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长安十日》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长安十日 () >> 第四十一章 城楼与儒生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132124/

第四十一章 城楼与儒生(2/3)

第二等,这一支弩箭的造价便抵得上一位江南道县令一年的俸禄,无怪乎户部年年嚷嚷着要削减兵部开支。

时若闻不免多看两眼这弩箭,燕北知露出一丝自豪神色,难得主动开口道:“这是工部特制的龙脊弩箭,不同于边关,这里的弩箭是针对江湖高手,力求以极快速度破除罡气,称得上转瞬即至。时大人见多识广,想必是见过这种弩箭的威力。江湖高手再高,也抵不过弩箭齐射。”

时若闻笑着点点头,这倒不是他认同,而是懒得争辩罢了。这位燕大人此言并非针对他,而是当今朝廷与军伍将士主张的器械论:江湖高手也是血肉之躯,过往军伍弱在个体,但当今胜在阵法与器械,尤其工部屡次改良弩箭,当今兵卒已然不可与百年之祸时的孱弱同日而语。

这倒也不是没道理,百年之祸时各地割据,中原南北先后有大小近百人称帝,生死尚在一瞬,哪里会有什么帝王顾得上练兵,非不愿,实不能。当今国力强盛,一支弩箭只需工部数日之功,一个成名高手可得十余年打磨,这笔账这样算,还真是赚大了。

可惜,时若闻见过的风沙实在太多,这种近乎盲目乐观的账本,当中症结不要太多。江湖高手讲气度的,或许和你正面打,正要无耻起来,日行千里逃窜别处,你军伍行军粮草辎重真耗起来,说不定就是国力亏损的大祸。

说到底,耗不起三字,才是当今江湖的底气,寻常高手或许还会被这笨重床弩针对,至于那些顶尖高手,要么神龙见首不见尾,让朝廷无力针对,要么踏踏实实做顺民,否则举国之力,让你寝食难安,简直易如反掌。

别的不说,建国早年有位江湖豪侠,自恃武艺非凡,艺高人胆大,偏偏不愿大隐于市,就那么堂而皇之娶妻生子,滋事作乱,他倒是轻松,那会巡捕司也没空查他,可碧落楼轻松查出他家族底细,一个一个上门拜访,朝廷还下令,有提供衣食住行给他的,以谋反论处,诛九族。最后逼得他在哀牢山自尽。

不过这些话时若闻也只是心中想想,自然不会折了燕北知的面子,更不敢在这大内里贬低朝廷的诸位大人,故而也只是笑着点点头罢了。

燕北知腰杆挺直几分。时若闻好奇道:“此处是龙脊,那城头应当是第三等的黑云喽?”

燕北知点点头,沉吟片刻,朝城头一指,沉声道:“依照规矩,应当请时大人上城楼一观。”

时若闻看一眼操练正忙的禁卫军,笑着道:“这里不需有人看着?”

燕北知对此话颇为不屑,“我禁军皆是精锐,练军之时也无须时刻监督,否则与江湖悍匪有何差别。”

时若闻没理会他的嘲讽之意,笑着点点头。“那便请燕统领带路吧。”

燕北知径直转身,大步向前,只不过步伐未免太大,时若闻一时觉得有些好笑。

从城楼上眺望长安,鳞次栉比,秩序井然。其间车马行人,贩夫走卒,江湖百业,尽皆一目了然。时若闻一时生出豪迈之感,远望朱雀门,真好比一只振翅神鸟。而在这城楼上看朱雀大道,可见街道之上大块青石,两侧青砖绿瓦,向南眺望,隐约可见长安几座高楼,甚至隐约看得见巡捕司的那片槐林。

紫禁城方圆千里,燕北知领着时若闻绕城一周,其上每隔五十步便有一张守城床弩,时若闻手扶墙垛,笑着道:“这紫禁城,真不愧紫禁二字。”

燕北知一言不发,继续带他走。时若闻从这城墙之上,向内可直望紫禁城一应宫殿楼阁,不过当初建城时的工匠自然有这个考虑,后三宫中地势较低,又有高墙绿荫,隐约是见不着什么春光旖旎的。

不过远望紫宸殿全景和殿前广场,以及那近百根汉白玉望柱,倒是真有宏伟意。紫宸殿砖瓦具是肃穆色,从城楼上,看得见紫宸殿重檐上那享誉于世的二十八只戗兽,钦天监当初为此和礼部争执不下,礼部要遵循古法“走九”,钦天监要以星宿做戗兽,后来还是太祖拍板定下。

而远望太子东三宫,成三足鼎立,博物宫具右,正阳宫居左,谦抑宫居上,时若闻深深看了一眼,装作不经意问道:“东宫怎的没什么人?太子还没回来?”

燕北知的回答简略的很,

“太子殿下明日才回。”

时若闻点点头,继续向前走。

走到城墙正东,可见旭日东升,将长安城照的生气勃勃,高楼知寒意,可惜仲夏时,倒也相得益彰。时若闻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脚步飞快的燕北知,再向下看,便看到自己最初去的那座古怪林园。

时若闻脚步放缓几分,细细看着下边的林木。才发现林子入口外,是一段复杂迷宫式的路,他大致推演片刻,发现是没有路可走的,一时有些好奇,忍不住细看。

燕北知大步向前,忽的发现时若闻落在不远处,不情不愿地回来,闷声道:“这段叫‘莫回头’,若是皇上不在林子里,这路是走不通的。”

时若闻微微颔首,好奇道:“奇门手段?”

燕北知点点头,“太宗时建的,这些宫墙都有机括操控。”

时若闻微微一笑,不再多问。

走到宫城西边,眼看就要走完一周时,时若闻有发现了些有趣的东西。

“燕统领,”时若闻指着下边一座废弃宫殿,好奇道:“这是何处?”

燕北知瞥一眼他指的方向,“原名锦帆城,后名烟霞宫,早就弃之不用了。”

状态提示: 第四十一章 城楼与儒生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