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受人佩服的杜如晦(1/2)
对于李世民在皇宫中和重臣商议怎么处置禄东赞死亡一事,安平并不关心,毕竟她不太在乎李世民和朝臣对她的处置,她的身份注定了她不可能因为杀禄东赞一事而被留下性命,跟随前来长安的三四千士卒会拼命的保护她回台湾,更何况,她这么做也是为了大唐的利益,她相信李世民能懂。
她现在只想尽快处理完长安的事宜回台湾,今后留在台湾孝敬祖父祖母。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种人生大憾事,安平体会的并不深刻,毕竟当年亲生母亲去世,她还是尚在襁褓的婴儿,而长孙皇后的去世,安平或许气愤居多,当年回京给长孙守孝之时才与李世民争执了一番。
要说有安平对长孙有多深厚的感情却不尽然。
要知道安平也不过在长孙膝下养了几年而已,而且这几年之中大多时候还是养在万贵妃和李渊膝下,对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悟自然不会太深刻,但李纲那番临终之言,却令她感悟颇深。
人这一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或许今日还活的逍遥自在,明日喝口水被呛死也说不一定,李渊年纪不小了,七十四的年纪在大唐已经算是活的长久了,在大唐的老年人之中也算是顶尖的那一批,谁知道还能活多久?
世事无常,难以预料。
带着火炮营的士卒回到一间酒楼已是傍晚,红日西坠,地平线上红霞漫天,磅礴之中带着几分凄美感。
安平尚未进门就吩咐着士卒去杜王府通知杜伏威父子明日回台湾,跨进大门打算回房间收拾行李,却听到一句问话传来。
“姑姑,我们要回台北了吗?”
李哲的问话让安平停下了脚步,笑道:“小胖子,楚王府的产业你差不多都了解了,你不会想留在长安过除夕吧!姑姑可告诉你大唐没有烟花,也没有鞭炮,长安城的除夕更不像台北百姓欢聚,长安城除夕也会宵禁,你可没有摆摊卖许愿灯挣钱的机会。”
过年,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欢庆的日子,哪怕是在穷苦的百姓也不会在年节之时吝啬一点钱财,所以在年节前后的那几天摆摊无疑能小挣一笔,而李哲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所以在台北之时,总会在年节前后吩咐府上的人制作烟花、鞭炮、花灯,在台北内城贩卖。
一方面可以挣到钱,另一方面还可以享受欢乐,李哲很喜欢和哥哥、姑姑们一起摆摊的那种氛围,哪怕哥哥与他一起摆摊是为了考察台北百姓的情况,两个姑姑是为了好玩,他依旧乐此不疲。
而且,正如安平所言,他在这段时间,在怀恩和福伯的陪同下,差不多理清的楚王府在大唐的产业情况,他现在所欠缺的是商业手段和驭人之能,留在大唐几乎没用,他现在当然想回台湾让李宽锻炼自己,可他也记得李宽曾经交代过他。
若有机会,能陪陛下过年便留在大唐过了年再回台北。
若是李哲问了李宽为什么要让他留在长安陪李世民过年,或许李宽便会告诉李哲,过继归过继,总归身上流着血出自于李世民,他那条命是李世民给的,不管当年有再大的怨恨,这么多年早已经消散了,他可以把李世民当成路人,但李哲和安平总归得念一点亲情。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总归是安平的亲爹,是李哲本质上的亲爷爷,就算从名义上来说也是李哲的二爷爷。
当然,李哲没问,他不知道李宽的想法,但他知道父皇说那句让自己留在长安陪陛下过年时说的断断续续,他能理解父皇说这句话时那种复杂的情绪,或许······大概还是希望他能留在长安陪陛下过一个年的。
一想到当时的场景,李哲便愁道:“姑姑,可是父皇让咱们留在长安陪陛下过了年才回台北。”
“大哥真这么给你说过?”
李哲点点头。
“那你愿意留在长安城陪父皇过年吗?”
“我当然不愿意了,可是······”
“没有可是,既然不愿意,我们就回台北。”安平打断了李哲的话,气恼道:“大哥也是,他倒是想到了父皇,怎么就偏偏忘了皇祖父和祖母呢?”
话音一落,便听到门外传来不满的话语:“怎么?宽儿就不能想到朕?”
只见李世民面带微笑着进了门,显然他很高兴,仿佛不久之前在宫里发火的人是另一个人一般。
其实,李世民是带着火气来的,毕竟安平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却丝毫没有要进宫说明情况的意思,李世民自然不会带着好脸色来,可他没想到的是刚到一间酒楼就听见了安平的那句气恼的话,所有的火气在那句话之中顿时烟消云散。
虽说不知道安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说,但其中的意思却很明显。
在李世民的认知中,他这一生之中最后悔的事情只有两件,一件便是当年听信谗言,视亲子为灾星;另一件便是未听儿子之言,导致爱妻难产而死。
长孙皇后去世,再没机会弥补,但儿子······好像也没有什么机会弥补,所以李宽记挂的着他,足以令他开怀。
“父皇,您怎么来了?”安平愣愣的看着李世民,解释道:“女儿不是那个意思,毕竟皇祖父和祖母年纪大了,父皇如今年轻力壮······”
“行了,父皇知道你的意思。”李世民哈哈大笑,心中畅快无比,说道:“父皇来一间酒楼有两件事,不过现在嘛,只有一件事了。”
“何事?”安平问道。
“父皇打算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