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论功行赏(1/2)
文德殿
殿外,众大臣和将领们相谈甚欢,喜气洋洋,因为一会宋真宗要为这次北征的将士们封赏,所以每曰早朝的地点也由之前的崇德殿改为容纳更多人的文德殿。
宫门两边是一排威武的宫卫,见时辰差不多了,一将官将殿门打开,一时间,各大臣将领们一边打着招呼,一边齐齐进入了殿门。
大殿中
宣读官高声念着封赏名单:
“宣,圣谕:契丹辽国,屡犯边境,烧杀抢掠,百里无人,然我大宋蒙受上天眷顾,相应天命,二十万将士出师讨伐,历时近三个月,由太原道兵,出雁门关,过清河,经漠北草原,兵至朔州、寰州、应洲,浴血奋战,击败贼寇,大壮国威,扬名天下,自我大宋开国以来,有功必奖,有过必罚,此次北征大捷,立功人员总计七千八百六十二人,
七等功者,赏金十两;
六等功者,赏金二十两;
五等功者,赏金二十两,赐良田十亩;
四等功者,赏金五十两,赐良田二十亩,全户减赋三年,赐勋从七品武骑尉;
三等功者,赏黄金二百两,赐良田三十亩,军都指挥使以下官升一级,全户免赋税十年,未有勋者赐勋云骑尉(正七品);
二等功者,赏黄金五百两,赐良田五十亩,全户免赋税十年,未有勋者赐勋骁骑尉(正六品);
一等功者,赏黄金二千两,赐良田百亩,全族免赋十年,未有勋者赐勋上轻车都尉(正四品)。”
侍从宣读完后,又从旁边侍从手中接过出一卷,清了清嗓子,继续读下去:
“此次获三等功者,总计三十一人,为太原道军都指挥使郑可信,太原道军都指挥使李舜臣……。”
“此次获二功者,总计三十一人,为皇城司指挥使金来顺,太原道……”
“此次获一等功者,总计六人,第一人,征北大元帅枢密使曹彬,功勋卓越,本应加封进爵,但因已位列三公,位极人臣,赐免死金牌一块……”
“第二人,太原道厢都指挥使田仁朗,赐勋护军(从三品)……”
“第三人,太原道厢都指挥使石宝吉,赐勋护军(从三品)……”
“第四人,太原道厢都指挥使莫罗山,赐勋护军(从三品)……”
“第五人,皇城司军都指挥使李泰,赐勋上轻车都尉(正四品)……”
“第六人皇城司军都指挥使李泰,都头张靖,赐勋上轻车都尉(正四品)……”
恩?
都头?
张靖?
大殿内听封的朝臣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张靖这个名字真的是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啊。
大殿里的朝臣和那些受到封赏的将领在下面议论纷纷。
“你见过他么?我没有啊。”
就连大皇子隆王赵佑和四皇子信王赵祉也互相看了一看,但从两人目光交汇中都现了对方的茫然,这家伙到底什么来历。
而此时最惊讶和生气的要数这些一等军功和二等军功的将军们,这些人都是北征将领,任意拿出来一个都是桀骜不逊的角色。
所谓君不患寡而患不均,本来立下战功获得封赏是件大喜事,但是当他们突然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色竟然排在了军功最前面,顿觉备受委屈,心态变得极不平衡。
他奶奶个熊滴,老子在战场上不要命的时候怎么没看到他,现在领军功了结果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这小子到底是特么谁啊!
底下议论的人群中,要属北征军这些将领反映最为激烈。
身为征西大元帅的曹彬,获取一等军功那是理所当然,甚至可谓是众望所归,田仁朗、石宝吉、莫罗山三人都是北征军中单领一路的将军,获取一等军功也完全合情合理,至于军都指挥使李泰,虽然从级别上稍显不足,但是毕竟是从皇城司调过来的,一等军功怎么也不能全部都给太原道,也能勉强说得过去,但是……这个叫张靖的家伙……他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啊?
他也配?
在互相询问得知都不知道这个人后,这些北征军的将领们就更加愤愤不平,义愤填膺了,交头接耳的闹哄哄一片。
这也就是在文德殿上,要是在军营里,他们早就一拥而上,围着曹彬要个说法了,直到宋真宗拍了一下龙椅,这些将领们才一个个的老实起来。
不过显然宋真宗不是一个扫雅兴的人,今天在文德殿并没有责罚他们,而是摆了摆手,示意让侍从继续念下去。
“四等功一百二十三人,太原道军都指挥使洪源……”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宣读,侍从总算松了一口气,四等军功的名单终于宣读完毕,至于四等军功以后的人员,会按照呈上来的名单,经朝廷查实核准,然后下拨钱款。
和最初曹彬递交给宋真宗的立功名册不同,内容上稍微生了点变化,赵祯的战功被宋真宗赵恒朱笔划了下去,将大元帅曹彬加入了名单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调整。
其实,就如册封上所说的,这对曹彬到没有什么意义,他早已经位列极致,和左丞相王旦、右丞相李沆并称为大宋三国公,只不过,宋真宗赵恒将其名字列入其中,更应该是体现其器重之意罢了。
还有,在宋朝有皇子不封爵这一说,也就是说,皇子没有爵位之分,就算没有资格争夺王位,至少也是个郡王,宋真宗拿掉寿春郡王赵祯也在情理之中。
张靖很幸运,虽然正四品的上轻车都尉不算大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