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五三 受困(1/3)
丘吉尔对普鲁士国王投以肯定的笑容,至少普鲁士国王现在表达的态度是很坚定的,那就是必须要让欧洲人决定法国的命运,而不是像大同盟战争那样,大家耗尽了国库,死伤数十万人后,由那位中国亲王来切蛋糕,而且他还切走最甜美的一块。
这就是现在大同盟对帝国的态度,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也认为得到帝国的支持,至少不会被反对才是胜利的基础,但谁也不想让帝国插手欧洲的事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之间团结协作,实际上,各国对法国的诉求是截然不同的。
但有一点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彻底打败法国。
“战争只有两种结束的办法,要么,路易十四答应大同盟提出的所有条件,要么大同盟军队攻入巴黎。”
这就是大同盟的共识。
在莱茵河两岸,双方军队爆发了长期的试探和袭击,低烈度的战争充斥着这片地形复杂的土地,八月十二日的时候,路易十四命令全军渡过莱茵河,早已把军团主力前移的盟军随即对渡口发动袭击,意图击敌于半渡。
而法军准备充沛,事先建造了十几座浮桥,准备了二百多艘小船,最大的浮桥可以让最重的野战炮直接通过,渡口也选择在了有地形依托的地方,第一批渡河的是法国步兵部队,迅速占领了渡口的乡镇和周围的高地。
与主力是民兵和新募部队不同,第一批渡河的法军是最精锐的部队,排成厚重的阵列,以刺刀和铅弹迎接盟军的进攻,岿然不动。
等到盟军主力赶到的时候,法军已经背水列阵,摆出了防御架势。
战斗在八月十二日打响,一直持续了到了八月二十五日,打了近半个月,双方伤亡超过了三万人,尤其是渡口处的一处高地,更是连续易手,数千人战死在这里,但最终都会被法军夺回,在最危急的时候,路易十四不顾年迈,穿着华丽的军服,出现在了高地中,为法军鼓舞士气。
在战役开始之后,路易十四才了解到大同盟军队的实力强大,他没有想到,英、荷、普、奥四国精锐云集,更是名将齐聚,还没有因此冲突,所以路易十四主动调整了作战目标。
原本他是准备一举击溃莱茵军团的,但是现在他知道做不到了。
路易十四一边命令军队坚守,尽可能给敌人造成伤亡,另一方面,路易十四不断写信给四国军队的领袖和将领,提出不同的条件,企图让敌人分化瓦解,但路易十四不知道的是,在四国军队抵达之后,丘吉尔、老威廉和奥地利皇太子,以及特地赶来的荷兰总统海因修斯,已经共同宣誓,绝不单方面与法国媾和。
所以,每次法国派遣的使者到盟军军营,面对的都是四国代表全都当场的场面,而所有法国方面的文件,无论是外交专函还是路易十四的私人信件,都是在四国代表面前公开宣读。
到了这一步,路易十四的所有机巧都已经没有作用了,只能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苦战。
如此,战争又进行了半个月,一直打到九月的中旬,就连大同盟也有些接受不了,毕竟伤亡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坏消息接踵而至,在伊比利亚战场上,维拉尔元帅率领的法、西军队凯歌高奏,连续击败葡萄牙和英国军队,抵达里斯本城下。旺多姆公爵通过一场奇袭,夺回了法国边境城市里尔,英荷联军退入西属尼德兰。
荷兰人率先动摇,担心荷兰本土受到威胁,英国军队气势衰弱,因为两次失败都有英国军队参与。只有普鲁士和奥地利要求坚定不移的打下去。
转机最终出现在了九月的十七日,英荷两国海军在卡昂地区发动了一场登陆作战,直接打乱了路易十四的部署。
其实这场登陆作战只是一次骚扰行动,因为英荷两国实在也抽不出精锐的陆战力量了,是英国海军伪装成得胜而归的私掠船,拿下了码头,紧随其后,英荷两国军舰上的武装水手登陆,洗劫了卡昂城。
但两国海军也没有想到,法国人的抵抗竟然如此微弱,在整个卡昂都没有受到百人规模的反击,而抢劫行为也让军纪崩溃,大量的英荷武装向着内陆狂飙突进,想要洗劫更多的财富,而这被法国高层认为是英荷军队登陆,奇袭巴黎的行动。
后方震动之下,路易十四只能退兵,法军的撤退是很有章法的,先是发动大规模的反击,继而在最短时间内撤离,一把火把物资、营地和浮桥烧了一个精光。
可盟军的速度追击的速度也相当快,因为他们恰巧做了布置,在上游地区架设了浮桥,原本欧根亲王是准备在此地渡河,率领一支精锐突袭斯特拉斯堡,断了法军补给,此次法军后撤,恰好可以运用。
欧根亲王率军渡河,一路急行军,虽然没有占领斯特拉斯堡,但造成的声势却让法军被迫在莱茵河西岸再度展开,拖延了撤退速度,紧随其后是丘吉尔率骑兵渡河,到了九月二十一日的时候,盟军主力全部渡河,双方在平原地区野战一场,互有伤亡,路易十四被迫退入斯特拉斯堡这个沃邦元帅设计的堡垒。
大同盟军队顺利把法军围困在了斯特拉斯堡,完全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
在九月的最后几天里,斯特拉斯堡爆发了一场场的血战,一开始,法军想要趁着盟军立足未稳,还未形成严密的包围圈,想要冲出包围,但受到了欧根亲王坚决的抵抗,无论是来自普鲁士还是奥地利,德意志人都表现出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