,资本更是对文艺电影不屑一顾。
如果不是每年还有一个炎黄电影节,能给部分文艺电影一个展示的机会,整个市场几乎都要忘记这些没有票房潜力的电影类型了。
这也是丽都近两年为什么逐步转向拍摄商业片,最终承担巨大风险也要拍摄《宫廷乱》的原因。
现在已经不是90年代靠着艺术电影拿奖,就能打天下的年代了。
《十二勇士》第二日的票房,因为专业影评人的一面倒的赞誉,稍微提升了一点,达到了35万元。
单块荧幕单日收入1160元,就这样可怜的票房成绩,已经算是近两年来,文艺电影里比较高的了。
但等到《十二勇士》上映的第三天,《宫廷乱》终于在全华夏电影观众的期待中,隆重上映了。
经过丽都影视前后一年的预热和宣发运营,《宫廷乱》十分成功的把全华夏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并在首日就获得了13000块屏幕的排片量。
《宫廷乱》的首映晚会和《十二勇士》这种在开业典礼之后顺便办一个首映式的尴尬首映式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尽管四十大盗的购物节在晚会中也占了一席之地。但电影才是这场首映的绝对主角。
华夏的顶级明星几乎全部到场支持;国内第五代导演中,除了陈国忠没到场,其他人也全部参加了这次晚会。
甚至就连文化部的一个高级领导都参加了首映,亲自为这部电影站台。
可以说《宫廷乱》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了,它是华夏电影市场的期望,所有人都期待着这部电影能够突破票房纪录,进一步刺激华夏电影市场规模飙升。
《宫廷乱》也确实不负众望, 4500万的首日票房就像一个重磅炸弹砸在了华夏娱乐圈里。
此前华夏首日票房的纪录是《秦始皇》的2800万,《宫廷乱》一下子就把这个纪录拔高了1700万。
这样一部万众瞩目的票房炸弹上映,市场同期上映的所有影片全部受到了冲击。
《十二勇士》这样的文艺电影受到的冲击最大,第三日的票房只有29万,差一点就跌破首日票房的底线。
昨天还一面倒在夸赞《十二勇士》是一部伟大电影的媒体,在《宫廷乱》上映之后,也集体倒戈了。
倒不是那些专业影评人发表了关于《宫廷乱》的评论,而是所有媒体都不在报道其他电影了,所有人都在为《宫廷乱》的票房惊叹。
媒体们的头版头条全部被这个惊人的首日票房数字占领了,所有观众都在讨论《宫廷乱》最终的票房,能比《秦始皇》的3.6亿超出多少,好像所有人都认定《宫廷乱》一定能打破华夏的票房纪录一样。
首映第二天,3000万;
首映第三天,2300万;
首映第四天,2000万;
放映4天《宫廷乱》的票房正式突破1亿元,达到了惊人1.18亿,果然不出所有人的预料,再一次打破了《秦始皇》五天破亿的票房最快破亿纪录。
不过,与火爆票房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放映天数的增加,媒体与大众的评论已经越来越倾向于一致地声讨。尤其是在反应速度最快的网络视频网站上,无数的视频播主将《宫廷乱》的剧情反复拿出来调侃。
甚至有网友将《宫廷乱》评为十年来华夏第一烂片。
姗姗来迟的专业影评人也在这时集体刊发对《宫廷乱》的影评,用一片骂声都不足以形容他们对这部电影的厌恶。
“画面值得称道,在视觉享受上,张改革展现了他不凡的实力。但在故事上,这个曾经号称五代导演里最文艺的导演,竟然拍出了一部比《秦始皇》还要单薄、空洞的电影。”——《东南娱乐画报》。
“《宫廷乱》虽然不算优秀,但也不至于令人哭笑不得。总体而言,它是失控的,情节上分不出轻重缓急,表演上过于浮夸表象,特效与美术的滥觞更极大地妨碍了影片的连贯性与主题立意。”——《京都娱乐周刊》
这已经是媒体里对《宫廷乱》评价最客气的了,看来是丽都影视在华夏影视圈里的人脉关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显然丽都的实力还不足以让所有媒体都对他们如此客气。
除了画面的精致,明星众多之外,这部电影一无是处。导演在电影中随意卖弄大气磅礴的画面,让演员的表演都显得虚假无聊,最后只剩下一堆显然经过精心打磨的话剧台词。虽然电影里的每句话都似乎充满了哲理,但仔细咂摸一下全都是空洞的废话。用一个字形容这部电影:傻!换成四个字就是:故弄玄虚!——《华夏电影时报》。
我并不知道这部电影到底是严肃的正剧,还是纯粹想要搞笑的喜剧。我只知道当电影中的演员说出那句:“你毁了我做一个好人的机会”时,观众哄堂大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