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关于方叔(1/2)
方叔是周宣王时的公务员,高官党和国家领导人,我大西周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久经考验的官僚阶级革命战士。
方叔先后奉命征伐淮夷,击退北方少数民族猃狁的侵扰,又率兵车三千讨伐不听号令的楚国,建立了赫赫功勋,使衰落的西周王朝出现了中兴的曙光。为周室中兴一大功臣,名望如日中天。
因此,后来凡是姓方的人,在自己的族谱中都在其中注明:“周大夫方叔之后”。所以,穷居闹世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方叔叔死了2000多年了,还有人认为他是自己户口本上的人,这个难题怎么破,着实考验户籍民警的业务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了。
关于那场一战成名的战争,在《诗经》中也有记载,这或许说明,那场战争不仅发生过,还真是打赢了,打出了斗志昂扬,打出了国运昌盛,打出了国家富强,打出了“宣王中兴”。所以,一国无战,未必是好事。
当今世界风起云涌,波诡云阙,美国大帝到处教训兄弟伙,让世界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而自己天天想着上天的事,国家富了,不与民争利,人民自然就拥护了。美联邦政府掌握强大军队,尖端武器,谁反得了,群众上街游行,不过是小朋友春游,只要班主任选好了,学生闹事,终究乱不到那里去!
说远了,说回来。
在《诗经·小雅·采芑》中说:“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说:方叔发挥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军事指挥艺术,在对楚国反击自卫还击战中,表现出色,立下赫赫战功,打败了楚王,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个评价真是够高的,不知道方叔九泉之下,有没有脸红。
实话说,大西周在这场战争中,存在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嫌疑。这是另外话题,以后去说它。
周宣王为了表彰方叔的功劳,赐方叔食邑于洛邑,就是在开表彰大会的时候,奖品是发了一个地级市给方叔,地点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
你说现在洛阳市的gdp是多少,财政税收是多少?
出手这么大方,不愧是一国之君。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么大方的哈?!
三国时魏国曹操的儿子曹植在《求自试表》:“以方叔、邵虎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
此话意思是说:派方叔、邵虎统领军事、政法系统,真是用人有方,人人尽其才,用人得当。
据推算,周宣王此次伐楚动用军队多达三万六千人。晋穆侯墓所出土的楚公逆编钟,应在此战作为战利品被周宣王获得后转赠与晋穆侯。
经过一系列战争,西周的疆域以及国家声望得到大幅扩大。
真正地大物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拥有很高的国际威望,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真是牛逼惨了!
正当宣王有点沾沾自喜的时候,准备命令国史馆为自己编写选集的时候,姜戎那丫却突然闹起事来,宣王平时还有点提防周公、召公,没想远在千里之外的姜戎那丫不耿直,平时装好人,关键时刻就开小车,不听话了。
宣王本想一展雄姿,三两下解决了姜戎那丫,没想那丫是个亡命之徒,带人往死里整。
连鬼都怕不要命的。宣王损兵折将,旗开大败,在朝野上下,很是没有脸面。
于是决定在太原及周边实施军事管制,紧急进行人口普查和家庭财产普查,命令全民皆兵,全部财产都充作战备物资,准备择时打响剿匪战,叫姜戎那丫或者人头落地,或者低头认罪,让他写五遍检讨书,最后王恩浩荡,原则同意他到西域长期考察,拖死那丫。
四十年,周宣王太原料民完毕,回到西周国都丰镐,准备稍作休整后,再上火线冲杀。
这个时候出事了。周宣王可以没心没肺,但手下总还是有两个股肱之臣的。
第一个是仲山父。
他泪流满面地对周宣王道:陛下,民不可料!
周宣王道:为何?
仲山父道:有三弊。一,如此料民,则各诸侯必知王室空虚,从而助长异心。二,陛下如此作践民命,又何能忍之?己之心,人之心,陛下难道就无一点同情和怜悯吗?而从此之后,天下百姓又将如何看待陛下?恐怕再难找到归顺和忠诚,只有恐惧和仇恨了。三,千亩之败源于我们讨伐,此事宜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至少需稍待冷却,陛下如此急于报复,姜戎必大惊,倾全国之力抗拒,如此无论胜败,对大周王朝岂不都是雪上加霜?
后来人将这件事叫做“太原料民”,现在来看,这件事还是不要提的好。必竟效果并不是宣王想象的那么好。
宣王料民太原的必要性,左相伯牙力主施行,他分析奏道:
在经济方面,先尊厉王时期,百姓为了躲避税收的剥削,渐渐地开辟私田,于是先厉王首开废井田、履亩而税的先例,百姓心生不满,厉王便任用巫师卫校,令他侦察指责者,随时告发并逮捕杀戮,最后国人暴动,将厉王驱逐到彘邑。
因为这样,尊宣王是在小农遍布的封建社会状况下逐渐实行革新的,而经济是国家发展至重要的因素,所以户籍登记造册是佂税徭役的基础条件。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宣王您开拓创新,威加四方,前期陆续派遣大军,对周边屡起叛乱和进犯的戎狄蛮夷大举用兵。希望通过料民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