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抗日之怒火兵魂》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抗日之怒火兵魂 () >>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历史的微妙变化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122486/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历史的微妙变化(1/2)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历史的微妙变化

日租界抓的人里面,连日本朝日新闻记者也给抓了,这些记者半路上抗议,直接被两个团长拉出去枪毙了,杀一警百,这效果不错,两万多民日本人不管男女统统做了劳工,为了起到效果,周正还让租界的各国记者去采访。

小日本一下着急了,这屁股露在全世界人面前,能不着急吗?急忙找国联,国联也不肯帮忙,你小日本牛逼早就退出国联了,即便国联也起不到作用,当时日本侵华的时候,南京国民政府找过国联,国联该吃的吃了,该拿的拿了,屁也不放一个。

日本人没有办法,找租界的公董局出来找周正谈判,说这些是平民百姓,周正一句话给怼回去了,平民百姓到中国是否经过中国人的允许了。

“老子还没有找你们这些洋人事情呢,你们倒替日本人说起情来了。”周正坏笑道,“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来了,你们就给小日本说句话捎句话,三千万两白银把这些人质买回去。”

“三千万两白银。”话传到小日本那里,这岂能不明白什么道理,不赎回来,报纸每天报道这些人每天在挖工事,这些人能到中国租界里面做生意,家族多少有些背景,赎回来,谁出这三千万两白银。

日本本土没有资源,多数依赖进口,要么就是从东北掠夺资源,一句为大日本天皇效忠也就不了了之。

这只是一个人质事件,关键还得是怎样和周正开仗的问题,鬼子立刻从本土调派了一支海军舰队向天津扑来,陆军方面,新增加的八个师团,有两个师团从青岛登陆,也开往了天津,大有灭了周正的意图。

为了应对天津出现的危机,八路军决定在沧州和保定一线,和鬼子打一打仗,试验一下八路军正面作战的能力。

武器当然是这周正提供了,雾灵山兵工厂这次又加大了工作量,而水泥厂和钢铁厂准备在唐山开设分厂,工业振兴计划被李政纳入到了整个国防工业体系之中。

这个时间内,秦皇岛造船厂开始制造第一艘军舰,制作计划,先制造一艘出来,看看是否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标准。

军舰吗,周正不是太急,渡海作战时间还远,现在最为关键的是飞机,还有岸防炮,天津口岸布置了二十门远程榴弹炮,周围用坚固的水泥做了掩体,这些榴弹炮口径大,射程远,只要一枚命中鬼子军舰,肯定失去作战能力,如果打在船一侧,弄不好能把鬼子军舰给炸翻。

为了专门对付鬼子的军舰近距离射击,还搞了一些平射炮,配备了穿甲弹头,专门打鬼子的船体,这些轻量级岸防炮从天津到秦皇岛布置了六十多具,周正不是太担心海岸,主要是陆地上的两个鬼子师团,新增第十五,第十七师团专门是灭他周正来了,这不能来而不往。

既然八路军要参战,周正决定把保定和沧州一带的指挥权交给冯云山,王天福全力配合作战,有两万多民鬼子平民负责做工事,这速度快的多,比小鬼子来犯的速度要快。

这是双方第一次合作打正面作战,作为军队双方,士气高涨,新式武器,107火箭炮五十门,迫击炮若干,远程榴弹炮二十门,拉倒了沧州和保定一带,定向反步兵地雷,火箭筒穿甲弹,,防空炮全部配齐。

王天福带了一万人,八路军方面总共决定出动八万人,武器不比鬼子差,既然鬼子要来,那就一次性和鬼子的两个师团打个你死我活吧。

于此同时,武汉保卫工作站的会议在武汉召开,这一次的会议无关乎政治,而是在于保卫武汉,延安提出誓死保卫武汉的提议,最终全体通过,另外,这项会议还通过进一步加强民族统一战线,合作抗战共同到底的战略方针。

这次的会议让小日本意识到了,华北太行山兴建兵工厂,完全是中国两派空前合作的成果,完全没有其他国家的参与,这让一直研究中国国策的很多小鬼子专家眼睛掉到了地上,这如何可能。

一向喜欢独裁的蒋介石怎么突然变了,在民族危难之际,这种可能有,但是根据他们的推测,这种可能性非常的渺茫,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日本方面在这次会议上不但没有看到他所谓的屈服,所谓的防延安,反延安,而是看到了两派的精诚合作,会议最后还发表一篇宣言,这篇宣言再次彰显了无论是延安还是重庆方面,都将和日寇决一死战的决心和意志。

“马上调查清楚,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日本陆军本部也大为恼火,如果不是借着中国内战之际,他们进攻中国的步伐或许没有这么快,这么顺利。

可是,这两派竟然团结到一起在华北办工厂了,华北太行山,那可是八路军根据地。

让小鬼子更着急的是,八路军的根据地越来越扩大化,已经和周正的雾灵山挨在了一切,这样发展下去,即便他们打下武汉,那华北岂不是成了周正和八路军的天下。

一切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于历史的改变,周正感觉非常良好,带着一帮太太团回到雾灵山,一起研究新的武器,尤其是防弹衣,蔡玲的制衣厂从原来的十几台缝纫机扩大到了二十几台,收回了几座城市,只搞到了十几台缝纫机。

李政赶紧找找周晓雪号召全国捐献缝纫机,这机器不是一般的家庭有,大都是手工作业,就连天津和北平城里不少裁缝店也是拿着剪刀和手工

状态提示: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历史的微妙变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