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要不是打不过(1/2)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马晋之前弄出来的《白蛇传》一样,同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后世由其衍生出来的音乐、影视、戏曲等的作品,数不胜数,在华夏乃至世界上都有些一定的影响,是后世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
当初梅方向马晋求剧本时,马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篇故事,只是,《梁祝》不同于《白蛇传》。
白最初只是乡野传闻,剧情也和后世相差甚远,直到明朝冯梦龙《警世恒言》中才初步和后世的版本相近,而后随着无数文人墨客的不断完善,才有了后世大家熟知的《白蛇传》剧情。
而在大乾这个时空,因为时间在宋末就发生了转变,元宋对峙百年,明清两朝不见。也连带着冯梦龙消失,自然其写的《警世恒言》也从来没有存在。
所以,在马晋写出《白蛇传》之前,大乾是没有《白蛇传》的完整剧情的,于是当初某人腆着脸说这是原创。
…………
可《梁祝》就不同了,这可是真实事件,在历史典籍中都有记载的,当然,这个记载有些存疑,后世学界有争议。
不过,据后世研究,梁祝的故事从东晋就开始流传,在古代民间虽然不是家喻户晓,但也有不小的受众。
所以,此番马晋连同柴月编著《梁祝》,并没有打着原创的名号,不然日后让无论是今人还是后人扒出来他马晋抄袭,他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呃,虽然这就是事实。
于是,云庆班这次《梁祝》的宣传并不是马晋亲编剧本,而是类同马晋写《隋唐》、《三国》一般,以收集整理材料而后改编的戏说,这样就能自圆其说。
某人抄袭的水准,越来越滴水不漏了………
………
马晋编写剧本时小九九其他人并不知道,实际上,以马晋如今的名声地位,他亲手操刀的剧本,就是烂的一塌糊涂,只要沾了他的名字,也有的是人追捧维护。
更何况《梁祝》本就流传甚广,又加上马晋、梅方、舞台剧的几方加持,其在京城受欢迎的程度堪称爆炸。
此番云庆班首演,除去云庆班邀请的一半观众,其余的座位戏票,在戏迷中简直炒上了天价,最高的时候炒到了十几两银子一张,能花这么多钱来看一场戏,要不是钱多烧的,要不就是死忠粉。
从伴随着舞台开幕的如雷般的掌声中,后者应该占多数。
………
云庆版的《梁祝》开场,并没有搞什么大场面,旁白出来交代背景后,就是梅方饰演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带着扮着书童模样的丫鬟背着行囊,前去杭州求学。
梅方的样貌不用多说,那可是妖孽的存在,他男扮女装反串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嗯,自行理解),头戴方巾,身穿一身裁剪得当的长衫,样貌柔和清秀,女子的清媚和书生的儒雅汇聚一身,自有一番别样魅力,堪称男女通杀。
以马晋的定力都忍不住看着梅方恍了恍神,他身后的胡香更不用说了,要不是顾及着马晋他们,估计哈喇子都流下来了。
她那一双牛眼死死的盯着刚刚邂逅梁山伯的梅方,那劲头,马晋默默地替梅老板念了一句无量天尊………
………
马晋在这替梅方祈祷,台上的梅方却毫无所觉的同梁山伯开唱。
嗯,自从上次马晋照抄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在马版《白蛇传》里加了不少小曲小调,此番梅方排《梁祝》时,也没忘了这个优良传统,也在里面加了不少唱腔曲调。
只是这次马晋没空“写”曲,梅方他们就只能自己上了,好在他们也编了不少戏,这个还难不倒他们。
梁、祝二人唱完,就因一见如故,在草桥亭义结金兰,然后舞台转场到书院,简单几个剧情表现他们同窗共读三年,重点突出二人的感情,尤其是祝英台仰慕梁山伯,为之后的剧情做铺垫。
柴月的剧本节奏紧凑,过渡剧情一闪而过,很快到了梁祝第一个高潮剧情。
祝父思女,祝英台只得回乡,临行前向深爱的梁山伯表白心迹,并透露自己的女子身份,和梁山伯约定让他去祝府提亲。
这段剧情梅方终于大展他京城第一名伶的高超演技,将一个爱慕他人的女娇娥演的活灵活现,一颦一笑,让人心生怜惜。
要不是马晋和这家伙熟识,再加上自家媳妇颜妍就在身边,差一点他又中了招………
………
不单单是马晋,其他的观众也被梅方的演技带入剧情之中,就算知道这二人没有好结局,也不由固执的期盼着梁山伯上门提亲顺利,有情人终成眷属,白头偕老。
但剧情显然没有如观众所愿,接下来的情节可谓是急转直下,给予观众们一记记重拳。
梁山伯去祝家求婚时,祝父已将英台许给太守之子马文才,二人无奈之下,凄然而别,悲泣中立下誓言:生不同衾,死要同穴。
而后梁山伯被朝廷招为县令,但他因英台之事,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而祝英台被迫出嫁时,特意让人绕去山伯墓前祭奠。
而就在祝英台哭奠爱郎时,墓碑突然崩裂,其下裂开一个大洞,祝英台跃入坟中,墓复合拢,不久后,墓中飞出两只蝴蝶,蹁跹飞舞,世人皆言为梁祝所化。
………
这不到一个时辰中,台上高潮迭起,泪点纷飞。
有情人被迫分离,共誓生死之约,而后梁山伯忧郁致死,祝英台哭坟殉情,双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