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鱼跃龙门(1/2)
轮回中的林庸,还是那只在黄河当中苟延残喘地鲤鱼。
经过长时间的修养,林庸伸张的鱼鳞已经开始逐渐地长了回来,还好再冰冷的河水下,细菌滋生较少,否则伤口感染的话,林庸就只能乖乖地等死了。
既然因果结是逆流跃过龙门,林庸就绝不耽搁一点时间。
还在年前,林庸就已经竭力渡过了陈山口。经过几日的逆流而上,越过了金堤、小浪底、三门峡、潼关,林庸估算着,就在今夜,自己就能够看到禹门渡!
这逆流洄游,可不是一般的辛苦。人常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话现在放在鱼的身上,需要放大十倍!
曾经有一次,林庸只是稍微在湍急的河流当中打了个盹,再次睁开眼睛时,自己就已经被河水冲到了十公里以外的河滩边上。
所以林庸只要有空,就呆在轮回里赶路,走三步,退两步,好不容易才到达了这里。好在这冬季的末尾时分,排水量非常之少,河流也相对平稳。若是在雨量丰富的夏季,林庸想要洄游,简直难若登天。
这趟长途的跋涉里,让林庸感触最深的,便是这黄河的河水。
曾听闻两段诗句: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春天的确是快到了,可是绿水呢?树也的确有,可是全他妈是砍了一半的秃木桩,哪来的高树!
望着沿河两岸稀疏萧索的景象,吞滤着浑浊肮脏的湖水,林庸不知为何感到一种深深地哀默。
如果中国真的有母亲,那现在自己就在黄河中,就是在母亲的怀里啊!而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母亲的慈容,那林庸只能用四个字——
恶臭疮痍。
黄河每年要带走黄土高坡上16亿吨的泥沙!这本就是一种天大的负担,然而,林庸在这些泥沙当中穿行时,却不仅看到了泥沙,还有……
易拉罐、塑料带、零食包装、废旧电池!
黄河是哺育人民的生命之源,什么时候已经成了人民的垃圾站了……
要说一个人对一条河,真的有什么感情?那可能也是极少数的,更多的,只是身为一个中国人对于祖河的尊敬。但这种尊敬,几乎都存在与人们的嘴上,而不在人们的心里,当他真的将垃圾丢到黄河当中时,有没有闪过一丝的犹豫?
可怕的就是这一点,就连犹豫,都显得那么奢侈……
林庸带着沉重地心情继续上游,他不是神仙,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但他不解的是,真正的神仙干什么去了?
最后林庸想通了,见识了轮回奇相,林庸明白,这世间神仙确实有,只是他们都不理会,要想神仙理会,似乎只有一个方法。
那就是自己做神仙。
——————
当林庸到达禹门渡的时候,天已大亮,即使是冬季,滚滚的河水依旧以千军万马的姿态倾泻着自己悲壮,摧枯拉朽,势不可挡。
龙门,之所以称之为龙门。不是因为其他……
而是因为它的窄!
黄河的河床原本极宽,最宽处甚至达到了十公里以上!
而在这龙门关口,却只有不到四十米的宽度!
可想而知,这里究竟是个怎样的场景,简直就是万人同挤独木桥,一浪推着一浪涌,不想凶都被挤得汹涌澎湃!
相传这地方就是古时候大禹治水中心,所以得名禹门渡。李白曾经咏叹: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好一个‘决’字!好一个咆哮万里!说的正是此地。
林庸在禹门渡下游相对平稳的湖面下游徘徊着,微微露出个头看向远处的龙门,那里坐并排坐落着两座大桥。
一条通路,一条通轨,称之为禹门渡双子桥。
自己的目标,就是穿过那两座桥的中间。奔腾的浪花在林庸身边翻滚不息,即使是在这里,他依旧能够感受到河水的湍急。稍不注意,就要被这龙门大水赶出她的领地。
林庸观望了一阵后,再度湍急的水流中不敢轻易上前,果断地选择先离开龙门,在河滩边的一片水草当中好好地饱餐了一顿。之后藏在水草里沉沉睡去。
——————
第二天,林庸依旧不动!选择是在龙门大水旁观望,养精蓄锐起来。
直到第三天,林庸才完全修养到最佳状态,准备开始向龙门发起冲锋!
随着春季大地的复苏,黄河的水流量一日比一日更多,特别是因为黄土高原上的最后一场冬雨结束,这大禹龙门的水量猛地暴增了一倍。
这可真是耽搁一刻,难上三分!
不能再等了,林庸从水草当中钻了出来,毅然朝着龙门游去。
浑浊的黄河水暴躁地向后推流!距离龙门半公里的时候,林庸就开始发现自己的前进变得吃力。身边的水流陡然增快,相同的游动频率下,原本可以前进十米的,现在却只能前进三米,就如同身在一个自由变速的跑步机上,无论林庸如何向前,困难只会越来越大。
坚持!
林庸心中默默告诉自己,这才只是外围,困难的还在后面。
距离龙门两百米的位置时,两侧的河岸开始逐渐压缩,此刻林庸才发现,自己要面对的最大困难,已经不是水流了。
最让林庸吃力的,竟然是水里的泥沙!
昏黄的河水通过自己的鱼嘴进入口腔,再从鱼腮里过滤氧气排出,这原本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但此时却因为河里细密的泥沙,而受到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