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一文钱对逍遥津!(1/3)
天街街口拐角上,一处背风向阳的宽阔所在上,胡琴和牙板、鼓点交织在一处,一个小戏班正在那里准备登场。
见有不花钱的白戏可以看,这条连接糖坊桥至明瓦廊之间的交通要道上,顿时聚集了不少的路人闲人。准备听一场蹭戏,看一场热闹。
“各位京城里的老少爷们儿,在下江北人,姓程。眼下秋庄稼已经收完了,就带着几个小徒弟带着这么一点粗浅玩意到南京城里来卖弄一下,不为别的,就是图让大家乐呵一下!”
一个穿着打扮像是戏班子班主样子的矮胖子走到人群中央开始卖弄这一套江湖口。围观的人们有些不耐烦了,大多这些草台班子,出来的时候都是奉送一套玩意,演着演着就要铜钿了。(就和现在的各种网游一样,试用和推广版是免费的,但是,你要是想深入玩,嘿嘿,人民的币你就要准备好了!)
几声嘘声后,已经装扮好的演员们在丝竹牙板声中粉墨登场了。
同士大夫们喜欢看的昆曲、杂剧不同,这出小戏的行头、头面都是基本上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一致,就连唱腔念白也都是俚俗小曲,听得人朗朗上口。几段曲子听下来,已经有人能够跟着哼唱了。
曲目说得故事倒也简单得很。
江南某地的某户人家,因为被镇上的财主伙同户房书办和税吏们,玩飞洒、诡寄等手段,家里的五亩水田却背上了近百亩的钱粮赋税。一家人起早贪黑的勤劳苦做,却到了年底无论如何也凑不齐应该上缴的钱粮数目。
无奈之下,这家人的老爹只能到财主家去借贷。借的钱也不算多,就是一文钱。以自家的五亩水田做抵押,讲好了利息三分钱。秋收结算。
结果,到了秋后,财东家登门索债,却是拿出了应该归还十块银元的文书!
这如何使得?!
老爹愤愤然,“我只是借了一文钱,如何却还你十块银元?”可是,财东拿出了契约文书,上面白纸黑字写就的条款,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一块钱。于是,户房书办、地保、税吏一起喝令,五亩水田便归了财东家。愤怒之下,老人以死相拼,愤而在大年三十晚上到财东家门前喝了卤水自尽。
一家人就此家破人亡。
这是先帝在世的时候发生的故事。
“霹雷一声天地动,圣明天子登大宝。”在众人的合唱背景声中,弘光天子登位,朝廷推行减租减息法令。在外漂泊的子女闻听立刻赶回家乡要财东退还被巧取豪夺的土地。结果,自然是被一群豪奴家丁给打出了门。
愤怒的一双儿女在财东家门口有一段唱词,将朝廷的法度巧妙的融合了进去。“天子有诏旨,利息不得一分半。你却要收三分银!何况又是羊羔儿息!你这厮欺君罔上伤天害理,早晚有一日报应到你!”
唱到这里,许多围观的人这才醒过闷儿来,这个戏班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到京城里来唱野台子戏的!这场戏文,绝对是高手编著的!
确实如此。这出《一文钱》的小戏,正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编剧阮大铖编写的。对于一生写了几十出大小剧目的阮大铖来说,这种街头小戏,既没有唱腔词牌上的高标准要求,又不要求多么的哀婉动人,完全是信手拈来的。但是,难就难在要将朝廷颁发的各种制度和江南的现实糅合在一起。不过,这也难不倒阮大作家。
很快,他的笔锋一转,曲目又有了峰回路转的变化。
当观众们的情绪为剧中人一家的悲欢离合而情绪起伏不定的时候,戏文里有了新的转机。
“如今巡按大人在姑苏下马,上秉天子圣旨,下惩贪官豪强!你姐弟二人为何不往姑苏去走一遭,向查大人击鼓鸣冤?!”在路人甲的指点之下,一双姐弟便到了巡按御史衙门前击鼓鸣冤,递上诉状。
纱帽圆领,三绺墨髯,一看就是大清官的老生粉墨登场,扮演在江南能够医治小儿夜啼的査继佐:“儿郎们,前方白昼灯火通明,定是贼人巢穴,且与我上前,杀他个干干净净!将这残民以逞的乡间豪强与我打杀了吧!”
一场小戏,便在清官出场,惩处豪强,被霸占的土地还家的大团圆结局下完成。在收尾时,老生又大声的念白,“凡有地方豪强,胆敢巧取豪夺,不尊国家法度者,本官一律严惩不贷!誓将清平世界重现人间!”
在“衣冠皆骂查白地,实则盛世有青天,数年冤屈的昭雪,庸曲一首颂太平。”的合唱声中,这出街头小戏《一文钱》便是宣告结束。
同观众们习惯了的取出铜锣来要钱不同,这些演员们却是收拾行李,准备走路。
“哼!想走?!哪有那么便宜?!”不知道什么时候,人群外面涌来了一群短衣汉子。
“为酷吏走狗鼓吹!着实该打!”
为首的几个人,手中拎着短棍铁尺等物,恶狠狠的看着这群演员。
在不远处的街道对面,又有一处街头剧场正在调弄管弦。看来,又有一出戏剧要在街头演出。
“想看戏的都都街对面去!著名的吉庆班,唱得是《逍遥津》!不想看戏的都赶紧滚蛋!免得老杆子们动手惩处酷吏奸臣走狗时弄你们一身血!”为首的几个汉子操着一口地道的南京城外口音驱赶着围观的闲人。
看热闹的人自然不会同这些一看上去就绝非善良之辈的家伙硬抗,何况,对面的戏班子里,文武老生都有,一看就是一出文武带打的热闹曲目。反正都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