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征兵(1/2)
“几位军爷,没有什么事情,我们要赶着去军营了。 据说,招五天,还有招五千人,招满不要了。如果没有被选,回家麻烦了。”黑大个还是一副傻乎乎的样子。
“好吧,你们去吧。祝你们好运。”贺六浑点点头笑道。
黑大个几个人赶紧策马扬鞭而去,的确是很急。
“侯爷,那我们也去看看吧。”贺若敦居然想去看
“是不是你自己很想去看,怕打赌输了吧。还是很担心这些兵员的素质不行。”贺六浑笑眯眯的问道。
贺若敦不回答。
“侯爷还是去看看吧。”杨忠居然想去看。其实他心里面也是非常想知道这些兵员到底素质怎么样?因为贺六浑答应给他一千兵马,从现在的新兵出。
“好吧,要去不要声张。真正的看看这些新兵素质。”贺六浑其实心里也在想,到底这次募兵,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当兵,又叫入伍。为啥叫入伍呢?因为“伍”=“五”,在《周礼》有载,“五人为伍”,因此,“伍”最小的军队编制单位。周代征兵时,从五户人家各抽调一名男丁,便组成了一组最小化的团队,这个团队,又叫“队伍”。五个士兵列成一行,成了“行伍”,“行伍”出身是这么来的。再引申到后来,从军队退役,便称为“退伍”。
而魏晋南北朝征兵进入了新的阶段,被称为府兵制,也叫军户制。所谓军户制,是指将军籍与民籍分开,列入军户籍的人家,世世代代都要负责选出人当兵,好处是不用纳税,而民户则只纳租调,不用服兵役。原来贺六浑是这样的军户之家出来的。
而后来边塞等地大战频繁,军户制度已经实行不了。哪里还有地,哪里还有人。逐渐推行募兵制,其实是“雇佣军”。这种寻找兵源的办法,称为“选募”,响应招募的军士,被称为“募士”,所换得的报酬称为“赏值”、“赐钱”。募兵制给社会底层和罪犯提供了从军的机会。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为是花钱选拔出来的,募兵在体格、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征召来的义务兵。当然这些人也成为将领的私兵,有可能为藩镇割据打下基础。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是这样来的。
到了城西,军营外的大校场。尽管有心理准备,但是还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会有这么热闹。本来大校场能够容纳万人,现在都是满满当当的。站在外面根本看不清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里面到底的状况是什么样?
阿木图只好往里面挤,居然挤不进去。按照贺六浑的说法,又不能够骂人, 凭自己的军装只能进一步,不能进二步。看来硬闯进去是干着急没有办法。的确,在这样的场合都能够说侯爷来了,因为一旦是说贺六浑过来了,那这个场面可能更加难以控制。
还是杨忠聪明,大声喊到:“让开,让开,考官来了。”然后立马扮着侍卫,开始哄人。一听到这个说法,拥挤的人群不由自主的开始往外让。来的人都是想被选的。听到是主考官来了,那自然肯定要让开了。谁也不愿意给考官留个不好印象。很自然出了一条小路,一伙人直接到考场边缘。
大校场间一个大圆圈,最右边一个木台阶,高岳站在那里,趾高气扬。贺六浑粗粗一看,明白了。总共四关:第一关,石锁。能拿起来走一小段路过关。估摸着应该是两百斤以。第二关,玩刀。刀则是用纯铁或纯石制造,是重型兵器。用它耍几招即可,看你的力气和耐力。 刀估摸为160斤 。第三关 拉弓。两石弓,膀子没有三百斤力气拉不开。第四关,射箭。百步远,十箭7可以。
说实话,这个标准还真的是较高。很多部队,都是临时拉人入伍。这样条件选择出来的,那绝对是强兵了。其实按照贺六浑的意思,应该还有个跑步。
据《荀子议兵篇》战国初期最强的魏国军队,参加选拔者要身披三重甲(重甲或者是三层作战服),戴铁盔,腰间悬铜剑,手里拿25斤的大铁戈,再背负一面铜盾牌。一把重弩,50支弩矢外加3天口粮。在白天时间内急行军100里(相当于现在40公里左右),达到目的地抄家伙还能直接作战!
现在看来,实现不了。只能后期加训了,应该不是问题。
高岳看见了贺六浑等人,赶紧过来招呼。把众人迎接到内场之后,立马表功:“侯爷,您放心好了,你看在场至少都有万人。我们的宣传马还不停的在外面跑,所以您放心,绝对应该有5000人选得。”说完眼睛还顺便一瞟贺若敦,那个意思是你看吧,还说,还敢打赌。
贺若敦当做完全没有听见,都没理,全神贯注的在看着场面的情形。
贺六浑想看看杨忠到底有什么水平,所以问道:“杨忠,你感觉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
“恭喜高将军,我觉得这里肯定可以选出一支强军。如果说可以改进的地方,我觉得速度是不是太慢了一点,可以分开来四个环节做。”杨忠提了个建议。
高岳其实也感觉现在的速度太慢,一天下来才只搞了几百号人。一直催促着这些进场赛的人快一点,但是这个速度是起不来。
“杨将军,你是不是可以说的再细致一点?”高岳问道。
“其实我的意思是,如果是四关。是不是可以考虑有四个人来分别负责,然后把现在场内的人分成四组,去进行赛。然后相互之间进行交换。这样是不是速度会快一些?”杨忠的办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