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渭北春雷》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渭北春雷 () >> 110初秋时四老游场畔 闲谈间三次起笑声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107293/

110初秋时四老游场畔 闲谈间三次起笑声(2/9)

保管忙说:“要么四个,要么两个,咋能要三个哩?咱这里的讲究你不知道吗?给死人献的才是三个。咱们就要四个,以取四季来财之意。”

常大伯说:“哎呀,我这人从不讲究那个,你们说多少就多少,我无所谓。要说字义,三个也有三星高照之意吗,比四季来财还好。”

柳枝看了他一眼说:“三个不好,咱这里给死人献果献馍都是三个,上香也是三根。咱是给活人吃哩,要三个就是不吉利吗。”

常大伯瞪了她一眼说:“讲究怪大的,那献饭咋是十碗哩?”保管老婆忙说:“哎呀,别抬杠啦,谁爱吃几个要几个。老板,给我来两个。”

保管也说:“这里的小吃种类多啦,咱尽量多尝几家,不能在一个地方吃得太多。肚子吃饱啦,再有好吃的就没处盛啦,我也要两个。”

柳枝说:“那就都要两个吧。”常大伯坚持着说:“两个太少,我不讲究,就要三个。”柳枝瞪着他说:“你不讲究我讲究,给他来四个。”

常大伯一个人吃着四个说:“这油糕味还可以,你们一人吃两个不够,再要两个吧。”保管说:“别急,慢慢吃,得喝个什么汤才好。”

卖油糕的老板忙说:“隔一家就有胡辣汤,也是有名的特色小吃。让他们给你每人端一碗过来,连吃带喝。怎么样?那才叫聊咋啦。”

老板说着就要朝那边喊,保管连忙挡住他说:“别,别喊。提起胡辣汤,不由得想起一个我亲眼见过的典故,马上就不想吃那东西啦。”

常大伯看着他说:“你这人典故还怪多的,和胡辣汤咋能扯上关系?”保管反问他说:“你过去上过腊八会吗?”常大伯点点头说:“腊八会谁没去过,除了卖货的,还唱大戏、演杂技、耍武术,弄啥的都有。”

保管接着说:“你说得不全面,还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牲口买卖会。那时候的人穷,上会进食堂吃饭的人少,大部分农民都拿着包谷面馍到会上泡着吃。这样一来,腊八会上卖胡辣汤、杂羔泡馍的生意特别好。”

常大伯说:“这话倒是事实,我过去年年上腊八会,就是带上两个苞谷面铜锤,肚子饿了买碗胡辣汤一泡,煎煎活活地最美啦。那时候的胡辣汤就是快,经营的人特别多,整个腊八会上到处都是,没有啥典故呀!”

保管又说:“你没见过不等于没有。那时候是土路,也不甚宽,通往牲口会的路比各种摊点两边一占,过来过去的牲口就得慢慢走。有个卖胡辣汤的大锅就支在路旁边,满满一锅胡辣汤做好了,正当老板吆喝得正响的时候,有头上会的牛走到跟前,前边拥挤得过不去。拉牛的人只好捉着缰绳站在那儿等。牛的屁股正好对着那口胡辣汤锅,卖胡辣汤的老板连喊带推,那牛不但没走,反而把尾巴一奓,一泡稀屎全部屙到大锅里去了。拉牛的人吓得面如土色,你们猜那卖胡辣汤的咋办呀?”

保管老婆说:“能咋办吗,非叫那拉牛的人赔不可。”柳枝说:“一大锅胡辣汤哩,拉牛的人可能赔不起,他还得自认倒霉,倒了算啦。”

常大伯说:“是呀,那时的人穷,身上能有五块钱的都是个别干部。农民上个会,能装块儿八角就很不错啦。他不倒会说啥。”

保管接着说:“倒,一锅胡辣汤要摊多少成本哩,他能舍得倒吗?他当时并没有叫拉牛的人赔,而是用大勺边搅边吆喝:‘胡辣汤,胡辣汤,多加一味,快来买呀!胡辣汤,胡辣汤,加味不加价,一会就没有啦!’我当时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从那以后,再没有吃过胡辣汤。”

柳枝说:“那样的胡辣汤谁还吃呀?他卖到天黑也没人买,最后还不是一倒下场。不如早点倒了还能节省时间,自己也不缺德。”

保管又说:“嗯,当我再次转过来的时候,人家已经卖得干干净净。”

保管老婆说:“尽胡说哩,你都不吃谁还吃呀?”

常大伯说:“有这种可能,眼不见为净吗。看见的人不吃了,没看见的人还是照吃不误。腊八会上人山人海,有几个能看见的。你刚才说吃油糕咋能把脊背烫了?我觉得不大可能,现在就给咱试试吧。”

保管说:“我的两个吃完了,用你的试吧。”常大伯说:“吃完了再要两个,我的也没有了。这么小的油糕,四个都不够吃。咱要吃就吃个差不多,老板,给每人再来两个。一共十六个多少钱?我顺便给你开了。”

老板再拿来六个油糕说:“八毛钱一个,一共十二快八,够便宜的。人家旅游的地方都卖到一块啦,咱这里还跟平常一样。”

常大伯给他开了钱说:“八毛还便宜,平常连五毛都卖不到。不怪到处都在开旅游景点,人来多了啥都贵,当地人的收入就大啦。”

保管用筷子夹了个油糕说:“老常哥,到这里就是来花钱的,别说了。你不是要看吃油糕烫脊背吗,我现在就给你试试。前些年的糖特别紧张,坐月的妇女要凭出生证开sān_jí证明,供销社才给买一斤黑糖。”

常大伯说:“这话属于事实,我们有那两个女子的时候,为买点黑糖就把难作扎了。我把办法用尽也没买到,最后还是她爸寻人买了一点。”

保管接着说:“那时候的人经常不吃糖,见了油糕就觉得特别嘴馋。平常的社员买不到糖,有权的干部,和供销社有关系的人都能买到。人家就凭关系在粮站买面、在供

状态提示: 110初秋时四老游场畔 闲谈间三次起笑声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