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天格卷】第四式:破晓4.牛头山(1/1)
牛头山位于昭化古城西面,属于剑门山脉的东支脉,嘉陵江,青竹江,白龙江三江环绕,仿佛三花聚顶,是川北地区的一座名山。只可惜,从清朝末时起,此山长期被土匪盘踞,乌烟瘴气,恶名远播,好似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暴殄天物,令人扼腕。
牛头山夺天地之造化,集日月之精华,因其形似一个巨大威猛的牛头而得其名。山腰处,有一座关隘,名叫天雄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牛头山上,天雄关前,曾有多少英雄豪杰抛过头颅洒过热血,无法尽数。
牛头山上有一处佛家道场,名曰:摩云寺;有一处名泉,名曰:姜维井。既然山叫牛头山,牛马不分家,自然还有牛王殿,马王殿,拱卫其中。
相传蜀汉后主炎兴元年,大将军姜维屯兵牛头山,天旱日久,将士们无水可饮,焦渴难耐,军心浮动,姜维瞧在眼里,急在心里,思来想去,除了移兵别处,只有打三江江水的主意,可这两个办法都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此时之朝廷,此时之军队,历经连年征战,早已疲惫不堪,实在是经不起折腾了。如此,饶是姜维勇冠三军,智慧过人,也是无计可施。就在姜维一筹莫展之际,诸葛武侯给姜维托了个梦,说昔日可设坛借得东风来,今朝也可助你设坛取得净水还。姜维对诸葛武侯敬若天神,自然对其梦中所诉深信不疑,当即披衣着履出了将军帐,鼓角争鸣,寒夜点兵,就在山上挖井设坛。诸事准备妥当,姜维依着诸葛武侯梦中指点,喝令号角齐鸣,亲自在星光下披发仗剑,拜天祭地,望江借水。拜祭完毕,姜维收剑归座,命军士去井边查看,是否水满。熟料,接连派出的两名兵士先后回报,井中无水。姜维当即发勃然之怒,咤令帐前刀斧手斩了两名兵士。旋即,又派出第三名兵士去井畔查看,限时回报。这第三名使者虽生得五大三粗,壮如铁塔,却有一颗玲珑心,当时到井边一看,见深井之内空空如也,一滴水也无,思量着如实回报,必然难逃斩首之厄运,就撒谎说井中已有半池水。姜维闻言,半信半疑,命使者先且退下,又命一个心腹亲兵前往核查,须臾,亲兵回报说,果真已有半池水。姜维听闻之后,深锁数昼夜的眉头悠然舒展,仰望着帐外的北斗七星,欢喜地说:“有半池水,也就够吃了。”不料,一语成谶,这口井日后久雨不溢,久旱不涸,始终只有半井水,不多不少,不增不减。
牛头山像一本书,书中载有千钟黍,书中载有黄金屋,书中载有颜如玉。在牛头山畔,还镌刻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写过半阙《采桑子》的花蕊夫人。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初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相传花蕊夫人出身歌姬,因生得倾国倾城,花容月貌,而得其名。一代文豪苏轼曾填词赞花蕊夫人: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花蕊夫人深得孟昶宠爱,因为她喜欢木芙蓉,为博佳人一笑,孟昶下令之cd城外沿城四十里遍植芙蓉花。每到秋日,芙蓉盛开,一朵朵灿烂的花儿犹如一朵朵圣洁的祥云,漫山遍野,铺天盖地,美轮美奂,缤纷多彩,使得cd自此有了芙蓉城的别称。
北宋初年,赵匡胤黄袍加身称皇帝后,志在江山一统,遂发虎狼之师进入巴蜀,攻城掠地,势如破竹;蜀军仓促迎战,节节败退,犹如山倒,一触即溃。未几,孟昶接到前线兵败的消息,自知大势已去,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选择了投降,踏上了归宋之路。是年春天,孟昶与花蕊夫人同离cd,前往汴京受降。岂知赵匡胤垂涎花蕊夫人之美貌久矣,必欲得之而后快,一道诏书飞驰前线,令孟昶走水路,花蕊夫人走旱路,一对儿恩爱夫妻就此分道扬镳,吃尽别离相思苦。
日后,赵匡胤在汴京迎着花蕊夫人,一览之下,果真惊若翩鸿,一笑倾人国,再笑倾人城,心动不已;而花蕊夫人身负亡国之恨,只以一首七言绝句表明了心迹,倾吐了愁苦:“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赵志文与赵大伢一路快马加鞭,风驰电掣,急如星火,辗转来到了牛头山脚下,收缰止马,抬头仰望,目光及处,但见峰峦叠嶂,树影婆娑,奇形怪状,怪状奇形,真似一个牛头悬于半空,俯瞰大地。牛头山既是古战场,历史遗迹自然众多,但此时此刻,赵志文与赵大伢坐在马背上好比坐在针毡上,锋芒刺股,心中恰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十分纠结,哪里还有闲情逸致访古探幽。
(本章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