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宋武夫》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大宋武夫 () >> 第九节 红巾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119183/

第九节 红巾(1/2)

众人一面往山上走,一面听向导介绍此次会盟的情况。天籁小说.⒉3txt.com

“这一次和尚洞会盟,比前年那一次来的人还要多,不仅太行山的各路豪杰到了,太岳,吕梁山,中条山,还有河北的各路英雄都到了,最远的有从燕山和蓟门来的海上豪杰。”

这个向导,本是“石关羽”的麾下,“石关羽本是石真定地界弓箭社的头领,弓箭社吃官府解散了,他一怒之下,就上胭脂岭与官府作对。如今已聚拢了几千人马,与这里形成犄角之势,赵大哥对他好生敬重。”

“河东有个石敢当,与石关羽并称两河双石,本来有些芥蒂,但石关羽为救二帝战死,石敢当敬佩他,认石关羽做了本家大哥。河东方面,还有位李臣大哥,是位顶天立地的豪杰。去年榆次之战,小种相公中伏,是李臣大哥拼了性命,将吴革将军接应出去。”

这向导把他知道的两河群雄夸了个遍,呼延庚大致清楚了,此次聚会,基本上就是河北河东各家山寨,被金兵打散的弓箭社,忠义社,忠勇社等等,以抗金的名义聚集了起来。

他感觉自己捡到宝了,两河义军在鼎盛时期,有十余万人。

他跟着向导到了和尚洞,各路义军的头领已经到了不少。马扩看到呼延庚进来,赶紧带了一位头领过来介绍说:“这是我结义大哥赵邦杰,这位是……”

呼延庚自报家门:“河间虎岩。”

赵邦杰以为他是河北哪个寨子的头领,礼貌的打了个招呼,就去招呼别人。

马扩略带歉意,想解释几句,呼延庚道:“挺好,我先在一旁看看。”

待马扩走开了,张横带了四个人来到呼延庚面前,张横道:“这是将主。”

四人正要下拜,呼延庚摆手阻止:“我未露身份,大家平常讲话就好。”

这四人抱拳,轻声自报家门,原来是李俊、李立、童威、童猛。这四人既是盐枭,又是河盗,还是渔霸。

呼延庚对四人愿意投奔自己表示欢迎,一切等回了河间,再与四人详谈,大致就是让这四人组织打渔和晒盐的事情。

“一切听将主吩咐。”

头领们慢慢来齐了,洞里有一块大石头,赵杰、李臣——自石关羽、石敢当、韦寿铨相继牺牲以后,赵杰和李臣就成为两河红巾军的领袖——他们两人先后在石头上开腔,无外乎两河山寨守望相助,共抗金兵。

随即,赵杰将马扩拉上石头来:“我这兄弟,位居朝廷的防御使,连金贼也敬佩他的勇猛,众头领听听我这兄弟如何说。”

马扩谦虚了几句:“各家寨布置得法,战守皆宜,足可与敌寇周旋一时,两河统计,更不知有多少山寨。异日金兵南下,即使各城尽失,我义军以山寨、水寨为立足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如得官军协力同心,前后出击,共犄金寇之角,天下事不足忧矣!”

当下有头领在下面叫道:“要官军与我义军同心协力,共御金寇,却是谈何容易?马防使,你带去的招安三条,官军可有回复。”

马扩搪塞不能语,偷眼望向呼延庚。呼延庚大声道:“赵头领,李头领,呼延庚有话说。”

听到胡延庚这个名字,众头领炸了锅。

“呼延庚?就是从太原十万军中救走王节帅的呼延庚?”

“是在井陉救下一万民壮的呼延庚?”

“是在绛州截下三百万贯岁计的呼延庚,三百万贯啊。那是多少钱呀。”

“是在盘秀山谷和金兵大战的呼延庚?我们山寨后来去捡了不少盔甲兵器。”

“是在孟州渡过十万百姓的呼延庚?”

“是汴梁救驾的呼延庚?快说,皇后赏你的金扁担有多长?”

呼延庚没想到,自己的名声已经如此响亮,他不由得说:“我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他的话被人打断,赵杰走到他面前,俯身下拜:“不识将军虎威,多有冒犯。”随即赵杰请呼延庚站到岩石上。

呼延庚实话实说,义军提出的招安三条,他一条也实现不了。众头领一片嗟叹,有人问:“呼延将军,那你来此作甚?”

“我来和大家约定,同心协力,共抗金贼。”

“没粮食,没防地,没兵器,说什么同心协力?”

“我手头有一些钱粮兵器,虽然不能供应所有山寨,但可以定个章程出来,和大家公平分配。”

“好,粮食兵甲,公平分配。”赵杰当场答应。

“各路山寨,要统一指挥,听宣抚司的号令。”

“前年童贯那个阉鸟来招安,就说要听宣抚司号令,我们不管什么鸟宣抚,我们吃你呼延将军的粮食,就听你号令便了。”李臣大叫。

“不管谁的号令,总归有个名义才行。”呼延庚道,“不若就以红巾为号,我以都督红巾中军事的名义,号令所有红巾,各个山寨,也以红巾的名义领粮食。”

“好。”众人一致赞成,这等于红巾的名义得到了官方的承认,在他们看来,呼延庚就是官。

“只是系条红巾便可领粮食,这来去也太容易,我前次在河东,见都统制王彦招募义民,以刻‘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为号,我们不如也这样做。”赵杰说道。

“好,我们就刻七个字,刻在耳后。我呼延家的传统,就是刻誓言于耳后,以示牢记不忘。”

宋初的呼延赞在几个儿子耳朵后外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

“刻

状态提示: 第九节 红巾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