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农科院 二(1/2)
王金来到了八号田,这是一片很广大的田地。许多的农民正在田间忙活,这其中两个便有胡静,成光。
成光便是那个告诉王金,去年可能会干旱的老农。他本身是个农民,经验丰富的老农所以没什么变化。
相比起来胡静的变化可大了。
胡静本来是一个斯文的儒学者,父亲是大儒宗胡昭。胡静属于名家之子,容貌也是上层,堪称气宇轩昂。
但此刻胡静穿着邋遢的衣服蹲在田间,肤色因为长期被太阳曝晒而十分黝黑,整体看起来更像是农民了。
当然,体格是健壮了不少。
“大司马!”听见了动静,胡静与成光回过头来见是王金,连忙上前行礼。
“二位先生免礼。”王金很客气的说道。随即王金对胡静笑道:“先生黑了不少嘛。”
胡静以为王金是在调侃,便笑着说道:“大司马别看我黝黑了许多,但是身子骨壮士了不少,更健康了。”
“生命在于运动啊。”随即,胡静感慨道。这句话还是王金常说的一句话,告诫那些埋苦读的书生们,要多运动。
“呵呵。”王金呵呵一笑,没有解释自己其实不是那个意思。
两个人便这般寒暄了一下,随即王金好奇的瞅了瞅八号田内的麦苗子,问道:“这八号田的苗子,与其余田的苗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品种啊。”
说起自己心爱的麦苗,胡静便滔滔不绝了起来。“这八号田内的苗子,我称作是青田苗。这个种子还是从南阳那边传播过来的,根据初步的调查,应该是众多麦种之中颗粒最大的品种。我打算与将它与六号田内的大王麦杂交一下,这大王麦的颗粒很多,
只是颗粒细小。我琢磨着,如果能产出颗粒又多,颗粒又饱满的小麦,这不就是杂交小麦的精髓吗?”
说到激动处,胡静甚至是手舞足蹈,唾沫横飞。这是一个全身上下洋溢着干劲,浑身充满了斗志的男人。
这是一个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真正儒学者。
他有诚实,守信等等高尚的品德,又有忧国忧民,想要为百姓出一份力的志向。所以他听说了王金的杂交小麦的理论,便全身心的投入了其中。
从建设农科院,收集种子,到播种等等工作的,胡静都投入了巨大的热情。而这也是一名科学工作者,应该有的精神。
认真,拓展。
看着唾沫横飞的胡静,甚至有些唾沫都碰到了王金的脸上了,王金心下一点也不怪罪,反而挺高兴的。
大汉最不缺少的就是那些研究儒学的学者,却缺少这样开拓的学者啊。胡静是一个开始,第一代科学院中的佼佼者。
未来大汉朝都是这样的人才,那么导弹,飞机,大炮还远吗。
哈哈。
当然,王金也得打个预防针,免得胡静这样的人才因为打击而受到创伤。毕竟杂交小麦的工作,不一定会一帆风顺。王金于是说道:“先生的理论虽然没错,但是总有意外生。这杂交小麦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请先生多多努力,潜心研究。如果能在五年之内研究出来,我就很满足了。整个关中,不,天下百姓都会记得
先生的显赫功勋。”
胡静并不愚蠢,反而他非常聪明。一听就听出来了,笑着对王金说道:“大司马请放心,这活我能干一辈子,就算干到七老八十,我也要将杂交小麦给研究出来。”
“先生真韧性。”王金含笑点头道。
王金这个关中地区的霸主,大司马丰侯。与胡静,成光一起坐在田野上,讨论怎么种田,杂交小麦的理论。
谈的很不错。因为时间到点了,王金甚至还与他们一起在田间吃了一顿饭,饭菜挺丰盛的,有肉还有鸡蛋。
这是农科院的标配。
王金对此非常赞赏,毕竟种田是一把子体力活。
随即王金又了解了一下农科院的构架,哟,还真是不小。这可是三千亩良田,又是需要细心呵护的实验田。
除去一些厨娘,护卫等不相干的人员,每十亩田有两个壮劳力,也就是有六百名壮劳力在这三千亩田内负责干农活。
每一百亩田内,有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农,也就是有三十名老农。还有三十名负责记录数据的文吏,这六百六十名工作人员,组成了这偌大的农科院。
王金只是负责资金供应,要养活这么多人,也是一笔大的支出。不过与回报相比,这笔支出显然是微末的。
而这里的一点一滴都是胡静从无到有构架出来的,胡静的执行能力意外的很不错。
王金笑着听了,对胡静的工作越的赞赏了。
这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才。
正当王金坐在田野上,与胡静,成光交流种田,一起吃饭畅快谈笑的时候。典韦将一切都有看在眼里。
典韦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但其实话语不多。他是听的多,看的多,做的多,说的少。这段时间他跟随王金,看到的王金。
其实是“享乐”的王金。
府内妻妾众多,成天法,乃是“多近妇人。”看起来是个挺无道的诸侯。
但是王金却能玩的溜,将整个关中梳理的井井有条,便是他自己醉生梦死,手下人也能将关中管理好。
这是御人有术。
天生有一种统御之才。
典韦不得不承认,王金这样的人,是让人羡慕妒忌恨的人。这大司马的位置坐着清闲,手下人忙里忙外累成狗。
而现在典韦又现了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