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因果(三)(1/2)
却不知过了多久,花难惊醒过来,忽觉脑海之中锣鼓齐鸣,天旋地转,似若重锤击来,颇感眩晕昏沉,抱头痛呼。
花难强忍痛感,盘膝而坐,当即运起七彩灵台,缥缈道意缓缓涌来,汇入三魂,运转数个周天之后,方得好转。
又过了半个时辰之久,花难痛感尽去,晕觉稍缓,于是环顾四周,才知自己已回到厢房之中,当即起身下榻,正待洗漱一番,此时忽闻门外异动,便见得屋门自外向内推开,住持方丈走入屋来。
方丈一见花难站在当处,神色微喜,合十道:“阿弥陀佛,施主佛缘深厚,终于醒转过来。”
花难当即回礼,将方丈请入茶座,方丈见他面色仍显苍白,于是一一问他伤势情况,除却稍有眩晕之外,花难倒无大碍,皆如往常,方丈探他脉搏,的确如此,这才放下心来。
窗外艳阳高照,烈日高悬,时辰几近午时,花难只当过了一夜,于是问道:“方丈大师,不知昨日在菩提崖前,究竟发生了何事?”
“昨日?”方丈摇头道,“施主,你已昏迷了半月之久。”
半月?
花难一愣,睡梦中不计时日,不想已过了半月,此时方丈一说,花难便觉恍惚。
方丈又道:“那日崖壁异象方起,小徒九痴却不知何故,忽而癫狂入魔,那魔性十分强大,贫僧道行微末,难以抵挡,好在施主及时醒来,这才相助贫僧将其镇压……”
花难问道:“那后来呢?”
方丈淡道:“后来自九痴身畔之处,亮起一道金光,那金光颇为刺眼,半晌才去,待金光隐去之后,贫僧便见施主与小徒双双倒地,昏迷不起,贫僧只得将施主与小徒带回寺中,诊疗数日,皆无见效,直至今日过来,才见施主醒转。”
花难回想起那日在菩提崖前,暗龙魔君自爆之际,那般仙力之强,当可震天裂地,历历幕幕,花难皆临其境,绝非入梦之象,但如今道来,似乎住持方丈却对此丝毫不知,花难心中颇觉古怪,于是便将脑海之中所见异象,以及念珠异变后所发生之事,一五一十向方丈说了。
方丈听罢,幽幽叹道:“阿弥陀佛,施主所见,只怕并非幻象。”
花难问道:“何以见得?”
方丈缓缓道:“金刚寺渊源已久,需从八百多年前说起,当时此地尚是一座荒岛,处于无尽东海之中,人迹罕至,每逢暴风雨时,偶有渔民来此落脚,忽有一日,来了一位道人,那道人途径菩提崖下,见崖底处但有一道石壁,颇觉奇异,于是在此打坐,只道是日升月落,春去秋来,那道人竟已枯坐一年,期间滴水未进,粒米未食,丝毫不曾动过。”
“世间竟有此奇人?”花难讶然道。
“传说道行高深之人,修为臻至化境,当可尽除浊质,辟绝五谷,便是几天几夜不饮不食,倒也无碍,可这位道人,却足有一年未食未饮,只怕道行已是通天彻地,若称之‘地仙’也不为过。”方丈不禁赞道。
“那一年之后,又如何了?”花难问道。
方丈又道:“一年之后,那道人忽有一日醒来,二话不说,便起身离去,离去之时,手中却多了一串念珠……”
花难听到此处,不由惊呼道:“啊!那串念珠……”
方丈点头道:“不错,正是施主所说的‘白净水金刚念珠’!且说那道人离去之后,过了月余又回返此地,领了许多工匠前来,断山伐木,在崖前建起一座佛寺,供奉佛门八大金刚与四大菩萨。”
花难道:“奇怪,明明是道士,不建道观,却建起佛寺来,这是为何?”
方丈摇头道:“此中缘由,却无记载,只知佛寺建成之后,又有一批僧众自中土神洲而来,受那位道人之命,在此寺修行,自此之后,那位道人便将‘白净水金刚念珠’镇在大雄殿内,遂拂袖而去,至今杳无音讯。”
花难问道:“那位道人所建之寺,便是金刚寺了?”
方丈点头道:“不错,那批僧众便是本门先辈,而贫僧,正是本寺第七代住持。”
“原来如此。”花难又问:“方丈大师,先前你曾言道,与在下颇有渊源,难道与此有关?”
方丈道:“施主慧心,所料正是如此,本门曾有古训,代代相传,便是:‘仙魔同行,缥缈意现,魔君参禅,佛祖倒坐。’”
花难不解,当即道:“方丈大师,请恕在下愚钝,却不知此中真意如何?”
方丈淡道:“施主且将这道谶语倒过来念。”
花难听得懵懂,却也依他所言,呐呐道:“佛祖倒坐,魔君参禅,缥缈意现,仙魔同行……”
如此反复默念数次,仍是未解,遂而摇头不已。
方丈却道:“上代住持坐化之际曾道,若有缥缈传人造访本寺,观得石壁异象之后,可将‘白净水金刚念珠’交还与他,世间除他之外,再无人可抗衡当中魔性。”
花难更为不解,问道:“既是如此,在未去往菩提崖之时,大师如何认为,我便是缥缈传人?难道方丈大师修行过占卜一道?”
方丈笑道:“贫僧修行佛法,虽道行甚末,却也可微察万物因果,此乃因果之道,却非占卜,贫僧方见施主之时,便见得施主与小徒九痴之间,因果之力非同寻常,故有此猜测,如今看来,贫僧所料却是不差。”
“九痴小师父?”花难不禁诧异,“那串金刚念珠本在大雄殿内,却不知如何又到了九痴小师父手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