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青帝再入咸阳城(1/2)
“韩将军深得陛下信赖,咱家羡煞啊!”
宣读完嬴政的旨意后,这中官笑眯眯地对着韩信说道,眉眼之间,多了几分讨好。
“哪里,能得陛下信重,是韩某的福气!使者一路辛苦,韩某已经命人备好了水酒,还请使者入内一叙!”
韩信双手从这使者手中接过了圣旨,然后不动声色地递过去一颗明珠,看其光泽,分明是一件上好的法宝。
这使者目不斜视,极其自然地将明珠揣入袖中,笑得越发灿烂,“那倒要看看韩将军准备了什么特色,咱家也好替陛下捎些回去。”
韩信在这边府邸招待使者,而那些官吏则被安排在相邻的另一处府邸。
有专人对这些官吏讲解各个城池的区别与特色,然后还有这些城池所在的地理位置。
通过这一番解说,也能让这些赴安西郡的人有个直观的了解。
这三百多名官吏,真正下放到各个城池,其实平均下来也就三个人,对于治理一座城池,人手远远不够。
这就涉及到了嬴政对这安西郡的政策——以夷制夷!
尽管韩信没有过来出席这些官吏的宴会,不过一应事物均安排得妥妥当当,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处。
这次到安西郡当郡守的文官,名叫卫绾,才能算不上拔尖,但是性子随和,算是深得黄老之术的人。
如此,嬴政将其派遣到安西郡,就代表着嬴政对安西郡的态度。
卫绾如今才三十五岁,修为也不高,仅仅是天仙而已。
但是他却是大秦不可多得的炼器师,尤其擅长炼制战车之类的法宝。
这次他能够担任一郡郡守,除了性格温和谨慎,不贪财货外,最重要的就是他炼制的战车,帮助大秦彻底扑灭了南瞻部洲本土的叛乱。
因此,才能因功升迁为一郡郡守,牧四方之民。
卫绾对韩信表现出来的疏远没什么异议,反而觉得韩信的确深谙为官之道。
但是其他那些刚刚出来为官的愣头青,却对韩信的慢待颇为不满。
“韩信无尺寸之功,皆拾陛下牙慧,贪为己功,今日居然如此怠慢于吾等,欺人太甚!”
有官吏看到满桌的美味佳肴、玉液琼浆,没什么胃口,面带怒色地说道。
“兄台所言有礼,据某所知,韩信最初因畏敌势大,不敢交战,差点被正军法。
之后平定江东战乱,也是有陛下独自擒拿贼首项羽,战乱方息。
其后出征北俱芦洲,更是惨败。
如今所在的安西郡,他也不过偷袭得来三座城池而已。
若非陛下战胜西牛贺洲之主,他这三座城池恐怕都已经易手!
如此人物,不说与同僚打好关系,居然将我们全部得罪,以此观之,哪怕他横行一时,其势必衰啊!”
有官员跟着附和,还更加具体地添加了传闻,以此来佐证自己的言论。
“诸位慎言,同为大秦治下百官,如有冲突,折损的可是大秦颜面。”
卫绾心中陡然一惊,连忙制住了这种言论的发散。
别人不知道,难道他还不知道,这位镇守安西郡主帅韩信的的手腕么?
别说其他,哪怕就是为官之道,人家都比这群高谈阔论的人高出几重山。
以此观之,这几人的性格就决定了他们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升迁了,因为连口都管不住的人,谁又会信他能够严守秘密?
至少,他卫绾根本不敢与这几人交心!
……
韩信送走了前来颁布旨意的使者,不过对西牛贺洲依旧有着提防,防御外松内紧,大量斥候被派遣出去,一旦有变,能够立即应对。
而这三百多官吏也纷纷入驻了城池,开始用秦法来管理这安西郡的百姓。
不过,因为民俗不同,从一开始,除了那几条铁律外,其他都在更改成更为适应本地百姓的律法。
在卫绾的治理之下,这些城池的百姓开始获得了宝贵的时间与自由,与民休息,治大国如烹小鲜,法无禁止即可为,就成了安西郡的治政常态。
军队与治政在安西郡如同两架并列前行的马车,互不干扰,甚至有点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
这也是韩信与卫绾的默契,毕竟他们可是在另外一个大洲,如果还不知道保持距离,时间一久,咸阳城中的那位秦皇,心中就指不定有什么想法了。
咸阳宫中,嬴政也从那种与南瞻部洲合二为一的状态之中脱离了出来,感受到西牛贺洲那传递回来的气运,他心中对讨要东胜神洲的城池有了更大了的决心。
不过,困扰着他的,依旧是高端战力的不足。
如果这次不是有十个准圣跟着蒙恬过去,就凭韩信手下的兵力,恐怕根本不够阻拦药师佛的。
哪怕真的有十位准圣在,气势能不能抵挡得住药师佛,也是未知之数。
那几日,他根本无心朝政,就将整个心神,沉浸在气运之海中,感受着其中的变化。
如果安西郡那边气运突变,他就会直接朝着安西郡而去,顺便再会会药师佛。
不过,药师佛居然硬生生忍下了这个巨亏,也不得不让嬴政感叹,药师佛到底是上古年间就修行的大神,壮士断腕的决心很大,很果决。
如此一来,药师佛那边与大秦就开始保持无言的默契。
这一局面,恐怕得等大秦与东胜神洲诸人起了争执之后,才会被打破。
易位相处,既然明知道对手还要去得罪另一势力,那就没必要先去碰个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