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感当今忤逆儿女稀 忆往昔艰苦岁月稠(5/9)
把这么重的担子压在你一个老年人身上。”常大伯耐心地说:“你们的孝心我知道,但没有我的作用大。过几天吧,她现在的情况不好,等好些了再说,我就是需要洗澡换衣裳啦。”
第二天,同房里的病人果然赶八点都来了。他们看常大伯给老伴那样费力地按摩、精心地照料,心里都非常感动。临床两个病人都是六十来岁的老婆,十八床哪个说:“你老婆能有你这样的老汉真是幸福极了。”
二十床的老婆接着说:“昨天就把我看眼红了,我老汉要是能这样把我伺候两天,我,我死了都是高兴的。”她说着竟掉下了眼泪。
她的陪护人忙说:“妈,你怎么又来了,没我爸了还有我。我,我难道对你不好吗?我爸走了这几年,我可没让你受过任何吃亏。”
老婆忙说:“好娃哩,妈知道我娃是个孝子,这几年把妈照顾得很周到。每年春秋两季,非叫妈住院保养两次不可,我不来都不行。你媳妇在家里看娃做饭,你姊妹两个换着伺候我,心都尽到啦。”
十八床的老婆接着说:“现在的娃们都好,在老人跟前的确不错,忤逆不孝的儿女很少见啦。但在伺候他妈方面,到底和老汉不一样呀!”
常大伯安慰着说:“只要照顾好就行,有啥不一样的?两口子不可能同时走,就有个先后迟早哩。人吗,自己把心态放好,即便短点精神也没有啥。你们每年来这里保养两次,一次能住多长时间?”
有个陪护人说:“不一定,一般都是十天左右,多的两个星期,最少也得一个多星期。你别看住院的病人多,大部分是来检修保养的。”
常大伯笑着说:“现在的人都成了车辆啦,还要定期保养哩。”
另一个陪护人说:“在县级医院看病,门诊合疗不报,住院才报销哩。因此,凡是来看病的人都要住院,花够钱数才能报销合疗。这家医院原先一个住院部也经常闲着,现在增加了几栋楼还是不够用。”
二十床的病人说:“合作医疗给群众办了好事,同时也把这家医院救啦。要不是有了合疗政策,咱县上这中医医院,可能早就关门了。”
常大伯未及再问,上了班的医生进来查房,病人们立即坐到自己床位上。医生检查着,询问着,病人诉说着,陪护人补充着。十七、十八床下来就是十九床,柳枝稍微有点好转,嘴里还是一个字也不能说。
医生看了看说:“今天增加五服中药,中西结合,效果会好些。”
常大伯说:“你看她这样子,西药都很难吃下去,中药就更不好吃了。还是先用西药治着,过几天再看情况,能吃了再开中药不迟。”
医生又说:“那就把针灸用上,每天扎一次电针,配合药物治疗,效果会好一些。”常大伯说:“好,中医医院当然要有中医特色哩。”
一个星期过去,柳枝的病情又有好转,能简单地说半句话,也知道大小便啦。那只不能动的右手灵活多了,只要把饭端到跟前自己就能吃。常大伯觉得一个人完全可以,就叫帮他的人回去干自己的事。
他除了精心照料而外,还是坚持着早晚按摩,每次都在一百三十多下。随着柳枝的病情日益好转,自己的心情也日益轻松了,这才打电话叫人来换。他回家只住了一天一夜,换了衣裳洗了澡又到医院伺候老婆。
病房里其他三个病人都能自理,陪护人不像常大伯那样忠于职守,有事的时候就不来了。常大伯谁的忙都帮,有时一个人看着几个吊针。大家对他都很敬重,除了五好丈夫的美誉之外,还成了公认的大好人。
病房里最忙的时间在前半天,大夫查房,护士挂针,检查病情变化,测量血压体温;送药换氧气,敷贴用艾熏;针灸按穴位,准时要翻身。特别是艾灸的时候最难熬,满屋子烟雾弥漫,气味难闻,陪护人都出去坐在外面。常大伯很快适应了这种环境,一个人经管着四个病人。
十二点以后,艾灸熏完了,烟雾渐渐消散,坐在外边的陪护人陆续进来照管自己病人。打完吊针的就可以出去吃饭,收拾东西回家。三四点以后,病房里又剩了柳枝一个病人。常大伯和她吃了喝了,把一切工作干完便倒在别人床上给老伴宽宽心,说些鼓励的话。
柳枝睡着了,常大伯心里感慨万千,觉得农民有了点养老金便和以前的情况大不相同,儿女们普遍都很孝道,国家这一步走得真是好极了。还有合作医疗,乡镇医院、县级医院报销的比例大,农民住院花不了多少钱,有点麻达就来检查保养,不长寿才怪哩。同时,医院也因此发达了。正是:领导英明政策好,合作医疗办养老。
父母有钱孝子多,儿女尽心花费少。
身体保养常检查,发现疾病治疗早。
医院兴旺收入大,百姓健康问题小。
常大伯精心护理了一个来月,柳枝那条不能动的右腿终于恢复了知觉。小腿能弯了,脚趾能动了,肌肉也有弹性了。他心里高兴,除了早晚继续按摩而外,有时间就给老伴活动着、抚摸着,先把她扶着坐起来,把腿转得吊到床下,让她试着往地上踩,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再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柳枝终于能下床走几步了,常大伯每次按摩完了就扶着她的胳膊慢慢走。柳枝另一只手把住墙上的扶手,由每次的三步五步,增加到十步八步,渐渐地能够走出房门,到走廊里来回
第5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