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何书成的调查结果(1/2)
何书成去的地方原是杜华江的故乡,这是一个小小的村子,高远声委托他在当地调查一下杜华江和陈艳的情况,何书成找到了当地的派出所,他出示了证件,因为江盈的案子并没有在网络上出“协查通报”,也没有弄到甚么介绍信,于是他只说自己是路过此地,受朋友委托来寻找一个名叫“杜华江”的朋友,当地民风纯朴,连派出所的同志对他的借口也没有起任何的疑心,他们极其热情地帮助何书成。
杜华江在家乡很有名气,毕竟他也算一个成功的商人,他从小调皮,但也很聪明,他的父母已然过世,在当地虽然还有着大把的亲戚,但都是三姑六嫂之类的远房亲戚,何书成对于他的情况并不十分在意,他此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陈艳的情况,在他的心里,害死江盈的是陈艳的鬼魂,令他吃惊的是,杜华江虽与陈艳并未正式成婚,却有夫妻之实,两人是在外地打工认识的,陈艳小杜华江七岁,两人返乡后就经两家老人同意后住在了一起,但并没有办结婚证,这种情形在当地很是普遍,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结合成的,有些直到孩子已经大了,到了适龄读书前才去办理结婚证,给孩子上户口。
陈艳的父母也已经过世,家中只有一个年幼妹妹在读书,现在依着一个亲戚住着,就靠陈艳在外地打工不时寄点钱回来支撑生活,学校很远,小姑娘每天要走几公里去上学,不过她的学习很好,女孩长相颇象陈艳,也是那样的清秀,她还不知道自己姐姐的死讯,也不知道姐姐和杜华江已经分手,她口口声声叫“杜华江”为姐夫,何书成不由得对这个女孩起了恻隐之心,他掏出两百元钱塞进她的手里,“你姐姐现在很忙,她托我把这钱带回来给你。”
“姐姐和姐夫甚么时候回来呀?”女孩接过钱,她看着何书成,清澈的眼神让何书成转过了头,他佯装望着远处的竹林,“她应该过不多久就回来了吧。”
“我真想她,”女孩笑道,“还有姐夫,姐夫总是给我带礼物回来。”
何书成咳了两声,他不再答话,他不敢告诉女孩真相,女孩天真神情让他有些感到无地自容,就象她的姐姐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上,他怎么能告诉这女孩她的姐姐和姐夫早已分手,而她的姐姐已经死了。
调查得到的结果让何书成吃惊,也让他感到心情郁郁,他离开的时候手里拎着一只曾经装过“尿素”的编织袋子,这是女孩为她的姐姐和姐夫摘的枣子,她托他给他们带去,直到走去了好远,何书成转头还看见小女孩站在破旧的瓦房前向他挥手,他突然觉得这真是一个人生的悲剧,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失去了姐姐,她今后应该怎么办?看她家那亲戚的状况,肯定无法再供她读书,难道她也得象她的姐姐那样,很小就辍学去四处打工?
何书成完成了他的任务,他拎着那只编织袋上了火车,他看着窗个掠过的风景,突然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就象迫不得已离家的游子踏上行程,这是怎么了?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如此动情,他从小也是家境贫困,也是那样破旧的石墙瓦顶的房子,房后也长着果树,不过不是枣子,而是梨子,是那种涩涩的味道,这种记忆中涩涩的味道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在果子成熟的时候,他总是不顾父亲责骂爬上树去摘梨子,晚上母亲削去果皮,他和妹妹同吃,现在家子房屋已经重建,房后的梨树依然年年结果,不过母亲已经去世,妹妹也已经嫁人,只有年迈的父亲还住在老家。
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只是一个借口,很久没有回家了,该带着妻子儿子去看看老父亲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车窗外透进繁星点点,那是城市的灯光,这一副华灯初上的繁华景象与那贫困乡村在何书成的眼中形成巨大的反差,他叹了一口气,不由得又想起那站在房前的小女孩,何书成走下火车,他惊奇地看到站台上站着高远声,而在高远声的身边,站着一个瘦削的身影,这竟是那一直和自己格格不入,见面就争吵的警长。
何书成拎着袋子,三人来到了高远声的家。
听完了何书成的调查结果,警长也大为吃惊,他也通过警方请当地派出所得到了杜华江和陈艳的家境情况,可那只是写在纸上的官方言语,原来这两人竟然是一对虽不合法,但已有事实婚姻的夫妻,听到何书成谈到杜华江家乡的贫困和那可怜的小姑娘,警长也不禁动容,他本对那自杀死去的女子心存怜悯,现在对何书成故事中的小女孩也不由得心生怜惜之情。
高远声拿起一颗枣子放进嘴里,枣子已经干瘪,但味道很甜,这是女孩送给她的姐姐和姐夫的,可杜华江已经不是她的姐夫了,他和另一个女人结了婚,她的姐姐也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女孩,我会供她读完书,”高远声道,“我也会在那个村子里建一所学校,让那里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书。”
警长和何书成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就象高远声的这个决定是为了他们自己。
“这案子让我感到扑朔迷离,”警长道,“何书成的调查结果虽让人吃惊,但并不能给案子带进甚么新的线索。”
“并不是这样,”高远声道,“这调查结果虽然简单,但让我看到了很多东西。”
“我觉得这调查结果只说明了杜华江确是一个浪荡子,fēng_liú成性之外,没有甚么意义,不过这也更加证实了一点,那女秘书,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