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乘风破浪南渤里 下(1/2)
一路走来,这位少监大人倒是兢兢业业,宣读皇帝圣旨,颁布赏赐,弘扬大明天朝威仪做的认认真真,问及建文帝的行踪,却毫无结果。五天时间,连走三国,作为外交使节,他的工作做得无可挑剔,但是最重要的建文帝的行踪却没有着落。百般无奈之下,只好返回苏门答腊禀告郑和。
既然这里没有建文的踪迹,而郑和又不知在哪里得到了建文从这附近海域向西北而去的信息,不管真假,这都是当前第一要务。再说在苏门答腊也停留了不短的时间,该交易的商品,也进行的差不多了,郑大帅当机立断下令出发,下一站:南渤里国。
从苏门答腊往西,微风漫卷红旗,正是扬帆出海的上好天气。苏门答腊渔夫国王和王后、王子一起送行到渔村苔鲁蛮。鞠躬致意,洒泪作别,说不出的难舍难分,道不完的离别情深。
“哧!”董宇不屑的轻哧一声,两边人同属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语言不通、文字不同,哪来的深情厚谊,这帮厚颜无知之徒,分明是看上了天朝特使的丰厚赏赐。如此惺惺作态,大概是希望下次特使再来的时候,能带来更多的赏赐吧?谁说原始人的思维就简单?像他们这些才刚刚学会直立行走的生番,后世那些猴子的祖先,现在就想要算计我华夏,将来借用各种名义占我们的便宜,还不是顺理成章?
董宇心里暗自打着主意。他这次已经从苏门答腊进了不少货物,光优质胡椒就进了整整两船。苏门答腊的胡椒粒大饱满,是胡椒中的上品,这两船胡椒运到大明去卖,不说换回两船黄金,也是价值数百万贯,可以说他即便是现在立即掉头返航,所得的利润也够让其他商人羡慕得发狂。
码头上的微风,到了海上就变成了强劲的东南风。巨帆鼓涨如满月,船行似箭,劈波斩l,那速度就好比是驾着高速摩托车在凌晨无人的大街上狂飙一样,形容此时的感受就一个字——爽!
三天三夜!风力不变、风向不变。第四天清晨,视线尽头就出现了南渤里国的海岸线。
这里是苏门答腊岛的最北端,也是这块陆地上的最后一个国家。进入西洋的船只都要在此经过,在南渤里落帆停泊,补充给养。西北海中有一座平顶大山,名叫帽山,大海在此划分,帽山西面叫西洋,也叫那没洋,东面海域就是东洋。
大明远洋船队的到来,照例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南渤里国国王率领一大帮大小头目到码头迎接天朝特使,也或者是来开稀罕的吧。毕竟有两百多条船的庞大船队贸然造访,换成那个国家,都会当成一件稀罕事的。
明军登陆之后,郑和当众宣读了大明皇帝的诏书,有士兵抬着成箱的宝物当场赏赐给南渤里国王。南渤里国王,面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大馅饼,除了惊诧之外就是狂喜了,看着这个老家伙由于惊喜而变得扭曲的面孔,董宇在他脸上打一拳再吐口痰的想法非常强烈。感觉到了董宇的愤怒,身旁的凤娇一时有些茫然,她实在有些搞不清楚,这个第一次来的地方有些什么能让她的老爷生气的。受了恩惠的国王良心发现,引着郑和及一班文武官员去王宫休息。对于这些异族的王宫,董宇还是很感兴趣的,有了盛立强这个做内应的小弟,只要他不反对,邀请共赴王宫宴就成了必然。
所谓的王宫就是一座搭得离地两米高,本身高度超过十米的一座大木楼,楼下的木桩子之间,牛羊在其中散养,他也不怕万一哪头牛害了疯牛病,乱顶一气,撞塌了他的金銮殿?
国王献上礼物,作为送给大明朝廷的贡品。其中降真香是极品,名叫莲花降,是南边山中的特产。降真香,下西洋以来董宇也见过不少,但是像这样外形、颜色都是上佳的,还真是少见。其中一株三尺高的火红珊瑚树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连郑和也两眼放光,虽然不至于脸上写满贪婪,那满脸的惊喜也是少不了的。
珊瑚,在大明那是奇珍异宝,纯粹的奢侈品,和宝石玛瑙是一样的。像这样一株珊瑚,价值连城,足以让无数人为其舍身忘命了。要说董宇此时心里没有贪念,那是太高看他了,我们的董会长刚才甚至动过杀人夺宝的念头,不过想想这楼上人的身份,还是强行按捺下了这个危险的念头,现在他就想知道这些珊瑚是从哪儿来的!有人会说,珊瑚当然是海里来的。可大海那么大,怎么能确定哪里有珊瑚呢?他就不信,这个南渤里王会不知道这株珊瑚树是从哪儿来的!
董宇拉着一个离他最近的留着山羊胡儿的南渤里官员,也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反正能出现在这种场合的,总之是有点身份的,“这位大人,冒昧的请问一句,您知道这些珊瑚是在哪儿采到的吗?”
周围人貌似在热烈交谈,其实全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辈,大家此时全都在进行毫无营养的寒暄,董宇忽然问出这个有实质性意义的话题,声音虽小,却也能传到大半个房间,房内的汉语忽然暂停了五秒钟,入耳只有一片当地土话,番语又持续了三秒钟也戛然而止,大概这些生番也感到了现场的诡异了吧。
冷场只持续了两秒钟,这些经验丰富的大明官员自然而又迅速的接上了话题,现场重又恢复了之前的热闹的场面,刚才的冷场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董宇敏锐的灵觉发现有不少大明官员的视线若有若无的瞟着这边,偶尔瞟过来的那一眼,却绝非无意,眼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