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1/3)
这确实让李昭誉感觉有些诧异,他已经感觉到温洛应该是了解自己的来意,因此他就着自己的话,对日本一国恶语相加,这是很明知的,这就是接话茬嘛,可矛头又指向了自己的几个邻国,却是超出了李昭誉的预料。
虽然在他的印象里,温洛有些目中无人,但是属于封建贵族的高高在上,在政治上,温洛还是非常温和的,至少在李昭誉的了解里,温洛在东方同盟会议上,表现的非常平和。
在那么一瞬间,李昭誉觉得,或许这是温洛拒绝自己的一种方式,但事实证明不是,如果是拒绝,温洛就不会与他继续谈下去了。事实是,温洛不仅愿意谈,而且早已有所准备。
李昭誉与他深入交谈之后,才发现,温洛的虫豸论,可不仅仅局限于帝国藩属国那个小圈子里,在他的眼里,最大的虫豸就是负责这次会谈的帝国外交部主管官员。
虽然在把日本排斥在东方同盟之外这个问题上,李君威使用了一些手段,但手段并不能决定结果,南洋藩国也有排斥日本的自身动力,而对于这些藩国来说,日本与欧洲各国没有什么区别。
欧洲各国前往南洋贸易,为什么各国都表现的不温不火呢,是因为其贸易本身对各国无利可图,和日本进行贸易也是如此。
日本希望打开南洋的市场,出口纺织品和一些初级工业制成品,但问题在于,日本能接受南洋各国的什么商品呢?
大米?日本可以自给自足。煤炭?日本是东方主要煤炭出口国。铁矿等矿产?问题是南洋各国目前也没有多少出产,那些产量全都被帝国方面一口吞下了?
除了少量的香料、象牙等高品质的奢侈品,日本几乎对南洋什么都不需要,这可是与帝国的贸易原则背道而驰。
此次东方同盟会议,其实主要是东方同盟经贸会议,帝国制定的会议原则就在于解决各国的贸易逆差问题。
南洋各国普遍进口帝国的工业制成品,也向帝国出口原材料,但问题在于,各国对于帝国来说,都有贸易逆差,在当今这个以贵金属为主要媒介的时代,一定会造成贵金属外流,导致社会动荡,进而引发各国君主的统治权问题。
这也是为何各国不愿意大规模开放的原因,而帝国就是要通过大规模提升进口南洋各国商品的办法,来弥合贸易逆差,进而促进各国的开放,让各国彻底融入帝国的经济体系之中。
日本与帝国之间的贸易是可以互补的,但与南洋各国之间,就是单方面日本占便宜,自然也就会被各国反对了。
而温洛就指出,虽然各国反对,但各国之间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温洛认为,联合各国驱逐日本,只是找一个重量级的代表来挑头是不成的,最重要的还是让南洋各国之间有共同利益。
这个共同利益,就是温洛认为帝国外交部的官员也是虫豸的主要原因。
现如今的东方同盟会谈有两个主题,其一,是否接纳日本。其二就是南洋各国内部分配不均。
内部利益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南洋各国几乎都是稻米出口大国,马打蓝、安南、暹罗、真腊和缅甸五国尤其明显,其实南掌王国也是,只不过因为不靠海,其稻米在海外市场没有竞争力。
除了稻米,木材、蔗糖等商品同样如此,而这些商品的最大出口市场就是帝国。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各国才屁颠屁颠的前来谈判,想要多分一杯羹。
而其实呢,帝国想要改善贸易逆差的最重要办法还是矿产,煤、铁、铜、锡等等来者不拒。各国也有分一杯羹的打算,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场面,好些国家都还不知道自己国土上有什么矿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要求分这些矿产的份额了,因此也打的不可开交。
因为南洋各国不团结,自然在是否驱逐日本这个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有人挑头也是无用。
李昭誉与温洛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而等他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李昭铭却是着迷于那头大象,不愿意离开。
幸好,皇室在崇明岛有诸多产业,很容易在附近还有别墅,因此倒也好找住的地方。第二日,李昭誉又请了温洛来皇家别院吃饭,当然,还是要带上那头大象的,二人又谈了大半天,李昭誉这才带上弟弟,返回了申京。
对于向父亲汇报这种事,李昭誉提前做了功课,他选择在晚饭之后,进了父亲的书房。
简单了介绍了与温洛会谈的情况后,李昭誉说:“温洛的主要意思是,要先解决南洋各国,尤其是中南半岛诸国的矛盾,才好团结一心,深化与帝国的合作,至于把日本驱逐出东方同盟之外,温洛认为,那只是一件小事。”
“怎么才能把半岛各国团结在一起呢?”李君威问。
李昭誉打开了一份地图,说道:“温洛的意思是,把开发中南半岛各国矿产与铁路建设挂钩起来,甚至说,要的建设,再谈矿产开发和出口问题。”
在地图上,李昭誉标定了几条铁路,一条是从南掌王国的首都万象南下,进入暹罗王都大城,然后南下曼谷港,继而向西,经过暹罗王国南部州府,进入帝国的南华行省,与马来半岛的上半岛铁路这路汇聚起来。
半岛铁路是把槟城、华城和淡马锡(新加坡)连接起来,是绕马来半岛的铁路。
而另外一条则是以安南国王都为核心,向西北进入云南昆明,向东北进入广西境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