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码头(1/2)
十月在大明京城已是深秋时节,而在首里城中仍旧是热火朝天。
对于琉球百姓来说,即将登基的这位女王是真正的福星降世。她虽然一直在外游历,可一回琉球,就劝阻了老琉球王的荒淫暴政。
老琉球王也是知道自己错的离谱,自愿退位。从此他只在宫中与新妻子种花弄草,不再管理朝政。
女王江代非但年轻貌美,还极有才干。她一手扶持了新任拱卫军首领杜赫。这杜赫其实还是老将领的长子,但是在拱卫军中也已有一定的人望。老将军可说是含着笑,推自己的儿子上位的。
这一回王位更替,更兼军政更替,就这么是平稳过渡,并没起什么波澜。
更出百姓们意外的是,老国王宣布退位之后不久,便有大明的使节登上琉球。并带来了大明皇帝的旨意:要在琉球驻军,以确保琉球百姓安稳,不受他国侵扰。
大多数琉球百姓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有人保护总是一件好事不是吗?
大家更是把自己的女王当做神女一般放在心中尊敬着。直觉得她一登基,便为琉球带来如此多的好处。
琉球虽是小邦,但女王登基到底是大事。每一项礼仪用典都让几位老大臣争的面红耳赤。一应事物都有人操办,江代反而是最没有事可忙的了。
当然,如火如荼的并不仅仅是琉球王宫。这一天的首里城码头,也是人声鼎沸,热火朝天。十几名脚夫背着一口又一口的大木箱子,流水价地送上了来自大明的那队官船。这些箱子装的除了大明使臣随身的器物外,还有百来箱上贡给大明皇帝的奇珍异宝。
这一回前来颁旨的并不是郑和与纪常安二人。他们两位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一离京就是几个月,自然都有各自要务需要急着去处理。
这位使臣名唤台兴朝,刚过而立之年,便已做到员外郎。如今又能替天子宣诏,更是无上的荣光。
他此刻负手而立,站在码头上看着琉球脚夫们来来回回忙碌不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今上登基不久,百姓都已能够安居乐业,如今更是将大明的威望远布四海。连这样的番邦小国上,不久就能有大明的军队驻军了。
他正自高兴着,忽然见到码头上又来了一个高大的青年人,他带着两个脚夫,正向泊在边上的一艘船上搬运物品。
这年轻人高大俊朗,看上去白净斯文,倒不像是生性热情,皮肤黑亮的琉球人模样。
就见他自己轻轻巧巧的搬着一个大木箱子走在前边。身后两名脚夫合伙抬着一口同样大的箱子。
只是那年轻人的箱子看着倒是颇大,里面兴许没放多少东西,看他形容极其轻松。
而身后那两个脚夫抬的箱子却重得多了。不知道里面都放了些什么,只让这两个脚夫累的满头大汗,仍旧走得极慢。
台兴朝看到这里,心中微觉不喜,眉头便皱了起来。这个年轻人自己搬如此轻的箱子,却让脚夫搬这样沉重的箱子。
虽然箱子看着大小差不多,却更说明了这个看着倒是斯文俊俏的年轻人,将心术都用在这种犄角旮旯的小事上。真丢他们五尺须眉的脸面!
更没想到的是,这一主二仆三个人竟然一路将箱子一路扛上一艘西洋战船。
台兴朝的目光始终紧紧黏在那名青年人的身上。这人虽然如何看都应该是汉人,却是一艘西洋战船的船主吗?
台兴朝忽然警醒,“海盗”两个大字从心头冒了出来。这样一来他更是牢牢地盯着方中锦的面孔,想要从这张脸上看出一点端倪。
忽然之间,就见这男子像是感到了自己的目光一般,竟然转头对着自己礼貌地一笑。
这个年轻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打算回国的方中锦。
不过是几年前,他从家乡赶回京城,正巧也有人在码头上紧紧盯着他瞧。
那时他年轻气盛,为了一点芝麻大的小事将盯着他瞧的人饭碗打破。
这一下正和了“满江都是钩和线,从此钓出是非来”这句话。
方中锦便是从这一刻起,命运经受了大起大落。而他也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是平头百姓还是文臣武将,无论如何争强好胜,又怎么争得过皇权富贵?
今日同在码头之上,又有一人紧紧盯着自己,看神情中竟然充满了警惕与敌意。
方中锦早没了当年的火爆性子,只是冲他礼貌的点头微笑,便打算就这样过去了。
只是方中锦一笑之后继续转身去收罗,但这个笑容并没能打消台兴朝心中的顾虑。
相反的,此人不过三十多岁,又刚接连经历了破格提拔、奉旨出使这样值得众人恭颂的事情。
他身上有着读书人特有的傲气和矜持,若是见到一些出挑的人人物,总要暗中留心。
大家都爱说文人相轻,其实这并不仅仅停留在“文”之一道上。台兴朝自己心中也不明白,为何会对这个看着高大俊朗,又从容淡然的小伙子心生些许不满来。他将这种情绪理解成对一个“海盗”的警觉。
台兴朝盯着这个忙碌的身影瞧了半日,忽然发现那年轻人抖动船绳,似乎是要升帆启航。
这立刻让台兴朝觉得不满。他连忙对手下的人说道:“叫那艘船不要起锚!就说明朝官船转眼就要起航了,别的船只都暂且避让!”
手下人立刻领命前去阻拦方中锦起航,没想到过了一刻,却是苦着脸回来。他对台兴朝一躬身,回道:“启禀大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