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重症(1/2)
很多地方都发生了百姓冲击县衙门的事情,这些信息,自然汇集到了朝堂上。一时之间,所有朝臣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内治上。
“汉王军队的残余势力已经扫清了,接下来就是要处理,徐家掌权之时留下的弊端了!”
御花园中,朱勉一边散步,一边思索着如何应对眼下的局势。唐浩等一众内阁大臣,跟在朱勉身后,也是面有所思的样子。
如今的大明国,在经历过宫变、平叛等一系列的事情后,虽然趋于稳定,但原有的施政弊端,以及天灾**导致的后果,正在逐渐显现出来。这就好比恶疾缠身的病人,又是突发重症一般,其中的后果,自然是往着最坏的那一反面发展。
“各省的民变,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遏制的话,恐怕将来就会有大规模的起义了。远的不说,就说这京城蓟州吧。前些日子,还有一百来个农民冲击官府呢!”慕容烈神色担忧,他说的事情,都是自己亲手操办的,“好在,驻军赶到的及时,才没有酿成大祸!”
“如今,四时不正,天气反常。农民们种的粮食,到了秋后必定会减产。百年难得一遇的倒春寒,其威力实在是太可怕了。”唐浩点了点头,发生倒春寒这一件事,在朱勉平叛期间,钦天监曾经提到过,“再者,徐家曾经制定下的苛捐杂税,以及去年实行的战争税,一直持续到现在,百姓们已经实在是不堪重负了!”
唐浩的分析,朱勉自然听得明白。自己登基做皇帝,接手了一个无权无势的朝廷,现在除了徐家,又接手了一个弊端百出的大明国天下。要说朱勉没有纠正弊端的心思,那是不可能的。
“传令下去吧,各省的钱粮税款,今年到年底,一律减半。”这是朱勉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毕竟大明国的运转离不开银子。今年的赋税减半,那明年的支出就得减半。
但不管如何,朱勉都决定,哪怕是要勒紧裤腰带,也要度过眼前的这一场难关。或者说是,要治好这一大明国重症了。
实际上,老百姓并不关心谁会做统治者,谁会是那独掌乾坤的皇帝。他们关心的是,自己手里的钱够不够花,自己的赋税会不会那么沉重。如果,这种想法得不到实现,其产生的后果,便是民变。
重症之下,当用猛药。
这是太医们治病救人的最快方法。
用在治国上,也是最快的。甚至可以说是,立即见效。医生用药,皇帝自然是要拿出惠民的措施来。
“虽然如此,但曾经遗留下来的弊端,仍旧存在。如果不加以更正,恐怕后续仍然会出现大规模的民变。倘若疲于应付这些事情,那皇上您要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也就很难了!”公孙庆国脸上的焦急神色,不亚于任何人。
他是掌管户部的,自然明白国库里的钱究竟有多少。这些钱能干吗,该干嘛,他都得精打细算。
朱勉也晓得公孙庆国指的是什么,只不过这要涉及到科举变革一方面。吏治,从来都是最难入手的一方面。如果一个国家,吏治澄清,那么这个国家,也就不会发生官员欺民的事情了。
很明显,如今的大明国,吏治在徐家的治理下,早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以致于一部分地区,卖官鬻爵,屡禁不止。
“欲要百姓从良,需从吏治着手。”朱勉带你除了关键所在,但他仍旧有些犹豫不决,“自古以来,但凡涉及到吏治方面,从来都没有什么好事!”
这是一条高压线,一旦碰到,如果控制的不好,产生的后果,极难想象。
官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即便是现如今内阁辅臣之间,也是如此。有人会借着吏治的幌子,来打压对手;也会有人趁此机会,拉帮结派,形成新的党争。所有的这些,都是朱勉不愿意见到的。
就比如说,眼下的公孙庆国与曹攸,曾经是敌对的两人,如今走到一起辅佐朱勉朝政,表面上和和气气的,但实际上却远远不是这般。政见不同,只是因为当下需要两人共同出力,因此可以放下。若是有朝一日,天下太平,恐怕会再起矛盾。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勉对于这一件事的表现,始终是都有些犹豫不决的样子。
“现如今,政局不稳定,百姓还不归心,时机未到!”唐浩点了点头,他也明白为什么会产生民变,归根结底,是大明国的吏治出了问题。但,革新吏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相反得徐徐图之,否则的话,酿成大祸,即便是少年天子朱勉,有着三头六臂,也未必能够对付的过来。
“唐浩说的极是,时机未到!”朱勉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唐浩的说法,“算了,这一件事,以后再议。朝廷如今重症之多,得要一项一项的梳理才行。”
“是啊!”公孙庆国跟在朱勉的身后,不断的附和着,“川羌省、西凉省的都督,皇上打算任谁前去担任啊?”
公孙庆国口中之言,朱勉自是明白。川羌省与西凉省的两名都督,曾经率领大军,援助于汉王。只是,这两人已经被徐志良斩杀了。如今,汉王及徐家的势力,已经被扫除了,也就意味着川羌省和西凉省,重新纳入了大明国的统治。
常言道,蛇无头不行。这川羌省与西凉省的军政工作,自然不能这么放下了。然而,这两处位置的又是具有实权的,朱勉自然要在人选之上,慎之又慎了。
“这样子,传旨下去,交由兵部办理。从外省调人去,还是从本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