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最后的枭雄》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最后的枭雄 () >> 130,沪上新报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155582/

130,沪上新报(1/2)

慈禧是因为看了一张南方出版的报纸上的评论而大发脾气,这是一张数月前的上海《新报》,是浙江巡抚马新贻秘折附带的。在新报专栏评论中,强烈抨击湘军收复江宁后大肆抢掠,屠杀百姓士绅。称曾国荃为曾剃头,湘军人人发财个个有钱,皆是民脂民膏。

慈禧对杀人不以为然,但是对湘军搜刮财富却极为不满!还有传闻已久的天王宝藏至今下落不明,是不是都被曾国藩兄弟俩私吞了?这哥俩想干什么!

慈禧重新拿起那张报纸,虽然已经数月之久但报纸字迹依然清晰可辨。她看着方方正正的黑色字体,眼睛死死地盯着曾剃头几个字,甚至没有去扫一眼整版的关于西北局势的报道和分析文章。慈禧此刻的眼里仿佛看见金山银山和成堆的珠宝被湘军大船小船地载回湖南老家,她的眼里怒火万丈!报纸都登出几个月了,朝廷竟然风平浪静,军机处那班大臣是干什么吃的!若不是马新贻密奏,她岂不是要被瞒到猴年马月!唔,看来这新报还是很有用的。慈禧遂下令内务府每月进呈在上海出版的《新报》。

此时,远在数千里外的上海公共租界毗邻黄浦江的一座石库房内,顾千里正在伏案疾书。他写完文章后,点起香烟,起身踱步来到窗边,静静地望着远处的黄浦江。江上船帆林立,往来着众多的西洋火轮,不时有低沉的汽笛声划破江面,惊起数只鸥鸟。

从内陆省份江西来到这十里洋场的上海,已经二年多了。顾千里带着族中数人和家仆千里迢迢抵达这里,很快就站住了脚,开始了新报的艰苦创业。他依照临行前和范横溪的商议,直接在法租界落脚,后来因为房租问题又搬到了公共租界,在这黄浦江边安顿下来。现在这幢两层楼的被当地人称作石库门的房子已经被顾千里从一个离开上海返回老家的宁波富商手里买下,当年小刀会肆虐上海时,这个宁波富商可是花了大价钱从洋人手里买下的房子。

当这个姓虞的宁波富商听说顾千里来自江西时,非常惊讶也非常高兴地问起义勇伯的事情。两人攀谈一夜,他对顾千里准备办报一事非常佩服,认为能在上海开办中国人自己的第一份中文报纸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虞老板非常痛快地将房子以相当优惠的价格卖给了顾千里,作为对顾千里办报的支持。这位虞老板自称世代经商,专做南北干货和海鲜生意。看他那五大三粗的豪爽样子,顾千里暗想,只怕这位大豪商跟那些靠海吃饭的朋友沾亲带故吧!

买下房子后,顾千里将二楼作为生活和编辑工作场所,一楼专为报纸印刷、发行等。一方面开始招募员工,另一方面范横溪也派了几个熟悉办报工作的人员来帮助新报的创办。顾千里派那几个族人为记者,到处采访新闻。

草创之初的新报先期主要以上海本地新闻消息为主,都是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八卦之类的消息。顾千里觉得作为一份新鲜出炉的报纸,首先要能生存下去和被人接受,提高知名度并且慢慢扩展影响力。所以刚开始就将新报定位一家服务性生活类报纸,在努力提高报纸发行量的同时,借鉴旭报的经验四处招揽广告业务。顾千里亲自给方世平、于得水、卢长富等江西的大商家去信,请他们支持新报投放广告。

方世平等人接到新报来信,见是从未听说过的一家小报纸,都懒的搭理。某天,范横溪忽然请这些大老板座谈,漫不经心地谈到要在座诸位多多支持民族报业,强调义勇伯一贯主张舆论导向的主动权,如果没有民族报业的发展,何来控制舆论导向呢?譬如新报虽然目前还是一家小报纸,但却是未来民族报业的一面旗帜,大家都要关心爱护嘛!

范横溪一番话说得众人恍然大悟,都是成了精的人物,谁还不明白范部长的意思吗?那未免太不开眼了吧。当下众人纷纷表态义勇伯高瞻远瞩人所未及,一定要认真学习范部长的讲话,深刻体会官府的指示精神,坚决支持民族报业的发展和壮大!

很快来自江西各大商会的捐款和企业的广告业务涌进了新报,一时间倒让新报的广告部忙得四脚朝天。顾千里感慨万分---唉,千言万语不如义勇伯的一句话啊!

新报的广告配合着江西的商品开始被上海的老百姓所熟知,当地人发现江西的产品价廉物美,特别是火柴、铅笔、蜂窝煤都是生活必需的好东西,以前只是偶尔见过一些大户人家用,还以为是洋货,没想到竟然都是江西的产品---尤其是那香烟,真是好东西啊!一时间来自上海的订货要求是以往的十几倍,更有一些大洋行也提出了订货要求,象英商太古洋行、宝顺洋行;美商旗昌洋行;德商礼和洋行;丹麦宝隆洋行等更是直接派员抵达江西和各大公司会商采购合作等事宜。方世平、卢长富等人都是又惊又喜,这真是名利双收啊,既卖了爵爷的乖又得了实惠!更是加大了投放新报广告的力度。

雄厚的资金支持使的新报迅速成长,从开始每期的百余份发行量在短短数月后就上升到了每期发行三千份,现在更是发行量突破了一万份大关且增长趋势明显,每天来报社拿报纸的报童也从刚开始的一二个发展到现在一百多人排队。新报也从开始的月刊变成半月刊,后来又改成每周发行的周刊。每期报纸也从最初的四版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十六版大报。新报为适应报纸印刷量的大增,不得不将邻近的

状态提示: 130,沪上新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