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马廷芳(1/2)
县里的刘师爷失踪了,税所中的人,在凌晨回家时,碰上了刘师爷,只不过随口说了一句,刘师爷就失踪了。
刘师爷是在上午的时候就发现找不到人的,丢下了自己的妻儿,不知去向,简云舒在傍晚时分回到了县衙,才知晓了此事。
是故意躲了起来,还是被中年文士杀了?
简云舒迅速翻看了刘师爷的记录卷宗,本县人,从九年前,胡知府任本县县令时,刘师爷就是胡知府的师爷,一直就在本县。自胡知府升任知府后,刘师爷并未跟随,已是送走了另外两任的知县,去年才迎来了新上任的高县令。
以刘师爷连续跟随了四任县令的履历,简云舒相信这个人一定不简单,在一大早将消息传了出去后,一定想到了那幕后之人会杀人灭口。也许最有可能的是,刘师爷在传递完消息后,就已经躲在了锦云轩附近,想要看一看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一旦发现真的如自己的猜测一样,便会直接藏了起来,不再露面。
很显然,计昌财的死,刺激到了刘师爷,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自己已经面临着死亡的危险了,更何况是刘师爷。
刘师爷的家,就在离县衙不远的一条街上,很快便被严密的监控了起来,这让简云舒很是好笑,因为这还不如干脆直接通缉刘师爷来得有用,谁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家呢?尤其是这些监控的人,还都是县衙里的人,哪一个刘师爷会不认识呢?
简云舒一直怀疑的这幕后黑手的两个人中,高县令初来乍到,凡事虽小心谨慎,却又有狠辣心肠,为了在刑部限期之内侦破此案,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在物证并未齐全,人证并未全部到位之前,就草草结案。
而最重要的是,为何此案会在高县令上任不到数月时发生,却不是在任何一个前任的任上发生的呢?是不是高县令的到来,带来了董府中有着密室宝藏的消息呢?如果是,那么高县令又是从何得知这个消息的呢?
胡清泉胡知府,中年及第,又在京城候补十余年,发到本县为官时,已是过了知天命之年了,如今早已过了花甲,连任了两任知府,已是向上无望了。如今在这第三任上,再有两年,便基本是告老还乡了。
这人为官多年,深谙为官之道,又是极会拉拢人心,做事老到,在之前极力为自己的学生马秀才奔走,一副为人师长的模样,此后马秀才一案很快定性,便又不再过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如今到了此案的关键时刻,这胡清泉更是干脆深藏府衙,连问都懒得问起,似乎此案已经跟自己毫无关系了。围剿西峰山劫匪的是高县令,判决此案的,还是高县令,最终上报刑部的,还是高县令,自己只不过是以上官的身份,署名而已。
反正此案不管最终如何,与胡清泉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最多落一个治下有亏,未能明察的罪名,以胡清泉这个年纪,朝廷最多只是会行文呵斥一番,留任自省罢了。
其实,一直以来,简云舒最怀疑的还是高县令,因为侦破此案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高县令,既可以在刑部限期之内结案,落一个断案有方的美名,又能够保全了自己的乌纱帽,那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儿。
先是与西峰山劫匪勾结,想要得到董府的宝藏,在没有寻到宝藏的情况下,直接出卖了和自己合作的西峰山劫匪,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至于有人从围墙外送来西峰山劫匪的消息,那完全就有可能是高县令自己派人做的事情,用来为自己出兵围剿西峰山劫匪找到一个官面上的借口。
如果假设这个刘师爷就是为高县令报信之人,那么一切便可以解释得通了,只要找到了这个刘师爷,终将水落石出。
这个案子,除了董府,严格上来说,最为无辜的就是被牵连进去的马秀才了,若不是马秀才,恐怕简云舒也不愿意去管这件案子。如今的马秀才,依然被关在牢里,因为只凭着简云舒的口供,还不足以完全为马秀才洗脱嫌疑。
简云舒自然也知道,自己若是没办法将事情的真相完全揭露,恐怕就算将马秀才强行带出牢房,也免不了让马秀才身上一辈子都背着嫌疑,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陶大人!”
“文进兄,你还是叫在下大小吧!”
“好吧!大小兄,小弟······”马秀才马上反应了过来,这个陶大小陶大人,在一番整理之后,完全就不是原来那个陶大小了,看起来年纪比起自己来,还是要小上一些的。想到这里,马秀才一时却是不知道该如何接着说下去了。
“这样吧!我还是叫你文进,你直接叫我大小!”
“这样最好了,难得大小不嫌弃,那还是叫你大小,显得自在些!”
简云舒笑了,这马秀才虽然是个读书人,或许是贫苦的日子过惯了,早就放下了读书人的身份,一点也没有读书人那股酸腐的味道。简云舒和陶二小,平日里也没少得马秀才的照顾,虽然马秀才严格算起来,与这靠乞讨为生的兄弟二人,也差不了多少。
“文进,你祖上的那位状元公,都是在何地履何职啊?”
“算起来,我家这位祖上,可是文武全才的,在百多年前,历任前朝的知县知府,都是在南疆为官。”
南疆?这是简云舒第一次听马秀才说起,此案也牵涉到了南疆的五毒教,会不会就与马秀才祖上在南疆为官有关呢?
“后来,南疆发生各族的叛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