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文武都要有一手!(1/3)
“林泉,东征之事关乎国家气运。万万不可有闪失。自来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武备之事由汝侯去办。文事,朕有几道诏旨,你用笔记下来,马上去办。今夜就完全办妥,将朕的谕旨迅速发出,不可耽误。”
“遵旨!”
李岩见李自成如此郑重全面的布置,心中也是一喜。原本以为进京之后软红十丈的繁华将李自成迷糊了,但是现在看来,这眼前的永昌皇帝依旧是心思缜密果敢非常。
因为今日是在行军途中,并非战场,所以御前官员们在李自成驻地正厅中除陈设御座外,在另一张桌上陈设笔砚,以备使用李岩走到陈设笔砚的桌边,打开墨盒,饱舐墨汁,摊开一张笺纸,回头望着李自成说道:“请陛下谕示。”
李自成说:“你记清楚,第一件事,传谕保定刘芳亮,立即调集两万精兵,交谷可成率领,火速赶往燕京,听从牛先生调度,入城之后立即实行宵禁。务必令城内宵小不敢造次,若有人有异动,朕授予他在城内三品以下官员先斩后奏之权,不可迟误!”
李岩笔走龙蛇,迅速记下李自成的原话,复述一遍,随即停笔恭候。
李自成接着说:“传谕驻荆州权将军袁宗第,如左良玉在九江没有什么动静,立即将湖广军民诸事交白旺处置,袁宗第本人速调集五万精兵星夜赶往河南,安定地方,镇压叛乱,即在河南等候后命。”
李岩一边记下上谕,一边在心里感到欣慰。他深知袁宗第是一员虎将,携五万大军回师河南,不但河南的局面不致糜烂,而且对黄河以北的战事也随时可以救援。他将口谕记录念了一遍,又一次停笔恭候。
李自成又吩咐道:“这道旨意是天佑阁大学士牛金星、户政府侍郎伍兴的。传朕谕旨,催伍兴迅速将京师所获之金银珠宝速回长安,如尚未走尽,必须悉数启程,妥运无误。这是一件大事。还有第二件,燕京各城门严禁出入,不许官员外逃。上述各道旨意,务必于今日发出,八百里加急送往各处。”
“这几道旨意发出,林泉,你替朕起草一封书信,也是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到天津的高一功处,请他转给济南李大公子。”
“陛下,要在信中如何措辞?”给李华宇的文书不是旨意,而是书信,这就是私下里以平等身份对待的意思了。顿时让李岩提高了警觉。
“朕将朕的打算说说,林泉你看如何措辞好。第一,他的使者与高一功商谈的借款三千万元之事,朕认为有些不妥。中原疲敝已久,三千万元不足以恢复农桑,兴修水利。朕打算借四千万到五千万元,问问李大公子可愿意相助否?第二,如今山海关、天津一带即将大战爆发,请他传令给天津的南中商人,暂时撤离天津,待战事平定后再行返回。朕已经想好,将天津卫整个划为商贸区。天津的南中军民撤离时,可将各种货物、兵器、火药、粮食等移交给大顺。大顺愿意给价购买。第三,朕以下令给荆州的袁宗第将军,不得对南中水师做备战之事。请南粤军水师只管放心往荆州等处去。凡是我大顺境内江河,一律对南粤军水师开放。”
方才李自成传旨给刘芳亮、袁宗第等人要他们整顿兵马北上的时候,李岩心中未免有些忐忑,一旦这两部兵马移动了,他们所负责监视的左良玉和山东兵马有异动的话,大顺该如何处置。现在看来,李自成已经有了打算。
这样虽然看上去似乎是大顺吃了大亏,但是在李岩和宋献策等人看来,不过就是李世民渭水之盟、朱元璋向元朝称臣的翻版,都是为了给自己争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所采取的让步。只要能够把原本用于防御荆州和汉水流域的袁宗第一支兵马变成机动力量,便是学习朱元璋向元朝廷称臣纳贡那样,向李家称臣又如何?
何况,做出这样的让步,还可以获得大量的军饷军械粮草等战略必需品,换了李岩是大顺的当家人,也会毫不犹豫的这么做。
在形势对自己不利时做出一些让步,就像锛头儿在十月革命之后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条约,答应割地赔款一样。只要缓过这口气来,立刻就把这份条约给变成了擦过屁股的草纸。哪像我国民政府一样那么守信用重信义顾忌国际形象?在别人都打到了家门口的时候还在考虑支付赔款,把条约规定的大冶铁矿矿砂运走。
宋献策在桌案旁看着李岩将一封书信写得花团锦簇,既说明了情形,又没有折了李自成的皇帝身份,不由得由衷赞佩说道:“林泉果然是文武全才,笔下硬是来得!这样一来,我军兵马粮饷齐备,不必担心后路有事,陛下果然英明!”
“啊,若不是军师提到了后路,还有一件大事,朕几乎忘了。”
“请陛下谕示。”
“传谕留守长安的权将军泽侯田见秀:张献忠已在四川成都建立大西伪号,派重兵驻在广元,又派出一支人马进犯汉中。田见秀务必速派得力将领,剿灭进犯汉中一带的张献忠零股逆贼,夺取广元,并作好准备,待朕荡平吴贼建奴回师长安以后,即派大军入川,扫荡献贼,不使其割据一方,为患将来。”
李岩将记录的这几道旨意恭述一遍,又将写给李华宇的书信呈递到李自成面前请他过目,之后问道:“陛下,还有何谕示没有?”
李自成说:“没有别的紧急事了。你和军师两个回去,立刻召集随征丞相府、军师府人手,将这几道谕旨办妥,晚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