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洞察(2/3)
悟。随后我抑制不住欣喜,对他们二人说出心中所想:“李德裕所做的一切,或许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朝局的平稳。自李德裕被陛下重用以来,常让人觉得他独断专行、排除异己。实际上,这些都是不得不为。陛下登基之初,仇士良大权在握,又经历过文宗朝的‘甘露之变’,朝堂上正直而有能力的朝臣本就所剩不多。若李德裕不独断专行,就无法震慑朝臣;不排除异己,就不能让朝堂上下一心。如此推测,饶阳公主得势,似乎也是李德裕和陛下故意让他出来对抗仇士良的。后来仇士良倒台,李德裕和陛下又暗中帮扶鱼弘志,让鱼弘志和饶阳公主斗起来。”“那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邓属憨憨地问道。
我看他憨厚的样子,笑道:“呵呵···这样不仅能维持朝局的稳定,而且陛下和李德裕所制定的政令,都能更有效地推行下去。”
“为啥呀?”马新莹追问道。
我喝了口粥,悠悠地回道:“因为只要有两股势力在权力上争地不可开交,那么在李德裕和陛下制定政令的时候,倘若这两股势力其中有一方反对,另一方为了制衡对手,必然会坚决支持。这样,再加上李德裕原本在朝堂里培养的那些势力,就能让制定的政令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并且在政令下发以后,两股势力还会互相监督。这就是陛下和李德裕的制衡之道,也是维持陛下和李德裕这些年来平稳施政的基础。你们想想,从当初讨伐泽潞,到后来大举灭佛,这些必然会触及一大帮人利益的事,陛下和李德裕却能稳如泰山的推行下去,若非有这种制衡的存在,他们又如何能做到呢?”
“这么说,陛下是想让鱼弘志的人去接手刑部和吏部?”邓属继续问道。
我摇摇头,又吃了一口,然后说道:“陛下身体每况愈下,这个时候他也不会再让鱼弘志染指朝堂了。刑部和吏部,自然是要交到最信任的人手中,陛下才能放心。而陛下最信任、最倚重的人,从来都没有别人,就是李德裕。虽然在外人看来,李德裕专权擅势,可纵观方才所言,在陛下眼中,李德裕并不贪恋权贵。所以,在陛下病重的时候,将朝堂重新收拢到李德裕手中,无论将来谁继位,都能保证不被宦官弄权,也不会受饶阳公主要挟。最不济,也能保障朝局的平稳过渡。”
“饶阳公主真是笨!居然想都不想,就去争这两部尚书。”马新莹歪着脑袋,叹道。
“呵呵···”我被他可爱的模样逗乐了,遂也跟着叹道:“这世间,有些东西就像迷瘴一样,一旦进入就会迷失方向,名、利、权都是这种东西。而心底的清澈透亮,就像迷榖花。时刻佩戴迷榖花的人,才能不被迷惑,即便误入迷障,也能认清自己的路。古往今来,多少原本清白的人,只是因为心智不够坚定,在进入‘迷障’后就迷失了自己,最终深陷其中,走不出来了。姑娘觉得,饶阳公主是身佩迷榖花的人吗?”
“自然不是!所以说他笨嘛!”马新莹答道。
我又喝了一口粥,接过话道:“嗯···他也不算太笨,只不过比李德裕笨一些而已。再说李德裕太能伪装了,他说‘兹事体大,需细细考量’,这本就是他作为宰辅,份内该说的话。虽然饶阳公主当下会对他置气,然而事后却不会多想,顶多认为这是陛下的刻意打压,断然不会因这件事而发觉一切都是陛下和李德裕颇有深意的谋划。”
“原以为鱼弘志就够狡诈了,想不到李德裕才是最老奸巨猾的那一个!”邓属也在那,自己感叹道。
我放下勺子,纠正邓属道:“老奸巨猾算不上,这会儿,我倒是觉得他筹谋得当。”
“小先生怎么替他说话?”马新莹有些不解地问我。
我看着他,回道:“实话实说,若我在他那个位置,未必能比他做得好。而且他的所作所为,都既合情势,又不偏正道,实在让我肃然起敬。就说眼下这件事,刑部和吏部的尚书人选,他说的没错,确实需要细细考量。这两部尚书,既要有相应的经验能快速上手,还需要有名望、有魄力能震慑手底下的官员,更要有德有才,能管理好一部之事。哪里是饶阳公主凭着一己之私,就能简简单单选出来的?比如刑部,关系到国家法令的下达和推行。倘若法令不达,上下不通,则国亡而君不知。故而刑部尚书需一个强势而且品行端正的人,才能胜任,并非单靠朝局站位就可以被推举上去的。吏部更是如此,官员选拔、考核,皆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做到慧眼如炬。倘若吏部尚书无法让官员们各尽所能,则会让整个官场都混乱不堪的。”
“那这两部尚书的任命,我们还需要插手吗?”邓属看着我,颇为认真地问道。
我望着他,才想起当初跟萧秀讨论刑部尚书人选的时候,邓属并不在场。于是我放下手中的勺子,对邓属回道:“刑部和吏部的人选,我曾与二公子商议过,我们选出的人,也不会差的。就说我们选的刑部尚书,崔元式,他中举后,先入帅府做幕僚,后累官湖南观察使,等到陛下登基,因泽潞平叛有功,前后任河东、义成节度使。就这些履历,足够他在刑部树立威望的了。听二公子说,他品行端正,不朋不党,故而他做刑部尚书,无论是对我们,还是对陛下和刑部,都不是坏事。至于吏部的卢商,你是知道的,我就不必多说了。”
“哎呀··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