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五章 历史失踪人口(1/3)
赵家栋扬扬手中那本“后板桥杂记”:
“很多线索表明,这个绣琴,应该是某反清组织成员,并且从作者赵念的描写来看,她的身份似乎还不低。”
“哈!”
听到赵家栋这样说,李襄屏当时就一愣,然后笑眯眯对对方说道:
“我说赵叔,您真不亏是清华文科学霸,这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还反清组织成员?那天地会还是白莲教?对了,在乾隆那会,好像还有一个叫红灯照,哈哈,红灯照圣母绣琴?现在就不知道,绣琴和韦爵爷他老人家差几辈了。”
赵家栋当然听出李襄屏不信的意思,他再次一扬手中的书:
“不会呀,秦淮五绝都是你告诉我的,难道你没从这本书中看出来?”
李襄屏脸微微一红:“我,我看出什么?”-------
李襄屏的脸红当然也能理解,要知道他上辈子偶尔看到这本书,那纯粹就当做一位清代老司机的回忆录。
既然是老司机回忆录嘛,因此李襄屏当时其实是抱着看小黄文的态度翻这本书,关注重点都集中在里面的香艳故事上,既然这样,他怎么会去注意其他。
好在赵家栋也没让他尴尬多久,他很快说道:
“不过这也不能怪你,襄屏我问你,你当时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很多话都看不懂?”
李襄屏猛一点头:“对对,当时我看这本书,感觉很多话都词不达意,分开来每个字都看得懂,连起来却很多话都读不通,感觉很多话都像是,都像是”
赵家栋笑着接茬:“很多话都像是黑话,俗称的江湖切口,是吧?”
李襄屏再次点头:“对对,我当时看书时候是有这种感觉,不过这里面的很多话,那可比“风紧扯呼”之类难懂多了,所以我翻过之后,除了记住一个“秦淮五绝”,其人没有任何印象,赵叔,那玩意到底是啥,难道还真是江湖切口?”
赵家栋点头道:“那些你没看懂的基本都算江湖切口,并且赵念的这种写作方式,现在学术界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就叫江湖切口体,而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刚刚起步没几年”
接下来赵家栋给李襄屏科普:由于“我大清”盛行文字狱,再加上有清一朝,造反的事从头至尾从未终结,因此久而久之,在民间竟然出现了一种“江湖切口体”,尤其是到了乾隆嘉庆年间,这种怪异的写作题材竟然还变得非常完备,甚至称得上高级-------
两个造反的家伙坐在大庭广众之下聊天,他们自己知道在聊什么,但是别人不知道,不仅别人不知道,大多数普通民众还觉察不到异样。
“现在几乎可以肯定,这本书的作者赵念,那肯定就是反清组织成员,并且他的地位还低不了,因为能用这种江湖切口体写作,那就已经不是一般人了,非得是反清组织高层不可,而从他对葛嫩以及绣琴的推崇来看,这两位多半也是反清组织成员,这其中葛嫩没啥好说,因为在真实历史中,她是真正跟随别人在福建起兵造反,倒是这位绣琴,现在除了知道她和施襄夏下过两盘让子棋,其他文献不见她任何事迹,而这位赵念在言语之间,又对她极为尊重,因此我推断,她的地位应该不低于赵念。”
其实当赵家栋刚提起秦淮五绝之首的那个葛嫩,李襄屏就已经相信了------
要知道他在穿越之前,那可是真正见过绣琴,并且在当时,绣琴用一种缅怀的语气讲述葛嫩的事迹,李襄屏到现在还留有印象。
只不过怎么说呢,李襄屏虽然不再怀疑绣琴姑娘的“政治立场”,在这一刻,他却产生了其他担心:
“赵叔您别忘了,咱们这部“大国手”可是围棋题材,重点就是想讲好围棋故事。”
“我没忘呀,怎么了?”
“您刚才说可能需要修改剧本,还要给绣琴加戏吗?”
“哦~~原来你是担心这个呀?”赵家栋笑道:
“你是担心夹杂其他内容,甚至改变整部剧的立意是吧?”
李襄屏不吱声,直接给赵家栋来了个默认,他心说很多烂剧不就是这样拍出来的么?有一种是编导志大才疏,肚子里又没有多少干货,然后为了凑集数水剧情,那就只好谈恋爱,无论什么剧都在里面大谈特谈恋爱。
还有另外一种那当然就是野心太大,总想着什么“宏大叙事”,想着什么“主题深刻”,然后就什么内容都往里面填充,结果拍出一部不伦不类的作品,什么东西都想表达,可惜什么东西都表达不清,最后变成一个没有重点的大杂烩。
李襄屏倒不担心自己这位“赵叔”志大才疏,不过这毕竟是他第一部戏,所以非常担心他会犯第二个错误。
很明显,两人最近接触的次数有点多,所以赵家栋一眼就看穿李襄屏的担心,所以他呵呵笑道:
“呵呵襄屏,我看你是想多了呀,实话跟你说吧,我之所以想稍微修改一下剧本,只是想解决一个问题而已,或者干脆就说,我只是想看这部剧的观众一个交代。”
“哦,什么问题?”
赵家栋微微一笑,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着反问一句:
“襄屏我问你,范施这两位中古棋棋圣,他们算不算历史失踪人口,对了,好像黄龙士也算是历史失踪人口,这也是巧了,中古棋三棋圣,竟然都是历史失踪人口。”
历史失踪人口?李襄屏当时就被赵家栋这种说法给逗乐了,不过他稍微细想一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