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维也纳的鲜花(1/2)
好在维也纳是一个从古至今就体现包容的城市,这座城市对最保守与最激进的事物都没有敌意,新事物的登场所遇到的障碍要小得多,所以讨论的结果对原创音乐基金会主体上是欢迎的,毕竟现今原创音乐确实发展很慢,超越前人太难了。
接下来的两天东方宏和协会总经理的合作步子迈得很大,他们签署了原创音乐基金会总部设在维也纳的文件,基金会由温莎担任秘书长,在奉阳、巴黎、莫斯科、阿姆斯特丹和纽约等城市建立六个基金会执行机构,这六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大剧院,阿姆斯特丹的音乐大会堂和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都是可与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分庭抗礼的。
双方还签署了在维也纳和奉阳低调建立音乐家学校的合作协议,分别由温莎和东方燕担任两地校长。这等于把东方宏一直在酝酿成立的能匠学院付诸行动了。东方宏也受些启发,能匠学院不能只建在中国。
修姝又把秋琪、秋婉和秋依三人拉过来后马上就投入基金会的工作,在东方燕脱不开身的情况下,跟在东方宏身后担任起秘书长的工作。
修姝死心塌地地接受了东方宏,不管在音乐学院时和现在的音乐节,她一直紧跟在东方宏身后,接受调理的程度不次于顾鸿等人,对基金会的工作自是举重若轻。这次她从作曲家的角度参与原创音乐基金会担任了秘书长也是东方燕的建议。
三秋女则从行政的角度给东方燕当起助理。秋依的一手茶艺功夫马上征服了音乐协会总经理一众人,让他们感叹中国太神秘真是令人向往。温莎也与修姝和三秋女成了好朋友。
开幕式上来自中国的奉阳音乐学院乐团上场了,乐手们奇怪为什么还没有开始演出却迎来一阵热烈的掌声,原来是维也纳儿童乐园的老师和几名男童领着小婠五童进入观众席,观众热情地呼喊着“东方神童”“小八仙”。
更奇怪的是东方燕在后面上场时也激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怎么提前来两天会得到这么大的红利?
这还是带队的团长得知东方燕荣任音乐协会会员,临时让东方燕上了场。按理说东方燕是打替补的,如果第一钢琴手没有大碍是没有她上场机会的。
奉阳音乐学院这次组团是本着中西音乐合璧的原则选择的乐手和节目,但民乐还是放在次要位置,大部分乐手都是西洋乐的,开幕式上的曲目也是上了音乐大师海顿的那首《时钟交响曲》。
演出非常成功,观众们惊诧东方乐手能把海顿的交响曲演绎得如此地道,东方燕和第一小提琴手顾鸿的表现尤为惊艳。
在观众们起立鼓掌时,全体乐手都看向了东方宏的位置,今天的成功是我们客座教授的功劳。
团长满怀超越西方乐团的信心向音乐节组委会报上后几天的节目单时,未料组委会建议中国乐团不要演奏西方曲目,而是演奏各国观众十分期待的中国民乐曲目。
团长回到驻地就抓瞎了,民乐手只带来不到十个人,规模太小了。当然团长也愿意上民乐节目,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机会太难得了。以前是担心民乐在国外没有市场,都是大段西洋乐后跟几个民乐曲目的形式推广,没想到这次音乐节这样高看中国民乐,居然要求整场民乐曲目。
这时东方燕上前胸有成竹地汇报道:“团长不用担心,民乐系有几名学生在这儿观摩呢,我可以找到10名合格的民乐手可以配合参加演出。”
团长大喜:“那太好了!20人可以凑成个小乐队了。不过你们有乐器吗?”
东方燕更是胸有成竹地回答:“应该带了,不够的话我们的客座教授会想办法的。”
第二天的演出,中国乐团改演了民乐曲目,乐队的成员除了原来10名民乐系的教师,充实了乔荻荻、陆曼曼、修姝、顾鸿、劳行思、房朵、曹过儿和秋琪、秋婉和秋依10人,加上东方燕共21人。
团长和团员们都惊奇顾鸿和她的三个秋弟子还有修姝、东方燕什么时候学会民乐了呢!在台上流畅配合自如的范儿俨然是浸润多年的民乐高手。
接下来几天中国乐团的演出十分成功,观众似乎觉得这个民乐队的水准与以前接触过的不一样,一个崭新的感觉和高度。
大部分团员没事了,只好坐在台下欣赏节目。大家奇怪为什么有东方燕参加的节目会赢得热烈的掌声,也不懂下面的观众总是喊出“音乐神童”和“小八仙”是什么意思。直到闭幕式的音乐晚会上看到特邀的“八仙小合奏”才清楚,而到了温莎和东方燕即兴创作的节目时,才知道观众为什么喜欢东方燕。
温莎和东方燕的即兴创作节目是在给音乐节上正式演奏的129首原创音乐人颁发完奖金和证书之后进行的。看来奖金和荣誉确实调动出积极性,有的音乐家一人就奉献了八、九首原创音乐,荣获奖金数万美元。
奉阳音乐学院的师生惊奇着东方燕居然以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会员身份上台表演,请来随团的中央音乐学院顾问都是一脸惊讶,国内被吸收加入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教授不过两掌之数。
这场即兴创作给了东方燕和温莎15分钟,前5、6分钟温莎在作画,一幅金色大厅的素描,而东方燕在轻轻弹着钢琴创作,这时她是在酝酿,在寻找对温莎作画的感觉。
此时的音乐是零散的,有着反复的试探和重奏。到了后3、4分钟,温莎的素描完成了,东方燕琴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