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 12 章(捉虫)(1/3)
当夜,内阁首辅杨铿与儿子之间发生了一番不甚愉快的谈话。
“父亲找我来有何事?”
杨首辅对着态度冷淡的儿子沉吟半晌,“……河南的事你打算怎么办?”
杨公子漠然回道:“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杨首辅试问:“就不能网开一面?”
杨公子笑了笑,“当初儿子有言在先,在我的手下做事有两条原则,一要会做事,二要能做事……有人明知故犯,儿子如果饶过他,那么别人会怎么看?儿子以后还能不能服众?”
杨铿沉默,父子俩互不相让,各有各的盘算,气氛一时变得很僵硬。
过了片刻,杨元昭冷笑一声,“父亲问我河南之事该如何,我这里却也有一桩山东的事情要向您老请教……不知道父亲大人打算如何应对此番天怒人怨呢?”
杨铿仍是沉默。
杨元昭又是讽刺一笑,自顾自地接着说:“近来宫中不宁,圣躬难安,皇家有事怨不得会天降异常……”
杨铿看了他一眼,若有所思的端起茶盏。
这时,田管家在堂外高声喊道:“启禀老爷,三姨太来了。”
杨铿皱眉,本想叫人回去,瞥见长子冷眼旁观事不关己的模样,一阵心火突起,扬声道:“让她进来。”
雕花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三十岁出头的美妇人低垂螓首缓缓走进堂来,到近前深深一个万福,娇滴滴喊了声:“老爷。”她身后的丫鬟便手脚伶俐地把一盅汤水捧到堂前。
三姨太面带微笑,亲自舀汤,“这是妾身早起炖了一天的鸡汤,请老爷和大少爷尝尝。”她将瓷碗奉到杨元昭面前,笑眼望着他。
杨元昭目光淡淡地看了一眼,不动声色地笑道:“姨娘费心了,只是我的病还没好全,大夫嘱咐近来活血行气之物切不可沾,恐要辜负姨娘的美意了。”
三姨太心口一颤,脸色先是一白忽又满面生晕地转向丈夫,羞愧道:“妾身实在是糊涂,一心只记得老爷近日头晕难眠,却忘了大少爷还在病中……”一面说一面又深深福下身,“还望大少爷恕罪。”
杨铿早在她柔情似水的眸光中醉倒,哪里还在乎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好了,一家人何苦说这些见外的话……”他咳嗽一声,岔开话题,“你来有何事?”
三姨太抬起头怯生生地看了杨元昭一眼,张嘴想说,不料当事人却突然起身向堂上一拜,“既然父亲与姨娘有话相谈,那儿子就先回去了。”说完,他也不等别人反应抬腿就往外走。
三姨太急得直喊:“老爷……”
杨首辅被儿子这一下搞得面子全无,不由怒道:“你站住,看看你这个目无尊长的样子,还当我是父亲吗?”
杨元昭慢悠悠地停住脚步,笑道:“父亲言重了,儿子也是为了您老着想,有些贪得无厌,眼中只能看得见阿堵之物的蠢货该扔时就扔了,免得留到最后不仅误国误民还会害人害己。”
“放肆!”杨铿气得狠拍桌案,那三姨太不知是吓着了还是被戳到伤心处,在旁频频拭泪,杨首辅于是愈发生了气,“不孝子竟敢如此出言不逊,难道我做事还要你来教?”
“父亲可别忘了,儿子这一趟出去九死一生都是拜谁所赐?要不是这些尸位素餐贪墨蠹国的混账东西,我杨家的名声何至于落到这般田地,父亲又何至于被天下人猜忌?”
“你……”杨首辅被堵得说不出话来。
三姨太见状也顾不得哭了,疾步上前哭求道:“千错万错都是家兄的错,只求大少爷高抬贵手饶过他最后这一回,日后定当做牛做马拼死回报……”说着就要跪下来磕头。
杨元昭急忙退开一步,“姨娘这是做什么?”
三姨太不依不饶地追上来紧紧抓住他的下衣摆,泪如雨下,“大少爷大少爷,我求求你……求求你……看在一家人的份上,且放过我哥哥吧……”
杨元昭冷眼望向堂上,“父亲……”见杨首辅阴沉着脸不说话,他失望透顶,怒喊道:“外面的人都死光了吗,还不进来服侍三姨太回去休息。”
田管家带着两个婢女匆匆进来,饶是他再见多识广,当下也大吃了一惊,定定心神,忙吩咐婢女赶紧把人扶起来送走。
三姨太哭成个泪人儿,却抓着他衣摆不放,等侍女们来掰她手指头时终于触发了她精神崩溃,不管不顾地叫喊起来:“你为什么不放过我们?为什么不放过我们?为什么……”
杨元昭用力抽回衣摆,看着这位年轻的庶母冷笑道:“三姨娘,我奉劝你一句,你进的是我杨家的门,吃的是杨家的米,就当做我杨家人该做的事,而不是在这里胡搅蛮缠。”
三姨太还想大闹,田管家眼明手快上去挡在了中间,好言相劝道:“三姨太,您还是快歇歇吧,二姨太说话就到了。”此话一出,三姨太果然立刻就不哭了。杨元昭趁机脱身,甩开这一团乱麻。
隔日,杨元昭从都察院出来往工部公堂去,右都御史钱敏文要进宫议事,俩人遂结伴同行。一路上马车声辚辚,过了长安右门,不一会儿就到了承天门,钱御史下了车,正巧打东面来了几顶二人小轿也一起落了地,原来是太医院的太医们奉旨进宫请脉,三四个小内侍背着药箱低着头紧紧跟在后头。
杨元昭在车内听见外面的寒喧声,掀起窗帘一角,见那一行人正缓缓往宫里去,他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帘帷将将落下,突然之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