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山南印象(1/1)
段泽涛的家乡在江南省南部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是历史上著名的“江南起义”的发源地,出过不少的开国将军。段泽涛的家境并不好,父亲早几年就因病去世了,母亲靠喂猪支撑着这个家,因为过于劳累,母亲的背很早就驼了,头发也白了一大半。
父亲去世时什么也没留下,唯一值钱的是一块玉佩,母亲用红绳穿了一直戴在段泽涛的脖子上,这块玉佩玉质十分剔透,一看就知不是凡物,按说父亲做了一辈子农民,祖辈也没听说出过什么显赫人物,这块玉佩不知是从哪里来的,问母亲,她也不太清楚,只说听早已过世的爷爷隐约提过,父亲并不是他亲生的,而是捡来的,那玉佩捡来的时候就带着了。
段泽涛是这个小山村唯一出的一个大学生,在这个小山村是极轰动的事,这要在古代就算是中了举人了,将来要当大官的,当初段泽涛上大学少了学费还是老支书挨家挨户去收钱,大家你十块,我十块才凑齐了学费。
到家的时候已是黄昏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错落有致的低矮房屋上升起了炊烟,乡亲们见到段泽涛,都十分热情,纷纷打招呼,这种感觉让段泽涛觉得十分温馨。
看到儿子回来,母亲张桂花十分高兴,连忙张罗着给他做好吃的,段泽涛放下行礼,见水缸里没水了,挑起水桶准备去挑水,张桂花连忙拦住,“你坐了一天车也累了,先歇歇吧!”,段泽涛却执意去把水缸里的水挑满了,又抢着剁了猪草,把猪喂了,平时自己不在家,家务全压在母亲身上,自己回来自然要尽一份力。
见儿子如此懂事,张桂花自然十分欣慰,段泽涛是她这辈子最大的骄傲。到了晚上,姐姐段小燕姐夫张大力听说段泽涛回来了也赶了过来,姐姐段小燕为了让段泽涛上大学很早就辍学在家给母亲帮忙,后来嫁给了本村老实本份的农民张大力,段泽涛没在家的时候,他们也没少帮着母亲张桂花操持家务。
姐姐段小燕自去帮张桂花做晚饭,姐夫张大力拉了段泽涛先在饭桌前坐了,就着已做好的几道菜喝起了米酒,按家乡的风俗,女性的地位是比较低的,要在过去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女性就不能上桌,只能端了碗在灶屋里吃。
段泽涛坚持等母亲和姐姐上了桌才动筷子,吃饭的时候,张桂花问起段泽涛工作分配的事,段泽涛没有告诉母亲自己放弃了去省政府机关的事,只说分到了山南自治区政府,张桂花十分高兴,在她眼里自己的儿子是最优秀的,他的决定自然没有错。姐夫张大力喝了点酒,脸有些熏红,借着酒劲说道:“小涛啊,你如今出息了,是政府的人了,好好干啊,等发达了把妈妈接到城里去住,我和你姐也沾沾光。”。
在家休息了一个月,很快到了要去山南组织部报到的日子,母亲不舍儿子离去,一直把他送到十几里外的汽车站,左叮呤右嘱咐,临了又塞了五百块钱给段泽涛,段泽涛坚决不要,毕业的时候学校发了一千多块的奖学金,加上平时勤工俭学攒下来钱一起有两千多,到单位后应该足够用到发工资了。
到山南要转好几趟车,这时到山南还没有通高速公路,路况又差,段泽涛身体还算强壮,也被颠簸得骨头都快散架了,这也算山南给他的第一个下马威吧。
山南给段泽涛的第一印象就是山高、路险,到处是高耸入云的大山,盘山公路在山腰间蜿蜒盘旋,一边就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也不知那些开中巴车的司机怎么练就的一身本领,转弯都不带减速的,好几次段泽涛都发现中巴车的轮胎有半边都露到了公路外了,让他心惊肉跳,开车的司机却跟没事人似的。
山南给段泽涛的第二印象就是穷、落后,山南市作为山南自治区的首府却很少有什么大型的高层建筑,多是四、五层的矮楼房,而且大都十分陈旧,也没有什么大型的商场、超市,没有一点现代都市的样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