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家常(1/2)
小巴沿着柏油路驶出市区,四十分钟后抵达目的地——柴源乡。
柴源乡,乡如其名,曾以出产优质木料闻名,但经过几个世纪的砍伐,原有的森林早就变成了光秃秃的岩地,嫩绿的山包是刚栽种的新苗,想等它们长成大树,还得好几年功夫。
下了车,出门左拐两三百米,路口处再左拐,沿着水泥马路走两公里就是郑丰的家,远不算远,而且很早就铺了水泥马路,好走的很。
郑丰小时候经常跑乡里玩,沿途的杂货铺、小商店老板都认得他,看他提着东西回家,纷纷上前打招呼。
乡里没出过几个大学生,遇上了自然免不了一番夸,郑丰笑着一一回应,心里却想着:都四年了,怎么还没夸够?
还有人问起郑丰的工作,郑丰统一回答在市里的传媒公司,没强调在云海视媒,因为乡亲们对云海集团没什么概念,他们理解中最大、最有钱的公司,大概就是乡政府旁边那家巫山木料公司,前身是乡里的木料厂,后来顺应潮流改成了公司,老板是柴源乡首富,坐拥数千万资产,柴源乡六成的山林就是被他承包的。
因为离乡近,村里人闲着的时候就会跑出来逛逛,这一路郑丰没少遇着熟人,彼此都会点头打个招呼,熟一些的远远的就挥手喊名字了。
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郑丰的心湖泛起了波澜,近乡情更怯的感觉越来越深刻,同时,他的心事也越来越重。
“这世界是平行世界,可平行世界到底是什么意思?相同的人,相同的事物,相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和规则?又或者只是另类的副本,所有人都是通过大数据拷贝过来的n?”
大数据宇宙服务中心的存在让他不得不去思考这个问题,他很怕现实就像一场梦境游戏,整个世界只有他一个玩家,其他所有都是数据代码,忽然有一天游戏通关了,或者梦醒了,天地空无一物,熟悉的人和事物破灭成灰烬,只有他孤零零的蜷缩在黑暗中。
不知不觉,郑丰已经走到了家门口,院门开着,房门是闭着的,挂了锁,但没锁死。
郑丰深吸了一口气,将种种心思抛诸脑后,抬脚迈入院中。
“咯咯咯!”
几只蹲在院子里的老母鸡被吓了一跳,拍打着翅膀回了鸡笼;柚子树上的田园猫看着半年多不见的小主人,生出了几分生疏感,缩在树上不肯下来;屋檐下的燕子窝多出了两个新生命,正探头探脑的打量着外面的世界。
看到这一切,郑丰感觉亲近无比,方才所思所想,好似在这一刻全部烟消云散。
何须烦恼,这就是自己的家,自己家的院子,这屋里住着的,也必然是自己的父母。
沉重的包袱落下,郑丰感到一阵轻松,笑容重新回到他的脸上。
推门进屋,丝丝凉意扑面而来。
这就是山里的好处,天上就算挂了九颗太阳,屋里也清凉的很,不用空调,一把电扇就能把人吹感冒。
郑丰放下手提袋,径直上了二楼。
郑丰家的房子是农村自建房,不算阁楼就有三层,一楼客厅是吃饭会客的地方,进门左边是杂物房,右边是父母的卧室;二楼和三楼是贯通的,大客厅是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聊天看春晚的地方;楼梯口两侧是客房,大客厅左侧是郑丰的卧室和浴室。
郑丰回房间拿了换洗的衣服,进浴室冲洗了一下身子,然后干干爽爽的下了楼,从冰箱里翻出半个西瓜,蹲在院子里吧唧吧唧啃了起来。
正吃着呢,隔壁张叔骑着摩托从外面回来,经过郑丰家门口,往里瞅了一眼,然后停下摩托,脚撑着地,喊道:“丰娃回来啦?”
郑丰嘴里还有西瓜来不及咽下,含混道:“嗯,刚回来。”
“哦,城里工作可还行?”张叔又问。
“还行,工资福利都挺好,老板也给机会。”郑丰笑道。
“那就好,丰娃是有本事的人,不像俺家林子,一天天就知道玩,要不是逼着他学,他连大学的门都摸不着,现在一个人去读书,没人管着,就跟放飞了一样,放假都不知道回家。”张叔大声道。
郑丰笑了笑:“张叔,您是来问在学校里怎么样吧?”
张叔被道破心机,嘿嘿一笑,喊道:“丰娃就是聪明,俺娃在学校里没惹事吧?”
惹了,事儿还不小,都进公安局了……
郑丰想到火舌酒吧斗殴事件,就参与其中。
但这件事肯定不能跟张叔说,不然以张叔的脾气,回来可能要被打断腿。
“林子好着呢,我回来的时候还给他打电话,他说在学习。”郑丰道。
“那就好,学习就好,学出息了就能跟你一样在城里找工作,不用回来种树,没出息,行嘞,你歇着,俺把东西放一放,一会儿还要上山看看防火带,这天太热,可别起了山火。”张叔笑道。
“好嘞,叔,您忙。”郑丰挥了挥手。
张叔是林管站的人,负责的是山上的防火带,平时工作不怎么忙,有空就会借着巡查防火带的理由去自家山上种树、打药,这事儿全村都知道,偏偏他不承认。
送走了张叔,还没一会儿,又有两个人来到家门口。
郑丰抬眼一瞧,手里的挂“啪嚓”摔在地上,裂成好几瓣。
“爸,妈。”郑丰脸上呈现出既丰富的感彩,似欣喜,似害怕,似希冀,似谨慎。
“娃回来啦?”郑丰妈眼睛一亮,把手里的锄头往男人手里一塞,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