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进击的清军(1/2)
五日后,西安。
“王爷,以小人之见,这刘进忠虽然作战悍勇,但手下兵马却不多,拉起杆子单干还不具备条件,如果去投奔别家,可选择的也不多。此番我看的通彻,蜀都对其的确不满,而他也对张献忠多有腹诽,想来并不敢轻易冒险。而若有归顺想法,也必是下定了决心。”
豪格见到了自汉中回来的江宗。
这人本就是他找来混淆多尔衮视听的,同时也可以膈应一下何洛会,给对方找点麻烦。他本来不抱太大希望,但不曾想何洛会确实给面子,真真的用江宗去劝降张献忠了!虽说这劝降只是个借口,但何洛会借此暗地里突袭汉中周边也吃了败仗。如此,也算是自己歪打正着。如今,江宗又遵照命令在汉中取得了一番进展,更显得自己兵法高明。
那日江宗同刘进忠谈完话之后,并不想久留于汉中府城,他觉得那儿太危险。还有就是刘进忠已经写下书信,有了这个把柄,就不怕他反悔。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被发现,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买卖。
因此,一夜过后,他就让刘进忠找了快马,说是告诉肃亲王让其早做准备,日夜兼程回了西安。
不过,他也不是太放心刘进忠。一路上,他仔细回想了近来所发生的事情:
如今已经不是崇祯八年前后,义军风起云涌的时候了。
那时闯军、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革左五营,各支义军基本实力都差不多,刘进忠跟着哪家混不是混?
可后来各支义军被兼并,只剩下了李自成、张献忠两根独苗。
李自成不用说了,在崇祯十六年击败了孙传庭统领的秦军,一举拿下陕西,翌年挥师东进攻克京师,眼瞅着就要改朝换代定鼎天下。要不是吴三桂和大清联手,献出山海关,现在这天下怕是就要姓李了。满清入关对张献忠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给了他把死局盘活的契机。如果张献忠能够趁着大清和李闯拼杀的时候趁机提兵北上拿下陕西,那么整个局势将会完全不同。即便张献忠念着昔日的情分不想落井下石,那也可以沿江而下图谋湖广啊。仅仅守着四川这一亩三分地算怎么回事?真以为自己是授命于天的真龙天子了?
得了一座蜀王府,便得意忘形起来,甚至有模有样的在蜀都大肆征选秀女,充实后宫供其发泄。
刘进忠只不过顶撞了他的决定,加上之前遇到了八旗劲敌,激战之后损失了些许兵马。张献忠也不至于把他老刘家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个遍吧?听听那些污言秽语吧,简直不堪入耳。他张献忠哪里有一丝一毫的王气?
我要是刘进忠,心里也窝火的很,不反了他娘的才真不是大丈夫该干的事!
想到这里,江宗释然了许多,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面对肃亲王豪格,朗声说道:“王爷,献贼鼠目寸光,并不得人心。我听闻蜀地士子官绅们也没少被敲诈勒索,甚至于抄家灭门。如此失去人心,是我大清的机会!”
“如此说来,这刘进忠愿意为本王做内应,拿下汉中府城?”豪格确认道。
“不错,小人觉得,刘进忠定会传来消息!”江宗信心满满,“我留了细作在城内沟通,眼下王爷只需剪除汉中周边羽翼,便可不费一兵一卒,将其拿下!”
“很好,你连日来奔波劳顿,辛苦了!”豪格好言宽慰道,“来人,送江先生下去歇息,好生伺候着!”
“多谢王爷!”江宗眉开眼笑,看这样子,好处是少不了了!
看着江宗千恩万谢的退下,豪格心里盘算了起来。
唐人李太白有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一点也不夸张,大西从蜀中运出粮食,将一斗米运到汉中,运送的人要吃掉四斗,时间一长,自然吃力起来。
若是将大军兵分三路,主力走陈仓道,两路偏师,一出斜谷,一出子午谷,与大西军激战,大西军虽然可以利用险要抵抗一阵,但终究无法长久坚持。
所以说,就算不根据江宗的情报,先下汉中,在徐图后进也是必然之举。但现在汉中刘进忠愿意归降,也省了刀兵的麻烦。
之前安排的细作虽未打探的特别仔细,却也和江宗所言相差无几。
大西官制,继承残明,但设左右丞相,有点不伦不类,这应当是献贼打击士绅的政策,得不到士人支持的原因。
献贼的左丞相汪兆龄,是大西政权的重要人物,张献忠在四川施行的许多过激政策,多出于此人之手。
士为四民之首,威望散布乡野,应该是朝廷拉拢之人,但汪兆龄却建议张献忠以科举诓骗,将士人诱入城中软禁,寻机杀害,这无异于自寻死路。
汉中之战打了几个月,耗费无数钱粮,汪兆龄觉得无利可图,便来劝说张献忠。\u000b陈仓道的西军大营,扎在两山之间,扼住清兵南下的要道,大帐里张献忠负手而立,帐外亲兵禀报道:“陛下,左丞相求见。”
汉中之战打了几个月,耗费无数钱粮,汪兆龄觉得无利可图,便来劝说张献忠。\u000b陈仓道的西军大营,扎在两山之间,扼住清兵南下的要道,大帐里张献忠负手而立,帐外亲兵禀报道:“陛下,左丞相求见。”
汉中之战打了几个月,耗费无数钱粮,汪兆龄觉得无利可图,便来劝说张献忠。\u000b陈仓道的西军大营,扎在两山之间,扼住清兵南下的要道,大帐里张献忠负手而立,帐外亲兵禀报道:“陛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