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把梳子卖给和尚(2/2)
事里面,竟然有这么多门道呢。”陈晋听见有个新人在高谈阔论,便悄然凑了过去。
“得了吧。”有人开口反驳:“偷换概念而已。题目虽然是把梳子卖给和尚,但故事里却是让和尚变成了梳子的经销商。”
“一个是把东西卖给根本不需要的人,一个是让别人经销而产生利润,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杨显岭,那你说……应该怎样把梳子卖给和尚?”
“呵~如果是我的话,根本就不会把梳子卖给和尚,因为和尚根本不需要。”那个叫杨显岭的新人认真道:“比如我们卖房子,最准确的目标客户应该是需要房子的人,而不是那些已经有很多房子的炒房客。”
“让房子的金融属性大于居住属性,是完全错误的。”
陈晋一天,倒有些惊讶起来。
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算是销售行业里的一个经典故事了。
说的是张三和李四都是卖梳子的人,某天路过一家寺院,张三感慨:“和尚根本就不需要梳子,我们在这赚不到一分钱。”
但是李四却不这么认为,他通过交流引导,让和尚买下梳子,提供给香客使用,在进香前梳理头发,整理仪表,以示对仙佛的尊重。
再接着张三受到了李四的启发,变赶制了一批印有佛经或者佛像的梳子,卖给和尚,让和尚卖给虔诚的香客。
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李四又有了更好的主意!
他教和尚将梳子分级出售,比如普通僧侣念经施法,高僧念经施法和方丈念经施法的,甚至还可以说梳子的原材料是寺院里经受香火的灵树……
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提升价格,还可以让寺院大赚一笔。
当初陈晋自己看这个故事的时候,确实就像那个新人说的一样,觉得没有什么产品是卖不出去的。
但是到了现在,尤其是他的计划关系到更宏伟目标的时候,看法却不同了。
所谓销售,应该是把产品卖给需要的客户,而不是在产品上附加金融属性。
如果客户本身不需要,那么应该改变的是产品本身的使用属性,比如把梳子改成念珠,而不应该是诱导和尚怎样靠卖梳子赚钱……
这么一看,陈晋就对那个名叫杨显岭的新人有些好奇起来了。接着他也没去其他地方,而是耐心等着,等到这些新人们开始了下午的培训后,他自己也搬了一张椅子,悄然坐在了最后。
销售培训部的教室都很大,每堂课都有好几十个学生,自然不会都相互认识,所以也没引起别人的注意。
不一会,讲师走了进来,陈晋看见他却是一愣……
“竟然是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