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正式发售(1/2)
2010年7月31号,星期六,天气晴。宜祭祀、入殓,余事皆忌。
沐茗自认为自己是个传统的人,所以他充分的遵守了黄历的建议,心安理得的又在家里无所事事了一天。
当然,这是沐妈妈的看法,沐茗并不认为自己在家就是无所事事。事实上,他一整天都忙着在网上搜索和浏览关于《灵魂摆渡》的评论,很辛苦的。
昨天是《灵魂摆渡》正式发售的日子,沐茗虽然很想第一时间就知道具体的首日销量,但海威和齐南离的还是有些远的,沐茗又没有自己的渠道,所以只能等着光彩盛年方面统计好后再告诉他了。
虽然销量的统计需要时间,但林彩文昨天打电话的时候,告诉他不少地方的书店已经要求加紧供货了,所以估计销量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其实沐茗对于开始阶段的销量并不太担心,毕竟那么多的宣传,还有预售量摆在那里。就像电影一样,宣传和预告片弄好了,首周末的票房一般都不会太差。
接下来要看的,就是作品本身的质量了。只要质量过关,内容足够吸引人,那销量就完全不用担心了。但是如果质量达不到读者预期的设想,那销量就更不用担心了——肯定好不了。
所以沐茗在无法了解的销量的情况下,就把精力放在了读者的评论上。微博、贴吧、天涯论坛……甚至连豆瓣上的评论,沐茗都一一浏览了一遍。
“说的是灵魂的事儿,见到的不过是人间百态。”
“我错了,我一直以为沐茗大大是像电影的预告片一样,把最好的六个故事选了出来,当做宣传。没想到,这六个故事不过是书里最普通的六个故事罢了。”
“我的评价只有一句,我-没-有-买-到!”
“……”
虽然才刚刚开始发售,但是网上的评论热度却颇为热烈。沐茗看的有些诧异,买到书的激动就得了,没买到书的跟着瞎激动个毛线球啊。
不过普遍来看,已经看过全书的读者对于《灵魂摆渡》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于六个新加入的故事,大多都非常满意。沐茗一条条看着这些评论,有不少写的让他都忍不住在心中高呼精彩。
“借鬼怪之口,写世人之心。”这是在沐茗发的求评价的最新一条微博下,置顶的第一条评论。微博的评论也是可以点赞和再评论的,单单这条评论,就有上万的点赞,和上千条的回复。
紧随其后的第二条评论,同样也是上万的点赞和近千的评论。相比于第一条评论只有一句话,这条的几行话就显得长了许多。
“很早就听说这本书了,因为听说作者的年纪不大,所以开始以为就是一本少年向的灵异故事集。”
“预售的时候,抱着看故事解闷的心情买了一本。昨天拿到了书,本来想先看两段,打发打发时间,没想到却用了一天的时间,把整本书看完了。”
“老实说,看完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故事,真的能是一个年轻人写的出来的吗?”
“但是合上书之后,又自己确认了,这样的故事,也只有年轻人,才能写的出来吧。”
“最后,分享一下书里最喜欢的一句话。‘终生皆苦,但活下去,终有一日,花会重开,候鸟回头;活下去,月生再起,终有一日,春至’——选自《旧事》一章。”
这段评论是微博上一个id为“有趣的皮囊”的知名博主发的,他平时的微博基本也都是以各种图书或电影的评论为主,所以在喜欢这些话题的粉丝群体里,还是颇有些分量的。
沐茗大略的统计了一下,如他之前所想的,最受欢迎的故事果然是《长生》和《旧事》两篇。在评论留言里,只要是给出好评的,没有不提到这两篇故事。
在沐茗的前世,这两章的故事也同样是好评度最高的章节。尤其是《旧事》一章,借鉴的是传统戏剧的“三一律”的表象手法,很吃文笔,稍有不足就很容易显得故事枯燥无味。
所谓的“三一律”,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矛盾主题”的创作手法,是传统戏剧和小说惯用的手段。比如曹禺先生的《雷雨》,就是最典型的“三一律”的遵循者,再比如老舍先生的《茶馆》,也同样带有“三一律”的影子。
事实上,《旧事》这一章故事就有些《茶馆》的影子。沐茗不知道《灵魂摆渡》原来的编剧是怎样创作剧本的,反正他写的时候,就深感自己的笔力不足,重新把《茶馆》这本书又看了好多遍,有了些感觉之后才敢落笔。
不过,沐茗觉得自己写的还是差了《灵魂摆渡》的原剧情一些。毕竟这作品原本是影视剧,有编剧的故事架构和演员的演技表现双重保障,表现力肯定比沐茗单纯的文字要强上许多。
但即使这样,网上的粉丝和普通读者对于沐茗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了。毕竟在现代流行小说的作者里,文笔好的多得是,但笔力强的,却真的是凤毛麟角了。
借郭老师一句话,都是同行衬托的好。
“喂,沐茗。是我,你最好的兄弟冰冰啊。”沐茗刚一接通电话,手机里就传来了老高略带猥琐的声音。
“有事说事,没事别恶心我。”沐茗嫌弃的回道,同时心中暗暗警惕起来。每次老高用这种语气说话,都没什么好事。
“哈,你这话说的,真伤我的心。”老高故作哀怨的喊道,而后又保持之前的语气道:“你上次不是说,你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