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我的兄弟姐妹(1/2)
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梦想,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又有多少呢?他们总会找各种理由去拒绝改变,害怕改变。因为这是对前途的不确定和对失败的恐惧。
显然李睿不必担心,他很清楚哪部电视剧会热播,哪部电影会大卖,哪个角色会出彩。而现在呢,他看上的戏和角色,别人看不上他,而他看不上的,偏偏又找上门来。
怎么办?
那就继续抄呗!
与其再抄电视剧,不如抄电影。
电影啊,试问有哪个演员不渴望大银幕的。
果然,胡婧听到他说要拍电影,眼睛顿时一亮,连忙问道:“有电影找你?”
“我想自己写个电影剧本。”李睿大言不惭道。
时间久了,他多多少少也已经有些习惯了。那些个影视剧本来就在他脑子里,只要别人还没有创作出来,这跟他是创作还是抄,似乎已经没多大区别了。
居然是要自己写电影剧本?胡婧总算明白了,自己的男朋友不是膨胀了,而是有更远大的目标。
她倒不是非得男朋友要赚多少多少钱,而是他现在接连两部古装大戏,又是编剧和副导演,可以说起点相当不错,她可不想男朋友因为懈怠而耽误了前途。
当然男朋友既然有了更远大的目标,她肯定是高兴了,甚至还为自己的目光短浅,有点不好意思。
她出于好奇和惯性思维,问道:“什么类型的剧本?古装的啊?”
李睿摇摇头,古装电影,现在他想都不敢想,无论是张一谋《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还是陈凯哥的《无极》、冯晓刚的《夜宴》,无一不是大卡司,大投资,大制作。
电影跟电视剧完全是两个感念,古装题材的电影讲究的就是色彩艳丽,气势宏大,再配以精彩的武打情节。
现在的他显然根本不具备驾驭这种题材的能力,他所考虑的是那些小成本的现实主义题材,能够以小博大的。
“具体的我还没想好,但肯定不是古装的。”李睿道。
他确实没有想好,但有两点是明确的,首先成本不能太高,其次电影拍出来必须要赚钱。
因为作为黄河影视公司的签约演员,他目前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签约公司。
他对公司老板刘大应还是很了解的,虽然老头一向喜欢大编剧,大导演,大演员以及大制作,但这些仅仅限于电视剧领域,而且还都是他所偏爱的历史古装题材。
电影方面老头从未尝试过,如果投资过高,他敢肯定老头绝对不敢冒险。小成本的话,看在他为公司赚了这么多钱的份上,老头说不定还能支持他一把。还得必须要赚钱,否则就肯定不会有下一次机会了。
而且他知道黄河影视公司自《康熙帝国》之后,就再也没拍出什么象样的作品,之后的两部大制作都会相继扑街。他不忍心看着老头辛辛苦苦一辈子,最后什么都没捞着,想有意识的带着公司往电影的方向转型。
当然这里也有李睿自己的私心。毕竟现在刘大应对他还是比较信任,他如今在公司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一旦这头一炮如果打响的话,那么他在公司的地位就彻底稳固了。他的设想是最好如同冯晓刚之于华艺兄弟一般。
进入十二月,拍摄进入了尾声。李睿的戏份已经全部杀青,而且剧组磨合了近半年,方方面面早已游刃有余,李睿作为跟组编剧和副导演作用已经不大了。工作轻松之余,他开始琢磨合适的电影剧本。
一开始他专门找了一些类似《疯狂的石头》、《恋爱33天》等,这些经典的以小博大的小成本喜剧。
但又一琢磨发现不对,有很大的年代差异。比如说现在手机还算奢侈品,但在《疯狂的石头》中手机已经普及了,就连黄毛这种小毛贼都随身带着手机,明显不符合当今这个时代。更何况片中还有一个黄毛被困在下水道里,把手机天线从井盖的孔中伸出来打电话的梗呢。
至于《恋节差异那就更大了,这年头上哪里去找那种大型的婚介公司和网站啊。如果改背景的话,那整部电影的结构就全乱了。
而这年头的喜剧,除了冯氏电影,似乎就没啥象样的喜剧电影,而且还得是高票房。
所以李睿只能另改路子,小成本的局限性就在于喜剧不行,剩下的那就是家庭lún_lǐ情感一类的题材了。
其实国外电影倒是有不少以小博大的例子,比如《鬼影实录》、《他来自地球》、《电锯惊魂》等等,但是一方面是华国特有的审查制度,另一方面李睿也是考虑到文化的差异,让他不敢轻易冒险。
至于家庭lún_lǐ情感题材的,一般文艺性很大,且都不太可能有高票房。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这部《我的兄弟姐妹》,一开始李睿还没注意到,但仔细在脑海里翻找了一下这部电影的资料,却惊讶的发现这部成本仅仅只有三百万的电影,票房居然高达2300万,排在了2001年国内票房排行榜的前三甲,仅次于冯氏经典的《大腕》和程龙大哥的《特务迷城》。
这部电影李睿当初只是稍加浏览了一遍,感觉挺一般的,所以也就没怎么关注。现在回过头来再在脑海里重新过一遍,依旧觉得没什么出奇的地方。
剧情走的是很老套的煽情路线,主角们一开始开心幸福,后境遇悲惨。而且影片中哥哥在冰天雪地中将弟妹挨个送到别人家去的情节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