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宋终结者》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大宋终结者 () >> 第六章 知 文学中年 父莫若 六 子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112858/

第六章 知 文学中年 父莫若 六 子(2/3)

多年的儿子,对老子的心思多有揣摩,他有种预感,这话可能会让李璟拍案叫绝。

二哥李弘茂依然是那副笑嘻嘻的样子,眼中却多了几分欣赏,想说些什么,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咳嗽打断;

太子李弘冀的表情最值得玩味,看上去有几分哑然失笑的神色,还暗暗的摇了摇头。

个人表情不同,但有个共同点,都或明或暗的注视着李璟的表情变化,李煜话说完后心中也是忐忑不安,表面上并没有显露,依然是一副看起来若有所思,若有所憾的样子。

“这小清新,不,老清新,应该会吃这套吧”他暗暗祈祷。

果然,李璟刚开始就面露喜色,在这个乱世中南唐,也只有南唐重视文化传承,其实后蜀皇帝孟昶也有此意,但蜀国和中原相隔甚远,路途不便,这古籍的收集上天然就有了难度。

而南唐地处水陆要冲,加上不管是出身寒微李昪还是“皇二代”李璟,在拥有权力后都收集整理了大量散落于民间的书籍,其中不乏大唐皇家所藏,统统纳入澄心堂,重新编目整理,修缮重刻,从这个角度而言,南唐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在是劳苦功高。

其实北方的冯道也做了不少此类事情,但他终究只是一个大臣,能调用的资源实在有限,成果上和李璟也不能比。

李璟向来以文人自诩,没事喜欢炫耀自己文采和文治,对于此类事情也一直放在心上,这种事情倒也可以被称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算是自己继位后一等一的德政,眼下被自己的儿子当众讲出来,自然是喜不自胜,可谓被挠到了痒处。

再有,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日子都过得顺遂,皇位继承上虽然出了的点麻烦,但总体来说有惊无险。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哪怕当下生活极美满,却依然会贪得无厌的去羡慕那种明知不可能却看上去很美的生活。

比如一个小家碧玉,明明嫁给了青梅竹马的意中人,但婚后操持家务之余,也许会有一丝后悔,为什么当初拒绝那个富二代的追求,倘若嫁给了他,自己便是少奶奶了,大可过上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生活。

同样一个大家闺秀在进行了一场门当户对且男女双方情投意合的家族联姻后,在老公应酬未归,只能孤守空房时,难免也会想起当年大学时代,那个篮球打得极好的穷小子对自己展开炽热的追求,如若当时同意了,大概此刻两人会在虽然小却温馨的家中一起看电视或者嬉笑打闹乃至相互缠绵吧。

但是,如果让她们重新选择,多半还是会选择现在的生活而非自己想象中的日子。

人都是理性的,知道什么好什么坏,也晓得若要得到必要付出,那种想象中的生活无非是对现实不满的投射而已,发发牢骚或许有,但真放弃眼下还算美满的日子,去换去一个只是看上去很美的场景,大多数人是不会这么干的。

文青、文中也是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他们幻想的次数会多一些,幻想的场景也相对丰富些;

但最终还是会屈服于眼前的苟且,而不是潇洒的去追寻飘渺无踪的诗和远方,否则就不叫文青而是被称作理想主义者了。

可谁见过当皇帝的理想主义者?

中国历世匣实鄄簧伲但理想主义者皇帝?对不起,一个都没有,莫说中国就是国外也是如此,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理想主义者能活下来都已经是上天开恩,遑论登基成功?

李璟是皇帝不假,皇位得来不易也不假,但这并不妨碍他在闲暇时幻想自己只是个坐拥书城的普通读书人,每天就躺在书海中,看了睡,睡醒了看;

哪儿像现在天天早朝和群臣讨价还价,夹缠不清,下朝后还要批奏章,看到那个宋左丞明明恨得牙根痒痒,却还得客客气气的以国老呼之。

现在自己在做皇帝之余,学问一道上已经颇为了得。

倘若,倘若真能过上那样的日子,大概李璟这个名字在后世会被冠以大宗师之誉吧,或许孔圣,亚圣之后,还会有个次圣;尤其是诗词歌赋上,在脱离了每日的务后应该也能大有精进,

“苍苔迷古道,红叶乱朝霞。

栖凤枝梢犹软弱,化龙形状已依稀。”

这算是自己的得意之作,仅次于“菡萏(h荷花别称)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有自信,凭借这这两句能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足够大的名声来。

诗句好是好,工整秀丽,又别出心裁,但依然未脱晚唐温韦的花间习气,依然是跟在前人后面邯郸学步,如果自己所有精力都放到寻章摘句上,李璟觉得自己突破境界只是时间问题;

到时候自己看着冯延巳大可以对其叹息几声“冯卿,于诗词上,朕亦然悟道,爱卿可要加把劲啊,莫让朕在前面等得太久,没了卿,朕在此道上,寂寞如雪啊……”想想看,那该是一副多么美妙的画面!

不得不说,一瞬间李璟被这番话语打动了,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六儿子才是真正理解我的人……嗯,之前也只有冯延巳能深知朕意,就是朕的皇后,虽然相敬如宾,但在这上面,还是差了不止一口气啊,她将门虎女,对这些是看不上的,哎……”

想到这儿右手往腰间摸去,准备把自己最心爱的羊脂玉带钩摘下来以酬知音之意,这可是当年钟皇后送他的定情信物,现在传给爱情的结晶,文学上的的知己,倒也讲

状态提示: 第六章 知 文学中年 父莫若 六 子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