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佛儒之争(2/2)
值。朝中如萧瑀一般的佛教信徒也大有人在,他们自然不甘示弱,言辞犀利的展开还击。
全新的佛儒之争,有着越演越烈的架势。
至于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则不发表意见。
他们两不偏帮,不加入争吵的行列。
以出身而言,房、杜二人都出生于书香门第,是正统的儒家弟子。然他们并未有大多儒家学子的死板,懂得变通。就如治国,房、杜二人都是当世英杰,身负雄才,在处理政务的时候,早已发觉寻常的儒家知识根本不足以处理天下诸多事务,灵活变通的打着儒家的旗号,以法家的手段来处理。对于这即将产生的儒佛之争,抱以中立的态度。
李世民原先有着同样的想法,比起寻常的帝王,他的思想要开明的多。他并不像秦皇汉武一般,以学说来禁锢思想,达到控制百姓的目的,他的方式倾向于汉初的无为之治,管得宽松,管得自然,管若未管,不管而管,采用放任自流的态度。百姓喜欢什么,让他们自由的选择。
也因如此,大唐才有这瞩目璀璨的文化风气。
李世民也不讨厌和尚。在他的映象中,一群和尚还曾在军事上帮过他一把,那是他攻打王世充时候发生的事情了。
武德四年春天,当时战功赫赫的李世民以太尉、尚书令、陕东道益州道行台、雍州牧、左右武侯大将军、使持节、凉州总管、上柱国、秦王等身份督军与王世充作战。王世充算是乱世枭雄,但跟李世民比起来相差不止一点。不过两月,王世充已经兵败如山倒,但是因为窦建德率兵十余万增援,战局暂时变得复杂起来。当时的战场主要在洛阳附近,在洛阳与少林寺之间有一个轘州,是隋文帝赐给少林寺的庙产,在寺西北五十里处,因其地势险要,属兵家必争之地,王世充将之据为己有,作为军事要塞,让侄子王仁则据守,自己拥兵与之不远的洛阳,互相呼应支援,以抗拒唐军。少林寺那甘心家园被霸占,四月二十七日这一天,少林寺的和尚联合王仁则手下的轘州司马赵孝宰,里应外合,抓住了王仁则,将之送给了唐军。三日后,李世民***行赏,赐地四十顷,水碾一具。
这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真相。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画角悲鸣,没有血流漂橹,没有美女爱情。相信谁也想不到如此平淡如水,简单无奇的历史事件,会让后世吹成“十三棍僧救唐王”而故事。
虽然这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功绩,但李世民比较念旧,并没有忘记,可今日的事情,却让他对和尚、佛教恶感大增,心中也动了灭佛的念头。
魏征刚直,正直无私,可若视他为一个老实人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有认识魏征的人才知道,这家伙的底细,面善心黑,他要不就不做坏事,要做就做的最绝。曾经在对待塞外民族上,满朝文武商议如何对待。
向来不主战的魏征出了一个主意,种族灭绝,不但杀光突厥人,还要毁灭草原人赖以生存的草场,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这个计策,连李世民都吓了一跳,最终他决定“兴灭继绝”并没有采纳魏征的计策。
现在这位老实人又一次露出了自己的獠牙,阴森森的看着在他心中屁也不是的佛教。
老实人心一但黑了,下场是很可怕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