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三)(1/2)
“我会找时间安排大王接见那些大户。不过不可能全都见一遍,尚同你想个法子出来,让他们争一争。”
陈佑一句话将此事定下来。
说完他看了一眼庞中和,却是想到了对大户宽松没问题,可千万不能让那些人把税赋转移到佃户身上去。
名声这东西积攒十分困难,败坏起来却容易得很,陈佑现在对这方面比较仔细。
他原本是准备提醒一下庞中和的,不过既然庞中和已经能提出自己的想法,那就让他去做做看,自己这边先记下来就是。
升起这个想法,陈佑低头看了眼手中纸张,又想起一件事:需要让人研究制作铅笔了,不然记东西不方便。
陈佑收敛思绪,继续道:“我之前看庐州的文书,各类案件卷宗异常之少,着实有些不正常。平远你整顿好功曹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查法曹。我同白司法也算相识,你不必担心他不配合。”
白司法,名为白轩朗,就是镇海节度使白崇文的那个儿子,现在是大都督府法曹参军事。
顺带说一句,崔翰就是通过他介绍到镇海军的。原本白崇文把儿子送到洛阳,其实是狠下心来让自己儿子去做质子,只是没想到转眼就被派回淮南。
汪弘洋听了陈佑的吩咐,没有立马答应下来,而是出声问道:“敢问大帅,在此事上我等该如何处理那些大户?”
他也明白,庐州案件少,不是因为这里多么清明,而是涉及到大户的事都不会拿到官面上来处理,自然也就不会留下卷宗。
要严查法曹,不可避免地就会和大户起冲突。可是刚刚才决定对待大户稍微宽松一些,以免引起过激反应,现在又要严查法曹,这样真的好么?
“公平公正公开。”陈佑早有定计,“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以前的事情咱们不管,但是从现在开始,刑狱事都按照刑律来,这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全交给法曹么?”
“不是有州学县学吗,让他们带学生下去宣讲。这件事尚同你来负责。”
关于大户,也就是法与税了。至于土地兼并,陈佑没有现在就动手的打算,怎么也得等到他自己中枢秉政才会着手处理。
“若是有其它问题,日后再告诉我,现在来说说最后一件事。”陈佑看着手上的纸张,“宋国,用间和反间。明天我会召见鞠兴达,该安排的任务就得安排下去了。”
鞠兴达,原先是枢密院外间房主事,淮南之战时主持招降白崇文,现在调任淮南道观风使,协助陈佑处理宋国间谍事务。
庞中和前几两年在边军,对此有较大的发言权:“回禀大帅,我以为反间不若用间。庐州旧属宋国,此处官民多同宋国有旧。若是禁止往来则不合人情,不禁往来又不知细作何在。既然如此,我等只需要安插细作至宋**州,当可探得庐州何人为间。”
至于安插过去的细作能成功探查到对面间谍的可能性有多大,庞中和没有说。实际上他也没去算过,他只是负责提出计划,只要有实现的可能就行,而计划该怎么完成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庞中和说完,众人皆沉默。
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
这段话传承至今,只要读过一些兵书的,都会知道。现在乃是乱世,陈佑常出镇于外,身边这些幕僚只要有条件就都会学习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每个人都知道间谍的重要性。
但是,大家都知道该这么做,可具体要有什么手段,他们还真的不知道,即便是见识颇多的陈佑,也只了解一些表面的东西。
沉默一阵,汪弘洋说话了:“不知大帅是有意宋国中枢,还是只为宋国边地?”
“我意欲联络吴越和汉国,争取一战平宋。”
陈佑说完这句话,汪弘洋立刻道:“既如此,必要联络宋国中枢重臣。宋人如何,吾等皆不知,不过扬帅昔日曾为宋国权臣,当同宋国朝臣有联络。大帅若欲行间,可着其协助。”
借助白崇文,陈佑也冒出过这个想法,只是他有些疑虑:“用间之事叫白江都知道,恐是不妥。”
间谍这种事情,向来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若是求助白崇文,只要他手下幕僚根据得到的消息一分析,十之**能找出陈佑派到宋国去的细作间谍。
不是陈佑不相信他,而是最好不要去考验两人之间的信任,真出了意外就怎么都说不清了。
这时候,彭盛祖插话道:“既然如此,何不兵分两路?官家总归是叫大帅负责此事,不若就让扬帅独自联络宋国朝臣。大帅这边或从旁策应,或专心吴越南汉。仆以为只要能过江,扫平宋国不是什么难事。”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陈佑当即颔首:“便如光耀所言。”
说完,他将手中纸张折了两折放到桌上,笑着道:“时间也不早了,留在这吃过晚饭再走吧。”
初二,陈佑见到了鞠兴达。
两人可以算得上是老上司与老部下的关系,曾经外间房就归属在陈佑的领导下。现在虽然一个离开了枢密院,一个高升离开了外间房,但因为皇帝的命令,老部下又到了老领导手下。
陈佑对间谍事务十分重视,所以他在州衙书厅接见鞠兴达的时候,书厅周围十步范围内禁止入内,至于看守书厅的,都是刘河手下那些专门负责情报的人。
即便离开了枢密院,陈佑对枢密院的谍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